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肿瘤病人不能乱吃药,警惕肝毒性!

不少患者确诊肿瘤后,病急乱投医。不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只要听说哪种药物好就吃什么药。事实上,这种行为十分危险。如果患者服用过量、过乱的药物,不仅不会加快病情的好转,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因为肿瘤药物大多经肝脏或肾脏代谢,肝脏毒性较为常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暂时升高,常见的肝损害组织学改变则有脂肪浸润、肝细胞坏死、肝内胆汁淤积,甚至肝硬化。

临床上有哪些肿瘤药物有肝毒性?

在肝功能障碍、静脉阻塞性肝病及慢性肝纤维化。

肝细胞功能障碍: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所致,多为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如病情进展能够产生脂肪浸润和胆汁淤积。

代表性药物:甲氨蝶呤(MTX),苯丁酸氮芥(CLB)、6-巯基嘌呤(6-MP)、阿糖胞苷(Ara-C)、依托泊苷(VP-16)、长春新碱(VC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

静脉阻塞性肝病:由于肝静脉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表现为转氨酶明显升高、腹水、肝大等。

代表性药物:达卡巴嗪(DTIC)、6-巯基嘌呤(6-MP)、长春新碱(VCR)等。

慢性肝纤维化:抗肿瘤药长期应用时可导致肝纤维化。

代表药物:甲氨蝶呤(MTX)

如何评判肝功能是否出现损伤?

临床上常用的检测肝脏功能的指标包括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凝血时间。这些指标从不同方面客观反应了肝脏的活性。肝功能损伤程度可参照以下分级标准:

0级

无肝损伤,患者对暴露药物可耐受,无肝毒性反应。

1级:轻度肝损伤

血清ALT和或ALP呈可恢复性升高,T-Bil

2级:中度肝损伤

血清ALT和或ALP升高,T-Bil≥2.5×ULN,或虽无T-Bil升高,但INR≥1.5。上述症状可有加重。

3级:中度肝损伤

血清ALT和或ALP升高,T-Bil≥5×ULN(5mg/dl或85.5µmol/L),伴有或不伴INR≥1.5。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住院时间延长。

4级:急性肝衰竭

血清ALT和(或)ALP水平升高,T-Bil≥10×ULN(10mg/dl或171µmol/L),或每日上升1.0mg/dl(17.1µmol/L),INR≥2.0或PTA

5级

因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病人死亡,或需要肝移植才能存活。

如何预防肝功能的损伤?

轻一点的肝毒性没有特殊的症状,只是肝功能指标异常。如果损伤严重的话,患者会出现不想吃饭、恶心呕吐、眼睛黄或尿黄等症状。

医生对肝毒性十分关注,用药前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肝功能不好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如实陈诉自己的情况。用药过程中,医生如果发现检查指标异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基于调整药物方案或停药。患者自身也要多加注意如果出现恶心、乏力等不舒服的症状,尽快到医院做检查。

总之,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肝功能制定合理的抗肿瘤方案,也会适当地给予一些保肝药物。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吃药,因为一方面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另一方面这些药肯定也有副作用。对于没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期间定期查血即可,如果发生了肝损伤,再加用保肝药积极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药物的肝毒性及诊疗
肝脏功能好不好,就看这7个肝功能指标变化,其他指标不重要
一文读懂 | 抗风湿药物性肝损伤如何防治
抗结核抗出肝毒性,保肺还是保肝,看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教你如何有效保肝护肝,肿瘤患者常挂心头的问题
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分类与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