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商、周王墓几乎没有被考古工作者发现?

商王墓和周王墓,并不能说完全没有被发现,相反,截至目前,所发现的和已经开始考古的相关墓葬,还为数不少。

比如,河南安阳的殷墟,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并且,殷墟中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直接提前到了商朝。

同时,在这里,还发现了商王武丁妃子“妇好”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

除此之外,在安徽亳州城北,有“成汤陵”,竖有“商成汤之墓”碑,还有,在河南淇县西岗乡,同样有一处名叫“纣王墓”的地方。

不仅仅是商朝,包括周朝,同样也有不少相关墓葬。

比如,在1957年,河南洛阳所发现的王城墓区,这里发掘出4座“甲”字型东周大墓,还出土了不少带有“天子”字样的石圭及铜车马器。

同样是洛阳,2001年时,在当地的一所学校里,又发掘出一座“亜”字型大墓,出土物品中,有一件上刻有“王作宝尊彝”铭文的青铜器。

类似的还有洛阳金村墓区,以及在陕西岐山县发现的西周陵墓葬群等等,均高度接近于周王墓葬。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高度接近”,换句话说,截至目前,除了妇好这个商王室成员的墓葬被百分百确定外,其余所发现的“商、周”王室墓葬,均不能完全确定其归属。

也就是说,这些商周系列的墓葬,只能说是商周王陵,但不能确定是哪个“王”的。

而除此之外,确实还尚未发现有新的商周王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商、周几乎没有被考古发现呢?

形成这种情况的,大致有三个原因。

其一,特殊的丧葬习俗,给后世的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众所周知,我国的丧葬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同时也形式各样。

比如,有树葬,悬棺葬以及火葬等,除此之外,应用最广泛也最久远的,就是我们很多人都熟知的土葬,

土葬的意义,在《吕氏春秋》中就解释得十分明白,正所谓“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

另外,孟子也曾经说过,如果亲人死后不加以掩埋,那么“狐狸食之,蝇蚋嘬之”,着实于心不忍。

因此,土葬这种掩埋遗体的方式,就从道义层面上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土葬归土葬,这其中还有不少区别,像我们所认知中的土葬,其形式无非是挖一个坑,然后将装有遗体的棺椁放进坑内,之后用土掩埋,最后在上面封成土堆,好在将来进行祭祀。

这种基本形式,是几千年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安葬亲人的主要方式,包括秦始皇嬴政,他的陵墓依然没有脱离这种形式,只不过规模要大了许多而已。

但是在商、周时期,安葬王室贵族,却并不是这样做的,正是他们的特殊安葬方式,才导致后世很少能找到他们的陵墓。

那么,商、周时期的王室究竟是怎么做的呢?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不封不树”。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周易.系辞》

什么意思呢?这其中的大致意思就是说,那个时候君王的墓葬,上面不封土成丘,同时也不在陵园里种植树木作为标志。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往地里一埋之后,地面上不做任何标志建筑。

这种安葬方式,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商、周时期,直到春秋战国之后,这种习俗才开始有所改变,出现了类似于坟家等陵墓地面上的设施。

而真正彻底废弃这种不封不葬习俗的,是在秦始皇嬴政修建陵墓开始,在此之后,陵墓上有起居、衣冠、石象生等物便流行起来。

但至少在商、周时期,这种习俗还是基本上被所有人都接受并实行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习俗,导致了商周王陵,随着岁月的变迁,差不多都被掩埋在地下,尤其是又经历了沧海桑田,这种地面没有标志的陵墓,更是让人难以找寻。

像我们近代所发现的皇陵,不管是秦始皇陵,或者是其他朝代的皇陵,都是因为地面至少有一部分标志性建筑,才会得以被发现。

而截至目前,所发现的商周系列陵墓,不管是殷墟也好,还是其他的一些墓葬,基本上都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比如地质变化,才会在偶然间重见天日。

所以,这种尘归尘、土归土的丧葬习俗,确实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没有标志,就不知道去哪里找,只能是被动地发现,也根本无从下手,这就是商周王陵很少被发现的原因之一。

其二,盗掘导致已被发现的商、周王陵,无法确认归属。

前文也讲过,目前确实发现了有一部分商、周时期的陵墓,但却没有办法确定这些陵墓究竟是谁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里面没有能佐证墓主身份信息的证据。

而之所以会没有证据信息,则是因为历史上这些墓葬,已经遭受过数次甚至是多次的盗掘,造成了大量文物资料丢失。

比如,在安阳殷墟,发现“司母戊鼎”的葬坑里,按照其墓穴的规模,这里显然应该是一个大人物,但除了“司母戊鼎”,这里别无他物。

同样也是安阳殷墟,在王陵区的“亜”字、“中”字、“甲”字型大墓中,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盗洞回填土的伴出物,这就说明,这里曾经不止一次的被盗掘过。

并且,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些伴出物,时间跨度从周代一直到东汉时期都有,而这就更证实了殷墟在历史上曾经被盗掘过。

而多次的盗掘,这其中的存有关键信息的物品,早已被盗墓者带往别处,因此,就无法证实墓葬的归属究竟是谁了。

除了盗掘之外,后世还存在故意破坏,也让这些陵墓受到损害。

我们都知道,古代一个新朝代建立后,都会对前朝进行文化上的扭曲和破坏,比如周朝建立后,必然也会对商朝的相关文化进行抹除。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原本存在有明显的王陵之类,但也会遭到新朝代的人为破坏,甚至这种破坏,还是大规模且彻底的。

而周朝在灭亡前后,又经历了春秋战国的混战时期,那个时候周王室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因此对于周王陵,众多诸侯国自然也不可能会有所敬畏,因此,破坏起来更是毫无心理负担。

说不定,这其中还有为了泄愤,专门前去破坏的。

至于到了秦汉之后,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当时的朝廷和大多数人心里,商也好,周也罢,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

所以,如果遇到商、周王陵,破坏和盗掘,那是必然的事情。

而一旦盗掘,墓中的物品自然无法保存,没有了这些物证,即使是现代的考古学家找到了某个商、周王墓,但也会因为资料以及证据的缺失,无法确定陵墓的归属。

像洛阳金村发现的东周大墓群,就是因为盗掘严重,同时在历史上又遭受过毁灭性破坏,因此,始终难以确定墓主身份。

所以,这就是前文所说,商、周陵墓发现不少,但却不能下结论是某个君王之墓的原因所在。

还有,就是商、周两朝各自的特殊情况。

先说商朝,商朝的王陵难找,一部分原因和当时的统治者有关。

我们都知道,商朝是由商汤在公元前世纪建立的,并且,根据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当时商汤将都城定于“亳”。

但这个“亳”,究竟在哪里?目前尚无定论。

比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是说“亳”乃现在河南偃师的商城遗址,但这依然没有最终定论,只能说是有大概率是。

并且,在商汤之后,商朝的历代君王,前后一次进行了五次迁都,历史上称其为“商都五迁”。

第一次,是商朝的第十位君王仲丁,将都城从“亳”搬到了“嚣”;

第二次,是商朝第十二任君主河亶甲(仲丁的三弟),将都城从“嚣”又搬到了“相”;

第三次,是商朝第十三任君主祖乙将都城从“相”搬到了“耿”,但搬到了“耿”仅一年,就因为这里水患严重,又搬到了“庇”。

第四次,是商朝第十七任君主南庚,把都城从“庇”搬到了“奄”。

第五次,是商朝第十九位君主盘庚,将都城从“奄”搬至老家“亳”,在这里约有十年左右,又建立新都,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殷”,即如今的河南安阳殷墟。

这前后五次的搬迁都城,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让这些君王死后的埋身之所分散在各处,不像后世的一些朝代,设有固定的皇陵区,因此,找起来就十分麻烦。

再说周朝,周朝王陵无法确定,有一部分是现代的原因。

2002年,在洛阳王城区发现了两个六马驾车的车马坑,按照古代丧葬的规制,车马坑附近一般都有大墓。

并且,在历史文献中有“天子六驾”的说法, 也就是说,这个车马坑,极有可能是周天子的墓葬。

但问题是不能继续挖掘,为什么呢?虽然专家们推测这应该是东周王墓,不过却因为陵墓刚好处在洛阳闹市区下方,所以,无法进一步地勘探和挖掘。

因此,也只能让其继续沉睡在地下,等待将来有机会再重见天日。

综合来说,商、周王墓很少被发现的主要原因,基本上都出在了当时“不封不树”的特殊丧葬习俗上,没有标志可供考古工作者辨识和找寻,因此就增加了考古难度,同时,严重的盗掘破坏了现有被发现的陵墓,导致无法确认墓主身份,因此,才会出现没有一座陵墓被确认为商、周王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墟王陵遗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都城遗址--殷墟/西行文化
牛世山|关于殷墟(大邑商)都城布局研究的新思考——以2021-2022年殷墟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收获为例
一片甲骨驚天下—殷墟(貳)
专家刨遍了广州附近大一点山岗,也没有找到南越王赵佗的墓
咸阳 “周王陵 ”为战国秦陵补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