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街道与集市八十年代老照片

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略有删减【备注具有历史价值】。

这里算是对武汉市八十年代城市老照片的补充,在1983年暴雨洪灾篇中包含一些街道景色。对比建筑而言,街道与市场更接近生活和“人情”。也可以细枝末节看到很多其他信息。

编辑不易,喜欢打个赏!

1980年2月5日 李一方

武汉市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十分活跃。顾客们在选购鲜鱼。

1981年3月19日 花皑

在武汉市最繁华的街道值勤的六渡桥岗交通民警,1980年十月开展了如何当好人民公仆的讨论,并从中受到教育。在维持交通秩序时,他们事事以礼貌待人,密切了警民关系,四个月来,这段街道的交通秩序有了显著改善。青年民警周光平,管理交通以礼服人。对违章者,先敬礼,后发话,多次受到群众表扬,最近被评为武汉市交通大队文明礼貌先进共青团员。

1981年8月17日 于澄建

图为汉口三民路上的孙中山先生铜像。

1982年2月8日 于澄建

1982年2月8日元宵节,武汉市群众喜气洋洋参观花灯盛会。这里是江汉区的花灯晚会,展出了1000多盏花灯。

1982年3月1日 李一方

1982年3月1日武汉市纺织局团委组织150个服务队,到街头开展为群众裁衣、修表、修自行车、修收音机等多种服务活动,受到群众赞扬。

1982年7月28日 花皑

中国摩托运动协会和香港汽车会联合组成的勘察组一行25人,1982年7月28日路经武汉去河南。这是勘察组的车队经过武汉市中山大道

1982年8月16日 郭雷震

1982年8月16日中午,武汉天气燥热。湖北省公安厅长李冷和市公安局三位副局长,到江岸、武昌等九个交通中队检查防暑降温工作。这是他们为在高温下执勤的民警端送清凉饮料,送擦汗毛巾。

1983年1月15日 张申明

1983年1月9日,武汉市一百多所小学万名少先队员,冒着严寒,参加火炬长跑活动。共青团武汉市委每年举办一次少先队火炬长跑,已坚持八年。

1983年2月5日 李一方

武汉市郊区豆腐专业户纷纷进城卖议价豆腐。他们做的豆腐新鲜,要价合理,受到城镇居民的欢迎。交通农贸市场。【后面几年还有照片,略】

1983年3月1日 李一方

武汉市个体小商贩自愿集资,国家补助,并由武昌区工商局联系场地,建成大东门小商品市场,解决了过去虽有营业证却无经营地盘的困难。这个小商品市场主要经营日用小百货,并与部分工厂实行产销挂钩,货物上市快,价格便宜,深受群众欢迎。【后面几年市场照片很多,略】

1983年7月26日 花皑

连遭暴雨袭击的武汉市,在山东、河南、陕西、广东、哈尔滨等省市的支援下,平均每天上市蔬菜达130万斤,价格平稳,市民生活安定。这是市民在选购从河南运来的茄子、辣椒、大葱等蔬菜。【37年后全国再次蔬菜支援,小编的家乡有关送蔬菜的新闻也不少。加油!】

1983年 黎海清

原武汉部队后勤部营管处处长付志文,参加过长征,现已74岁。自1974年离休以来,坚持义务打扫街道卫生,少先队员见他在打扫街道时,都上前敬礼问好。

1984年7月24日 李一方

武汉市在武胜路新建了全市最大的街心花坛,面积1300平方米,种植花木12000余株。

江汉路商业街夜景 1984年10月30日 于澄建

江汉路夜景 同上

1985年2月13日 李一方

湖北武汉市法律服务中心检察院接待组优先处理经济改革中发生的案件,这个接待组受理了个体户陈金秀因摊铺点被别人抢占而停业五个月的诉讼后,四处走访,协助街道工商所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是检察院接待组的郑根喜(右)、丁一瑞(中)来看望重新开业的陈金秀(左)。

1985年5月8日 唐天伟

1984年6月以来,武汉市相继成立了各类专业贸易中心……实行开放和价格体系改革后,市场一直朝着“放则活,活则多,多则稳”的趋向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图为地处武汉市中心的扬子街工业品市场,共有195个摊位,月营业额达60余万元。目前,武汉已建立各类专业贸易中心90个,贸易行栈193家,全国有1万1千多种产品被吸引过来。

1985年5月9日 于澄建

武汉市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猪肉放开经营后,国营副食店和农贸市场肉食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市民购买方便,还可任意挑选。这是市民们在满春农贸市场选购猪肉。

汉正街 1985年5月20日 李一方

同上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摊架如“长龙”长达五华里,经营的商品达500多种,花色一万一千多个。这里的商品畅销20多个省市。

1986年3月8日 张申明

1986年3月8日上午,武汉市星火文化用品商店门前,一队购买钢琴的顾客带着椅子正在继续排队等候。这个商店3月7日贴出告示,8、9两日销售珠江牌钢琴100台,顾客闻讯蜂拥而来,第一天50台已销售一空。

1986年10月15日 花皑

武汉三镇每天大约有100多万人在街上“过早”(早餐),其中30%靠五百家国营和合作餐馆,而70%靠八千个个体摊点供应。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武汉市长期存在“过早”难的问题,国营和合作餐馆曾多次努力摆摊点、设商亭、搞流动售货车等,终究无济于事。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武汉市对“过早”供应切实放开,个体户摊点迅速增加到八千个,武汉的“过早”难解决了。现在的武汉市民称赞“过早”方便、品种多(200多个)、价格便宜。图为武汉街头供应早点的摊位。

同上

鄂城墩台北一村居民区里的个体“过早”供应网点群。 

1987年9月14日 花皑

武汉市工商管理局举办培训班,对从党政机关选调来充实到这个局的131名干部进行岗前培训。这是新来的干部在听取交通路工商管理所所长徐汉卿介绍管理农贸市场的经验。

1987年12月20日 李一方

湖北省武汉市贯彻粮食流通“双轨制”,在保证政策规定的平价供应的情况下,开设议价粮食市场,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目前,武汉三镇已有国营、集体、个体粮食议购议销单位270多个,与全国28个省市建立了购销关系,年经营总量为10亿公斤。图为交易活跃的新合村粮食市场。 

1988年11月3日 于澄建

1988年9月24日至26日,武汉市举行规模盛大的黄鹤楼中秋赏月盛会。

1988年11月8日 花皑

武汉市中南商业大楼服装部的营业员,同时兼现场时装表演模特儿。一年多来,她们表演近百场,吸引许多顾客,使服装销售量猛增一倍。

1989年2月11日 杜华举

武汉南洋大楼1989年元旦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4月20日 李一方

新华书店的门面变成了服装、百货门市部,大街小巷的个体书摊、集体书店顾客络绎不绝——这是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看到的景象。图书发行系统的改革固然打破了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状况,但出版单位自办发行,把不赚钱的书推给新华书店,个体、集体书商对出版社采取“高回扣”等办法争得畅销书,使新华书店陷于困境,不得不出租门面以维持生存。新华书店负责人呼吁尽快制定出版、发行法和配套的政策。   
图为武汉市中南路外文书店把部分门面出租给服装经营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车一世界》之《飞落人间的九头鸟》
武汉老街系列(六)武汉古老的街道
武汉菜场卫生被指“全国最差”市领导责令限期整改
从辉煌到涅槃——浅析武胜路商圈兴衰史
4日10时武汉车辆停止行驶默哀3分钟
武汉弱电工程安防监控哪家公司做的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