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能用王道去应对美国的霸道吗 - 军事天地
我们能用王道去应对美国的霸道吗

近来因为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和善,开始实行军事与经济战略的包围与围堵,实行它的霸道,使中国人一下知不知所措。近日从一些报纸的文章,与一些所谓的学者的论述,说要借鉴历史,中国应该以古代的王道的“内圣外王”来应对美国的霸道。所谓来自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观真能治现代文明中国的世吗?能解决资本主义国家来势汹汹的拆解吗?如何是好?引经据点,必以历为据,以历史结论为是非,我想当前一些对儒教文化下的历史观与政治观,一些所谓的学者要改观一下,好好补下课。

内圣外王其实原本讲的不是什么对外政策,不过按儒教立教以来,各种文化与字词已经被歪化,这也难怪当前一些无知者在那瞎扯,因为很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政治王道是正统的,是有仁慈性的,霸道是暴政,甚至这“霸”字都来当作一个贬意字,如此字词逐渐模糊了历史,让人们看不到原来的历史的真相。

首先什么是王道?其实看〈论语〉有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就明白,这里分两句都是讲周礼本质是让官与贵族之间和谐,说周礼内就是和谐。而“内圣外王”,大意就心里有封建圣贤的教诲,行的就是儒家所说的这些分清上下,伺候君王的礼道,是当时对读书人与官家的一种心灵与行为的要求,本意不是什么对外政策,当然,儒家成为宗教后,将这些读书思想千篇一律地加到国家的对外政策中来,形成现在看似一种华丽国家的包装,引发后世对封建的迷恋。道家虽然消极,但对于儒家这套已经做了定论,庄子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大意是说国家如此没有光明,国家会出现贪欲(个人虚伪道德凌驾国家),人人只以自己为标准,人人都只为自己。一个混乱的国家。然而行儒家的这些使大宋朝遇每战必败的无能,明朝的无力,清朝的被世界分割的腐朽朝代,足以证明越是行这“内圣外王”思想国家就越是混乱,这可以说明庄子断言很正确。试想一个混乱的国家如何对外呢?历史同样也证明国与国不可能存在暧昧的和谐,只有面对强大的妥协,而相互相争思维是永远不停止的。“内圣外王”这古老的政治观,只能使国内等级严禁,外则表现软弱无能,对当代来说就是一文不值了。

那什么是原本的霸道?当我们打开古代是时这个“霸”字,我们才明白原来是春秋时代地方诸侯联盟首领的称呼,先不是什么贬意字。当时东周儒家说的所谓王道开始崩溃,诸侯国独立的意识强烈,这没意识的国家反而变得腐朽被吞食掉,而霸主则是内求不断地改革,丰衣足食,国民平安而得强,对外求精兵良将,有武力震慑力,形成了稍小弱一点的国家不得不围绕着它求得一时的生存。明白到国家要生存就要不断改革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内善外要强,不断地把不可避免的战争推到别国或扩大自己来保存自己,这就是当时的大多国家的观念。到了战国,这些霸主国家无论经济、军事发展迅猛,国土也不断扩大,相争持下变成七个大国,形成了后来的七雄。由于这七国有很强的安危意识,不惧怕武力,时刻保持着内善外强的清醒进取意识,如此,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一直相持就是二百多年。东周从春秋到战国的几百年,霸道思想中那些对国家要求的强大永不停息的理念,当时产出了很多光辉的东西,如霸主的务实思想,允许各种思想的争鸣等等,为中国人留下最多精神财的就是霸道时代;甚至说今雄起已经改良的资主义国家---美国人的思想和国家观与我们那时霸主们的思想都有类似。

不过,很遗憾,中国的霸道思想从汉朝百多年后的一段时间算起,被残渣的奴隶式的所谓王道(儒教思想)重新埋没,这些理国无能,却又憎恨革新的儒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文字与文化上对霸道思想进行歪曲,使治国的人们闻“霸”则避,形成贬意。

当今,无论从历史还是世界现状,都使我们明白到一个国家要生存下去,就是要内求不断地改革政治和民主与法制,丰衣足食,国民平安,而做到外强更是要求精兵良将,有武力震慑力,无畏战争,不断地把不可免的战争推到别国或扩大自己来保存自己,从来只有霸道对霸道才能抗衡。当然,照我们古代的霸道理论有局限,不能一味照搬过去的个人专制霸道,但作为一种人人的国家安危理念恰恰是我们现代最需要的,而不是让中国人悲伤千年的儒教腐朽的什么王道,什么“内圣外王”再来中国肆虐。所以请当前的一些什么学者专家,要借鉴历史,就要抛弃继承下这些儒教思维,重新研究看待历史,不要在那乱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圣外王 ,外圆内方
儒释道·儒家之荀子(微国学06)
朱汉民:反思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
《资治通鉴》的国家治理思想:选用人才应当重其名声,还是政绩?
儒墨两家思想中对“仁爱”的不同理解
毛主席唯一达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