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灭亡时有1100万领土,明朝仅有350万,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吗?

清朝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今天中国的版图确实是清朝奠定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清朝的版图是在继承明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清朝版图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直到乾隆朝平定准噶尔,清朝版图才确定了下来,前后共计历时一百多年。

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是发源于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之初,其版图大致就在这个范围。

在建立后金之后,后金通过武力打击和政治拉拢,相继夺取了整个辽东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到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后,清军灭掉了蒙古大汗所在的察哈尔部,彻底控制了整个内蒙古地区,北部边界也扩张至黑龙江流域。

在入关之前,清国已经成为东北亚的一个霸权,喀尔喀蒙古、厄鲁特蒙古和朝鲜都是向清国称臣。

(入关前清朝版图)

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师,明帝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崩溃。由于入京后军队迅速腐化,李自成在帝都大失民心,尤其是得罪了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导致吴三桂投降了清朝,引清兵入关。

此后清军开启长达20年的入关战争,在此期间清廷采取以汉制汉策略,受降前明降兵作为先锋,利用南明朝廷内部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然后各个击破。

1683年,清军攻克台湾,明郑王朝灭亡,这标志着长达20多年的入关战争彻底结束,关内全部被清朝平定。

关内是清帝国对外扩张的大后方,在稳定关内之后清廷开始着手解决北方边界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沙俄入侵。

1685年—1688年,清军围绕雅克萨地区与沙俄打了两次大规模战役,最后以清军获胜而告终,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边界,成功地遏制了沙俄对东北的蚕食,巩固了清朝在东北的统治。

(康熙中期版图)

今天很多人都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因为这个条约使中国丧失了贝加尔湖。这个说法真是太可笑了,清朝从来就没有控制过贝加尔湖地区,不存在清廷割让领土一说,但清朝确实有过妥协。

当时准噶尔大汗噶尔丹正在入侵喀尔喀蒙古(外蒙古),为此喀尔喀蒙古诸部决定归附清帝国,清军则抓住这一时机进入喀尔喀。而为了防止沙俄支援噶尔丹,清朝确实在边界问题上做了一点让步,但清朝底线还是守住了。

此后清朝又以通商问题作为威胁,沙俄只得暂缓了对噶尔丹的支持,这让噶尔丹的处境十分艰难。

噶尔丹当时手肘只有3万人,并且自己的老家已经被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袭取,噶尔丹的大本营已经没了,再加之失去沙俄的援助,让噶尔丹与清国的战斗中处于不利地位。

噶尔丹最大的愿望就是复制当年成吉思汗的道路,取北京,复兴大元帝国。但成吉思汗当年是在统一整个蒙古高原后才开始对外扩张的,并且当时蒙古军的兵力也都在10万以上。

反观此时的噶尔丹,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他执意南下与清军作战。虽说噶尔丹军队的战斗力和武器均优于清军,但清军在兵力和武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也正是凭借着强大的后勤能力,清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成功逼迫噶尔丹撤退。

六年之后,清军以优势兵力在昭莫多(乌兰巴托南部)彻底击败噶尔丹,噶尔丹败亡自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版图。

有清一代,清朝在喀尔喀蒙古设立札萨克,将蒙古分而治之,蒙古再也无法对中原构成威胁。

(清代外蒙古地图)

171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攻入西藏,杀死了控制西藏和青海的和硕特部大汗拉萨汗,为此和硕特部向清廷求援。

1718年清朝由青海出兵入青海西藏,但因遭到准军伏击而全军覆没。到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才赶走准噶尔军,然后清军便顺势控制了青藏和青海。

雍正继位初年,位于青海的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但是很快便被清军平定,此后青海地区被清廷彻底控制。

172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突然暴毙,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雍正帝闻讯决定出兵征讨准噶尔,但清军在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惨败给准噶尔,使得雍正帝一举灭亡准噶尔的希望破灭。此后双方多有冲突,互有胜负。

1739年,乾隆四年,清帝国与准噶尔部划清边界,双方约定互相通商,清准关系进入缓和期。

(乾隆继位初年版图)

1745年,准噶尔第三代大汗噶尔丹策零染瘟疫暴毙,准噶尔汗国陷入严重的内斗,其北面的沙俄、西面的哈萨克汗国都在蠢蠢欲动。

1755年,准噶尔汗国中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降清,乾隆皇帝认为灭准的时机已到,于是他顶着所有所有人的压力,在傅恒的支持下,发兵五万攻打准噶尔。同年,清军在阿睦尔撒纳的引导下一举灭掉了准噶尔汗国!

此后清军又扫荡了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并在乾隆晚年击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设立了驻藏大臣,至此清朝版图基本确定。

(清朝版图扩张示意图)

实事求是的讲,清朝确实是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个是可以肯定的,相比于明王朝,清朝更热衷于扩张,但也不能完全唯版图是论。

清朝之所以能够持续的对外征战,关键还是在于关内陆区提供的财力和物力,这些军费全部都是要转嫁给农民身上,。单单是对西北准噶尔的战事,西北五省每年都要调拨大量粮食物资,其他各省的所承担的军需份额也不少。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准噶尔就是被清朝给耗垮的。清廷的持续对外用兵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这在明朝时不可想象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都是明代修建的,对于古代汉人而言,北方游牧民族的土地没有耕作价值,即便是打下来还得派兵戍守,劳民伤财,而相比于远征大漠,修长城的花费要更加划算)

除此之外,清朝也曾对安南和缅甸用兵,其中在清缅战争中,乾隆也想复制平定准噶尔的壮举,一举灭掉缅甸,在战前乾隆皇帝可以说是相当的乐观。但是这两场战争都是以清军的军事失利告终,清朝的对外扩张之路也止步于清缅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中国版图,康熙帝是最大的功臣
使命感还是复仇感?为何清朝一定要收复丢失1000年的西域地区?
噶尔丹远走漠北,为何康熙还要赶尽杀绝?这事对中国影响深远
为何大清王朝耗费康、雍、乾三代帝王心血,也要平定准噶尔汗国?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另一面:宣判准噶尔的死刑,终结丝绸之路的辉煌
清军在消灭准噶尔汗国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灭掉哈萨克汗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