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岂能盖棺定论乎?讲讲洪承畴的身前身后名

题记---“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依个人之见,对洪承畴评价最客观的,恐怕就要属这句“家驹千里,国石万钧”了,洪承畴的功与过,是与否暂且不表,前一句对洪承畴日后的前程作出了展望,后一句则道出了洪承畴在整个明清交替之际,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洪承畴,也要从这一块着手。

官员档案:

姓 名: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生 卒 年:1593-1665籍 贯 地:福建泉州

我们看有关明末的史料就会发现,这些身前身后俱有争议,且争议极大的人,一般以军事将领居多(文臣统兵也可以算军事将领),像什么袁崇焕,毛文龙,熊延灿之流,对这些人评价一般都两极分化,也就是爱的往死了爱,恨的往死了恨。

为什么?

大环境的影响。

明朝的军事制度

要想搞清楚明朝的军事制度,首先就要将军事制度和军事政策的区别分清楚。

制度:

  1. 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2. 一定因素下形成的体系,所有人皆是体系中人。

政策:

  1. 一段时间里为“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

就好像制度指的是自己的形象,而政策指的是自己行动的章程,都是“自己”,但一个是“本我”一个是“自我”有着方向性的差别。

明朝的军事制度并不是完全继承自元朝的,其中有对唐的借鉴,宋的经验教训,元的部分成熟制度,可以说是集大成唯明一朝。


宋朝的开国君主发动了军事政变,黄袍加身,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武装地主,为了让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下去,依着“重文轻武,强干弱枝,重内虚外”的核心精神制订了宋朝的军制。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设计政治制度和规划政治全景的时候,肯定考虑了前朝的兴亡得失,而宋,作为一个典型的汉人王朝,对武将的不言而隐,也被明朝完完整整地继承了下来。

根种下以后,自然就会生根发芽。

以上是军制的指导思想,而在制度框架上。

明代的军制,和唐代差不多,开国之初,皆是府兵制,也就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非职业军人。全兵皆农,好处是中央政府在和平年代是不用供养这些人的,坏处就是明朝的府兵制,相比于唐代,多了个军户制度和贱籍制度,也就是当兵是世袭制的,不仅自己要当一辈子的兵,自己的儿孙也要如此,地位也没有,处在鄙视链最底端,而又由于军官也是世袭制的,时间一长,军田便沦为了私田,不用交税,士兵则沦为了军官的私奴或佃农,可以说,明代的军制,较之唐代还要不如。

时间一长,职能便混乱了,士兵到底是农还是兵,因此又产生了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

于是,卫所便糜烂了,军队便没了战斗力,国家岂能不亡?

正如船山先生所言:“宋之君臣匿情自困,而贻六百年衣冠之祸,唯此而已矣。”

宋朝整个社会对军人的轻贱,践踏,最终轮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而终明一朝也继承了这个特点。

机体腐烂了,军事将领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逆天改命。

辟如一个人,大脑如何如何地完美,效率如何如何地高,但如果身体瘫痪了,任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施展不出来。


交代了明朝的大背景后,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洪承畴战事失利的原因和其投清的动机。

使洪承畴声名大振的,是在剿抚流寇这个事上,看《明史》的体例我们可以发现,相比于前代的几部史,《明史》多了一个流寇传,可见,在明朝的眼中,流寇的威胁程度是大于满清的,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也是流寇,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暂且不提,洪承畴剿了流寇,并且差点就剿灭了,这是事实。

借此,洪承畴入了崇祯的视线,一路青云直上,升任蓟辽总督,直面抗清第一线。


洪承畴一生的转折点便在蓟辽总督的任上,

上任头两年,洪承畴打的不错,倚着宁锦防线,敌不我也不动,拖住了满清的主力,甚至还主动出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转折

崇祯十四年,松山会战

但就在崇祯十四年,双方在松山阵兵约25万,清12万明13万,总之,双方能打的都来了,两只大军,决一死战。

最后的结局,洪承畴兵败

两个原因

  1. 只带了三天的粮草,粮道被清军袭击,后勤供应不及导致大败。
  2. 原本,洪承畴倚着宁锦防线,清军根本拿他没办法,属实硬撼不动,几十年前,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道防线下疑似被炮火击中而陨命,几十年后,皇太极也来了。洪承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着,但是,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不及了,三番五次地催促洪承畴出防线与清兵决战,纵观这几十年来,凡是明军主动出击的战例,十有八九是败的。

看到这块,你应该就能明白洪承畴失败的原因了吧,本来明军的水平就很差劲,国家财政还没钱,打不起持久战,崇祯和陈新甲又一通瞎指挥,导致明军丢了唯一的优势,几个因素一综合,一使合力下采,洪承畴和明军自然就被推入了万丈深渊。

洪承畴一败,“宁-锦防线”大开。

防止满清入关最关键的一道防线也丢了。

这就是洪承畴在明朝的重要作用!


外交家基辛格在他的作品《论中国》中提到了中国人在看待这种节点时的想法,并与西方的主流思潮进行了比对。

“中国人绝少会选择主动出击,讲究的是积小胜,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战略性蜕变,因为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体量是超大的,社会治理的难度也是成几何级上升的。

就如同一位身高马大的壮士与一只猴子打拳击,壮士的灵活性肯定不如猴子。索性以不动应万变,而西方讲究的是重点与关键点的概念与运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太多模糊的概念,讲究的是速战速决,一击致胜。

这就是中西方的区别或中国人的特点

研究历史的视角也是如此,管中窥豹,中国人从一件小事中看到的是整个大时代。

从西方地视野角度来看的话,洪承畴的失败是双方战略天平上一个极重要的关键点,重点,可以说决定了双方的胜负。

而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的话,双方的战略均势是一点点地顷向清国的,清朝的胜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不管怎样,洪承畴败了,明朝也败了,胜利的只有清朝。

入关后

清军入关后,有很多比较重大的政策,建言者和主导者皆是洪承畴,其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缓解了满汉矛盾,使满清统治者一统天下,融入了中国。

而清朝对洪承畴的评价,转折点就在乾隆下令修《贰臣传》以后

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

意思就是尽管这些贰臣为大清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如果用忠君的标准来看的话,大节有亏,应该遣责,后人也不要学。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兔死狗烹的结局,洪承畴这些贰臣们在朝代初创时期是有利用价值的,自然可以优待,用他们做一个表率,去分而化之忠于明朝的官员,岂不美哉!攻城还讲究个围三缺一呢,给人希望,好让他们不要狗急跳墙,遑论争霸天下。

到了乾隆这里,利用价值还在,只不过职能变了,改为安抚那些有风骨的臣子,缓和民族矛盾,警告可能会出现的骑墙派罢了。

主题思想就是,告诉臣子们,看看这些贰臣们的下场,遗臭万年!一定要忠于“我大清”

在封建社会中,朝代的更迭只是意味着换谁家坐天下最大的武装地主的位置,当时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只是一种模糊的情感,三纲才是古人的主流认知。所以,严格来说洪承畴不是汉奸。

而对洪承畴的恶感也是因为清朝

因为清朝离我们最近,很多历史事件造成的余波直到今天还感受的到,所以很多人逢清必反,提到清朝就没好感。

但客观来说,清朝是封建王朝的颠峰,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不堪,对于清,要不吹不黑,客观评价,对于洪承畴的历史功绩同样也要如此。

中国人的道德观,就是一刀切地标准尺度,非黑即白,没有更深入一层地定义,也没有一种关于复杂性的判断方法,而史官,看客也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加之史料浩繁,写出的作品,说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无视了历史人物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历史人物一定程度上的脸谱化,提到一个人,我们只会说他是好是坏,从而忽略了好的另一面,坏的另一面是什么。

洪承畴这个人,在传统道德上肯定是有污点的,所以对他的评价就是非黑也非白,呈两个极端化。评价的反复也说明了我们的一种心志,说他白,是个好人,还要考虑他做的恶,感觉很别扭,说他黑吧,难道就不考虑他的正面影响,感觉又不公允,这就是人物的复杂性导致的感观上的模糊性,所以只能翻开他的“棺材板”,瞅一瞅他的成色,然后再粗粗下一个定论,这个定论肯定又是会引起争议的,各说各言,各有各的认识,“棺材板”总也盖不下去,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历史人物的悲剧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步错,步步错,落得里外不是人,洪承畴被乾隆称为贰臣?
在日本发现吴三桂原版反清檄文,揭开降清真相:怪不得满清抹黑他
李自成眼看就要做皇帝了,为何还纵兵劫掠京城?
祖大寿其人
(Y)从土地、财政、军制看明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洪承畴是怎样的一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