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费课堂 || 如何识别保健品虚假广告

保健品虚假广告的形式

  1.锁定目标群体。广播电视上的虚假广告一般都是针对农村消费者和城里退休的老年消费者,利用这两个群体比较崇拜电视、报纸的权威性心理来促销。因为这两个群体的人们通常认为,在这些媒介上播放广告的企业,包括它们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核的,购买产品不会有问题。

  2.包装宣传。一些保健品企业投放的广告,很多会伪装成软文形式。比如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很多保健品企业并不会单纯以广告形式投放,而是购买时段,做成养生类节目。节目大多数时间在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在观众中建立起权威感。在此之后,才会搭售自己的产品。报纸的形式也差不多,很多保健品企业会购买整个版面,之后包装成新科技产品的新闻报道。同时,为了增加宣传效果,这类虚假广告基本上会在广告中制造虚假的医学权威身份或称号,比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世界医学专家、北京等地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等。

保健品虚假广告常用字眼或句式

  1.“根治”疗效最佳”“包治百病”“补脑降糖”等。

  2.以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协会”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等。

  3.有奖销售、让利销售、“××指定产品”“××专用产品”等。

  4.“吃了……就……”“康复”“消失”等。

保健品虚假广告宣传常用语

  1.60天远离高血压;1个疗程,头不晕了;3个疗程,不但血压平稳,多年的高血脂、脂肪肝也好了。

  2.很多慢性病全面改善,病情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身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了,白发变黑,恢复年轻态。

  3.两个月瘦了60斤;十几天就能恢复理想体重;“三高”基本都能得到缓解等。

  4.不到15天,血压降下来了,畏寒肢冷消失,睡眠香甜;三个月后,偏瘫的肢体运动正常,眩晕耳鸣消失,视物不清,脖子僵硬等问题也消失了。

  5.使用当天,感觉身体有了劲,走路不像踩棉花;使用三个疗程,降糖针或吃药明显减少,不再嘴馋,敢吃能睡,平稳控糖,恢复糖代谢。

《广告法》中明确保健品

不宜进行的广告宣传内容

  1.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2.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3.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4.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

  5.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鉴别虚假保健品广告的最有效方式

  很多保健品在宣传过程中,冒充药品欺诈消费者。看到广告上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sda.gov.cn)上,查询它到底属于药品还是食品,如果属于食品,就说明根本不具备任何医学上的疗效,这种方式最可靠。对于有些境外的产品,也可以到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查询它的属性。当然,如果连批号都没有,那就一定是假冒伪劣产品了。此外,广告中只留电话和信箱号的产品,以及与其他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做比较的产品,就更不能相信了。

据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健品广告炒作18计
7、买性保健品陷阱多  你羞羞答答求购神药我备好饵料等你上钩
治疗高血脂广告宣传不靠谱
《都挺好》之保健品消费警示篇
E妹带您远离保健品推销诈骗陷阱 [图文]
不存在的补脑保健品,为何总有人趋之若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