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堂期刊
《天鹅湖》是古典芭蕾的扛鼎之作,也是自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的喜剧芭蕾》1581年问世后,400多年来成就的集大成者。它的身上凝结着“浪漫”、“古典”时期的精华,可以说是继承和创新的综合体。在浪漫芭蕾向古典芭蕾过渡期间,《天鹅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促进古典芭蕾成熟的代表作之一。
《天鹅湖》取材于德国中世纪民间童话,讲述齐格弗里德王子在湖畔偶遇被魔王变成天鹅的少女奥杰塔,两人一见钟情。奥杰塔告诉王子,只有忠贞的爱情才能使她和姑娘们摆脱魔法。王子发誓营救奥杰塔。在宫里为王子举办的择偶舞会上,乔装改扮的魔王带着伪装成奥杰塔的女儿奥吉莉娅前来出席晚会,诱使王子背弃了自己的誓言。伤心的奥杰塔回到湖畔,王子赶来请求奥杰塔宽恕,并与魔王展开殊死搏斗。爱情的力量终于战胜了邪恶……
虽然今天《天鹅湖》已成为古典芭蕾的同义语,深受全世界芭蕾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但最早的《天鹅湖》版本并没有得到柴科夫斯基这部经典作品应该获得的成功和声誉。
  1875年春,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指导弗·别吉切夫约请柴科夫斯基为他与另一位作者弗·盖里采尔合写的大型舞剧台本《天鹅湖》谱写音乐。此时,柴科夫斯基已经是一位较有名气的作曲家,并已写作了数部歌剧、交响乐、交响诗、四重奏,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尽管如此,初涉芭蕾音乐的柴科夫斯基对完成此项重任依然非常用心。几个月以来,他一直潜心阅读各式各样的芭蕾音乐总谱,研究这种音乐作品的种种细节,观摩大量的芭蕾舞剧演出,甚至找到莫斯科大剧院的布景师瓦尔茨,询问应当怎样处理舞蹈,长度如何,怎么计算节拍等等。《天鹅湖》舞剧的音乐创作进展很快,并且相当顺利。1876年3月,完成了舞剧的钢琴谱,4月20日,完成了配器。全剧共四幕,由序曲及二十九首乐曲组成。1877年2月20日,莫斯科大剧院首次上演《天鹅湖》,但是演出的成绩平平。担任编舞的德国人列津格尔是一个十分平庸的角色,既无才干,又缺乏鉴赏力,他为演员双臂装上沉重僵硬的翅膀来机械地模仿天鹅,并图解了柴氏的音乐。在那些听惯了以往仅在悦耳的旋律下配上简单的伴奏音型乐曲的演员或演奏员们看来,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则显得太“交响乐化”了,他们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合上这样的音乐跳舞。乐队由当时还缺少经验的指挥李亚波夫领导,再加上对演奏《天鹅湖》这一类的总谱毫无经验,因此表现得十分草率。结果大剧院方面开了粗暴地对作曲家的音乐进行增删的先例,随便地用一些以前上演过的、大家都很熟悉的曲谱去取代几段柴科夫斯基的原作。到1880年再度演出该剧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原曲被换掉了,而插进去的全是一些蹩脚的舞蹈音乐。所以可以想象,《天鹅湖》的首次公演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那晚舞台上出现的一切令所有人,尤其使作曲家大失所望。苦恼的柴科夫斯基谦逊地将演出的失败归咎于舞剧音乐没有写好,他甚至怀疑自己在这方面施展才能是否明智。对于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当时俄国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拉罗什评价道:“如果说柴科夫斯基在创作期间曾生动地描绘出了神话故事的庄严瑰丽,那么,当他在剧院观看那位芭蕾大师的作品时,必然感到了苦涩的失望。我得承认,还从未在大剧院的舞台上见过更糟的演出。服装、布景和道具也未能将舞蹈的贫乏空洞掩盖分毫。没有一个芭蕾舞迷能够从中获得哪怕五分钟的乐趣……倒是音乐迷们享受到了很大的快乐。从音乐的头几小节开始,人们便可觉察出真正大师的手笔。几页乐谱过去后,我们就已经知道:大师当时正处于情绪极佳的状态,而且他的天才又正值炉火纯青之时。”
  直到1894年,为了纪念作曲家逝世一周年,伊凡诺夫为马林斯基剧院重新排演了第二幕,结果好评如潮。彼季帕看了这次演出后,决心重编全剧,并由作曲家的弟弟莫迪斯特为之修改台本。 1895年1月15日(至27日),由彼季帕、伊凡诺夫编导的《天鹅湖》在彼得堡首演大获成功。他们在指挥德里果的协助下,对舞剧谱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次序上的调整,在编舞上进行了种种革新,为突出奥杰塔与奥吉丽娅善与恶的鲜明对比,赋予了她们不同的性格和节奏。当时担任女主角的是著名的意大利芭蕾明星皮埃丽娜·莱格那妮,她以细腻的情感,轻盈的舞姿、坚韧的耐久力和完备的技巧创造性地体现了编导的意图,在第三幕的黑天鹅独舞中,一口气做了三十二个弗韦泰(fouettés芭蕾术语,意为挥鞭转),首次完成了这一芭蕾舞演员的绝技。
从此,这部既有柴科夫斯基的传世音乐,又有凄美的爱情故事,既有俄罗斯芭蕾大师彼季帕学院派的经典规范,也有伊凡诺夫倾向印象主义创作的新鲜血液的作品,几乎成了古典芭蕾乃至整个芭蕾艺术的一个象征和代名词。这个“1895年版《天鹅湖》”,也因此成为此后各改编版的范本。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芭蕾艺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天鹅湖》已成为各国芭蕾舞团演出最多的古典芭蕾舞剧,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而中国人第一次排演《天鹅湖》全剧是在前苏联专家古雪夫大师的指导下,于1958年由北京舞蹈学院排演。中国第一代芭蕾人的不俗表现不仅受到各方面的称赞,而且也标志着西方芭蕾艺术开始扎根于东方古国。50年来,《天鹅湖》在中国家喻户晓,也成为芭蕾爱好者的“最爱”。
《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部芭蕾舞剧,在这部作品中,已显示出他的改革意图。之前,舞蹈音乐全然属于实用性音乐,从属于舞蹈。而在老柴的作品中,音乐却起着主导作用,它与舞蹈一起体现作品的整体,体现出与交响曲一般宏大的境界和深刻而鲜明的思想感情。他的舞剧创作始终贯彻着主导动机和戏剧性的发展原则,从而大大提升了舞蹈音乐的表现力,促进了舞剧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舞剧的序曲一开始,双簧管吹出的柔和曲调引出了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画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
第一幕是庆祝王子成年礼的盛大舞会场景,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其中由王子朋友表演的三人舞和王子生日舞会即将结束时的祝酒群舞,比较有特色。三人舞作为该剧首次出现的由独领舞演员表演的完整的
舞蹈,是全剧第一个重要舞段。终场即将结束时波罗乃兹的祝酒舞风格绚丽辉煌,激动人心,可以初步看到舞团的整体水平。当所有演员离开舞台之后,一般会出现一段王子的独舞,虽然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却是王子第一个单独表演的机会,这是观众初步了解这位“王子”的特点和基本技术水平的机会。
当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也是这部作品中最主要的音乐形象。一支哀婉动人的旋律,最初由双簧管演奏,配衬着它的是竖琴的琶音和弦乐器激动不安的震音和弦。
第二幕,王子在湖畔与公主一见钟情,难以割舍。当时,伊凡诺夫在正确理解了柴氏音乐的实质后,以变幻无穷的芭蕾舞姿和一些主导动作,例如双臂的挥拍,各种旋转、跳跃等,创造性地变幻出天鹅的象征性动作,达到了神似而非准确的形似。他编导的《天鹅湖》的第二幕在交响化的探索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因具有相当完整的结构和精品性质的舞段,而常常单独地演出。在这一幕里,芭蕾舞团几乎所有的女演员都在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示,外形是否均匀,动作是否规范优美,队形是否保持完整,都是考验芭蕾舞团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
第三幕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舞会高潮阶段由奥吉莉娅和王子表演的双人舞(俗称《黑天鹅双人舞》)。对于舞蹈演员来讲,这段双人舞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舞段之一。前面的慢板部分,既要模仿湖畔场景中曾经出现过的奥杰塔的部分动作,又要表现出奥吉莉娅本身的性格特点。过去一些观众和演员,往往将奥吉莉娅单纯地理解为“模仿奥杰塔诱骗王子的坏女人”,而近几十年来国际上的趋势,则是将奥吉莉娅理解为一个具有自身魅力和个性的独立女人。但无论如何,同一个演员在塑造奥杰塔和奥吉莉娅这两个不同角色时,必须将两者的差异表现出来。从技术上来看,黑天鹅双人舞的“炫技性”更强,其变奏部分对男女主角的旋转技术和跳跃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很多演员都倾向于利用这段双人舞来展示自己的高超舞技。根据演员的不同,其舞蹈动作往往也不完全相同。对于舞蹈爱好者来说,演出中的哪个动作演员是如何完成的,变奏部分采取何种技术动作,女演员的挥鞭转是否转到了“32圈”,能否在顺利完成动作的同时保持舞姿优美,是否还能加点“花儿”提高技术难度等等,这些都颇具“悬念”。
第四幕仍是湖畔场景。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各种编舞版本在戏剧处理上的不同,其结局的处理也是不同的。例如,有人将王子的营救活动以最终失败的悲剧结局,也有人将其设计为真诚的爱情终于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还有人从两者兼顾的角度出发,将其设计为两人在天国里团聚等等……
从柴科夫斯基写下《天鹅湖》音乐的第一个音符开始,《天鹅湖》就注定了和俄罗斯永恒的不解之缘。在柴氏的音乐构思中,白天鹅分明就是纯洁美丽的俄罗斯少女的化身,他把俄罗斯民族美好坚强的性格都融入到了乐音之中。而以彼季帕为首的一批芭蕾大师则铸就了俄罗斯芭蕾的辉煌,他们托起了芭蕾的另一片天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不朽的传世之作使源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古典芭蕾最终在这里走向圆满和完善。《天鹅湖》无疑是一道最耀眼的风景,代表着西方古典芭蕾的巅峰之作。
如果说浪漫主义芭蕾是沉沉夜里的如烟美梦,那么《天鹅湖》的美梦则苏醒在了美好的清晨。在《吉赛尔》和《仙女》中,当忏悔的伯爵在吉赛尔的墓前黯然凭吊,当愚蠢的詹姆斯听信了女巫的话而把仙女害死,浪漫与理想总是哀伤地离我们而去,而留下现实中无尽的惆怅。但在《天鹅湖》中,浪漫的理想世界最终冲破迷雾,闪耀在现实的阳光中。跨越界限的爱情散发出人性的光辉,高尚纯洁的爱情使奥杰塔变得更真实,使她的美更为高贵,这也是她能产生广泛感染力的原因之所在。
用忠贞不渝的爱去拯救生命、拯救灵魂的永恒主题让《天鹅湖》的爱情故事少了一份轻盈,多了一份凝重。魔鬼变幻各种面目,企图征服人间的真情,但最终恶魔的恐怖和魔女的诱惑都在爱情的坚强下崩溃。《天鹅湖》把缠绵悱恻的爱情,生离死别的瞬间浓缩为永恒的符号性形象,具有一种人性的悲剧力量,使精神的意义与舞蹈的经典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结合。
编辑/陆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藏:柴可夫斯基征服世界的芭蕾三部曲!!!绝美视频经典收藏
宛城芭蕾舞指导老师中国知名的芭蕾舞团有哪些?
芭蕾舞《西班牙舞》选自“天鹅湖”第三幕 0196
“戴皇冠”的舞蹈——学会欣赏古典芭蕾(二)
欣赏芭蕾的“葵花宝典”
柴科夫斯基《天鹅湖》王子与白天鹅 双人舞 59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