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鸟朝凤》:挽歌唱罢意悲凉

崔老班主在少班主游天明一曲哀婉的《百鸟朝凤》的伴奏声中向遥远的天际走去。形销骨立的身影随着镜头的拉长渐渐清晰变得模糊,直至消失,留在他身后的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坟茔。

作为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没有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借助高科技的声光电手段,而是以传统的拍摄技法聚焦秦晋大地。没有气势恢宏的大场面,没有直插云霄的高楼大厦,更没有琳琅满目的现代工业的产品。视之所及的只有土地、原野、山陵和沟壑。除了大自然赋予的绿色还能够提醒观众——这里还不是一潭毫无生气的死水外,苍白的山石和泥土昭示出的只有贫瘠和苍凉。

以这样的自然所赐为背景,电影《百鸟朝凤》的基调不言自明。就整部电影而言,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生离死别的情节。寻常的人物,寻常的故事,但反映的生活,提出的问题却是值得当下人深思。出于对唢呐艺术的挚爱,崔老班主沉浸在以哀婉悠长的唢呐曲围筑的生活时空中。尽管物质是贫乏的,当乐曲响起时,一切外在的束缚都失去了禁锢力,仅存的只有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陶醉。秦晋大地固有的习俗沉淀,为唢呐在一定时期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与土壤。正是这样,一支唢呐经过几代的传承成为崔班主的传家宝。老班主对唢呐之爱某种程度上超过对生命的爱。因为没有子嗣,经过代代相袭的古老艺术将面临断裂的尴尬。出于一份责任与担当,崔班主开始招收弟子,物色可以担当传承技艺的对象。生活所迫,荣誉所诱,游天明和蓝玉成为老班主的两个关门弟子。两个孩子在对唢呐的感悟和接受方面表现出超强的天赋,加之老班主循循善诱的引导,严苛的要求,他们的技艺日日增进。艺术当回归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汲取养分才能把一种艺术推向更高的层次。作为老唢呐手,崔班主是深谙此道的。于是,带着弟子回归自然,汲取天地自然之精华,以不断丰富和提升唢呐的意蕴和艺术内涵成为师徒们必备的功课。“采得百花酿成蜜”,操千曲方晓声,见千剑始识器。投入自然的怀抱,亲吻大自然得到的馈赠就是聆听百鸟和鸣,终成唢呐经典,《百鸟朝凤》来自于自然,来自于百鸟和鸣带来的启发。崔班主得益于传承,更受益于大自然所赐,一曲《百鸟朝凤》经过他的演绎以近出神入化之境,给人带去“如听仙乐耳暂明”的艺术享受。按照传统的习俗,唢呐吹奏是当地婚丧嫁娶必备的一种仪式。在增添一种气氛,或喜庆,或悲凉的同时,也为唢呐吹奏者提供了生活之需——供求关系因各司所需而实现了融洽与和谐。高雅与圣洁是不允许亵渎和糟蹋的,正是出于对这份执念的坚守,圣洁之曲《百鸟朝凤》是不会轻易从唢呐中流淌出来的。这样,供求方都以能够求得一曲《百鸟朝凤》而感到无上光荣,可是老班主几十年坚守的阵营固若金汤,始终没有被攻破。

生活依然在继续,两个弟子的学艺始终没有停滞。游天明的憨厚实诚而稍显木讷的性格,让他在学艺之路上行走时要比聪明机灵的蓝玉多付出很多。不过,相较于以往的弟子,老班主在两个弟子身上倾注的心血更多。之所以如此地付出,一个不宜明说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唢呐吹奏的基因能够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内化成一种精神。这样,他就完成了一个传递者交接的使命,就可以含笑去见自己的祖师爷了。毕竟行走江湖,老班主对江湖规矩是熟悉的,也会不自觉地运用到生活中。两个弟子纳入门下,就是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让他们在压力的逼仄中勤于专工,以不断提高技艺。俗话说:“二虎容不得一山。”崔家班的接力棒不可能交给两个人,经过细致缜密的观察和思考,游天明成为了最佳人选。蓝玉挥泪而别,游天明稚嫩的肩膀开始担起一份超出自己年龄可以承受的责任。在荣耀和使命感的威压下,游天明学艺更勤、更刻苦。当他从崔班主手中接过交接棒,崔家班易姓游家班之后,世事变迁,让他面临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滚滚时代车轮的碾压,任何事物都会受到冲击。传统与现代本身就是两种思维的对立与碰撞。在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时候,一切都以现代化的眼光去审视时,传统事物的生存时空就被慢慢挤压。唢呐,在当时、当地仅供婚丧嫁娶之用的艺术形式,在强大的现代艺术浪潮的冲击下,日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出活的机会,那些靠唢呐维持生计的人的生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不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当然无法进行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只有解决了生存和温饱,才有时间和精力谋求发展。一群曾经对唢呐热爱和痴迷的秦晋汉子,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挚爱,为了填饱肚皮开始了闯关东。面对南下北上的浩浩荡荡的大军,游天明矛盾着、纠结着、挣扎着,但对师父的那份承诺,让他必须苦苦支撑。

人不能仅仅生活在精神的王国中,物质的需求是人性中生物本能的反映。在世人对物质的渴求达到近乎如醉如痴境地的时候,秦晋大地上生活的人们也不可能置身世外。而游天明的游家班在现代物质浪潮席卷的大背景下生存是举步维艰。但是,既然承诺,就表现承担,必须坚守。正是出于这份执念,尽管生活面临极大的困难,尽管面临找不到媳妇的危险,尽管面临亲人的责骂和左邻右舍的嘘唏与揶揄,但他只能默默地承受,一步步艰难地往前蠕动。唢呐中发出的旋律是悠长而摄人心魂的,但是相较于吃饱与穿暖,再动听的音乐也没有了吸引力,尤其在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中。

当然,对传统的固守不是抱残守缺,而当一曲《百鸟朝凤》响彻云霄时,对唢呐的不离不弃就褪去了俗气。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尽管没有长管小号和打击乐那么光鲜亮丽,但祖祖辈辈智慧的凝聚和传承,已经淘尽其中的泥沙,留下的只有精粹。当我们阔步迈向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把所有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放进垃圾桶。这真的需要后来者认真地思考。当一个大腹便便的文化局长找到游天明,提出要给唢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画面呈现时,人们似乎看到一米生存的空间,但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刻录真的能够把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优秀的传统东西沉寂的生命意识唤醒,为活着的人与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吗?不得而知!一曲《百鸟朝凤》在天际间回旋,震彻心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技艺需要继续传承--- 观电影《百鸟朝凤》有感
《百鸟朝凤》:为没落的传统技艺献上一曲
丰县解家班:苏鲁豫皖远近闻名,开枝散叶,迭绽新花
百鸟朝凤 唢呐精选58首
著名唢呐大师赵飞吹奏《百鸟朝凤》,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艺术
悲凉——百鸟朝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