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析《重建金堂禅寺之记》的历史信息

    据《莱芜金石志》记载:重建金堂禅寺之记碑原置寨里金堂禅寺内,碑圆首,楷书,阴刻。此碑立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许多文字已不可辨,但这的确是一块历史价值较大的石碑。由于战乱和游牧民族统治,关于元代的历史记载一直非常稀缺,《重建金堂禅寺之记》碑文述及了寨里一带元时期的历史信息,对研究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根据碑文可辨识的文字,现将尚能获得的、较有价值的信息试析如下:
    一、关于寨里历史的记载
    碑文载:“县之西里来舍半,有寨曰镇,此斯寨焉之始祁也,……天朝讨乱,已定天下为一家,土人元帅刘君有勇胆安定之德,保守一方,……省府称许,岁月丁亥,率众地利之便,筑三里之城。……就寨得行政焉。”
    从这段文字,可知,寨里之名,最早来源于“镇寨”,1227年(丁亥年),莱芜当地人、镇国将军刘瑀在此筑城,并设立行政机构,寨里遂由寨成镇。可见,元代,寨里已成为莱芜西部一个重镇了。
    二、关于肃然山的记载
    碑文载:“西北有山寨曰肃寨,山之口口口靠口口迹,峭口口口口口有书,值岁远,霖石殆剥,隐貌不得真辨焉。丈老相传者,口口依山之势而高者,口水口曲而经寨,惜于殿毁基崩,口口口口口口尺椽片瓦靡有孑遗。”
    从这段碑文可知,寨里西北有山寨,名叫肃寨,山上原有庙宇宫殿等古迹,由于岁月久远已经毁坏殆尽。从地理位置分析,这里所说的“肃寨”,应为现在的羊丘山,可见,元代,山上尚有寨,叫“肃寨”,由此也可推知,山名应为“肃然山”。而“峭口口口口口有书”一句,虽文字失去较多,但从“有书”二字来看,显然证明,此山有史书记载,而该地区符合这一条件的山,也只有肃然山了。“有书”应是指《史记》记载的武帝“禅泰山下址东北肃然山”一事,这可作为羊丘山为古肃然山的一个新证。
    三、关于金堂禅寺的记载
    碑文载:“時遇彦公堂頭,幼而有大智慧。口口口刘君之父。寨上相傍从者三四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地占基为养道口。一日,君闻之,令诸僚属谓彦公曰:世乱荒芜口口年,道口口口口,何必千古口之尊,为口岁已远,口口前寨而惟不口口口,为顧山口间,知善知识。宁置衣缽佛事,祁今留之即成口口之北口寨。口口口口何若口口口口口口从一斗就金堂寺之不亦乐乎。彦公说诺。戊子十月。君与彦择之於寨东北隅。與土口口为□石之记,口□刹也。中有法堂,方丈为之,从前口君养德口口庠名。各列其序,吁異哉!背而大舟,面而徂萊,居崖之浒,水之口之口成之兴宝。绝胜也。……从案者十五年矣,彦公然老归灵仙。……发建碑之志,朝出暮还,惟石是务,……今用刻石识其始末耳,至元四年丁卯年九月下旬。”
    从这段碑文记载来看,金堂禅寺建寺发起人之一就是肃然山寨主持彦公,还有一个发起人是镇国将军刘瑀的父亲,建寺时间是1228年10月(戊子十月),也就是刘瑀在寨里筑城的第二年,位置在寨里东北,建寺十五年后,主持彦公去逝,公元1267年(至元四年),后人立碑以记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门头沟:妙峰山镇南庄村滴水岩天泉寺“康熙碑”
唐故驸马都尉 将作少监 赠殿中监郭仲恭及金堂长公主墓志铭
薑斋文集卷九
京山碑刻集录(之二)
找到啦!平和霞寨“宗约碑”的后人在芦溪东槐……
不许杀,只许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