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大师致敬
向大师致敬
2012-04-26
1934年夏,清华大学温州籍学生毕业合影。被举起者右起分别为黄云畴、夏鼐、陈筏熙。
夏鼐(中)陪同郑振铎等人观察万历帝棺内文物。

“夏鼐先生是真正的学术大师,不是个别无知者信口捧出来的那种所谓‘大师’。温州人民和全国学术界都应该为我们有这样的一代大师而骄傲。”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世民在温州市图书馆举办讲座,解读440万字的《夏鼐日记》,追忆夏鼐先生的卓越贡献,与市民一同分享这位考古大师的读书生活和治学之路。此次活动是今年温州市图书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

夏鼐1910年生于温州,主持国家考古研究机构三十余年,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界的引路人和掌舵者。王世民是夏鼐的学生,在夏鼐身边学习和工作达32年。在生活中,他们又是关系紧密的邻居。去年,王世民与夏鼐的子女们一起编修的《夏鼐日记》面世,这套书籍前后整理10年有余,其间克服了诸多困难。《夏鼐日记》面世后得到学界高度评价,认为其“内容丰富,意义已经超出了考古学界。”

王世民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持编纂的多卷本《殷周金文集成》,获国家优秀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悦然

《夏鼐日记》跨越50余年,

对学术和社会都有独特反映

王世民就读北京大学历史系时,受教于夏鼐先生,以后他又在夏鼐先生的直接领导下从事秘书工作,可谓与夏鼐先生渊源颇深。

此次来温州,王世民向温州市图书馆捐赠了一套《夏鼐日记》。“通过10年有余的整理工作,我们深感自己过去虽然常在夏鼐先生身边,可对他渊博而谨严的学养,感人的高尚品德,仍是所知甚少也很肤浅,通过整理、阅读他的日记,对夏先生更为理解和崇敬,相信认真研读夏鼐先生的宝贵学术遗产,后辈学人将获得莫大的启迪和教益。”77岁的王先生如今虽已满头华发,但一谈到夏鼐先生,就有说不完的话。听着他的讲述,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深情和专注。

夏鼐的日记始记于1931年元旦,止于1985年6月17日他突发脑溢血当天,历时五十余载。

由十本厚厚分册组成的《夏鼐日记》的出版发行,对默默努力了十年的编辑出版团队来说是无比的喜悦。

“虽然整理《夏鼐日记》的十年间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时始终感觉义不容辞,到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从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王世民便与夏鼐的四位子女一道,共同进行日记的整理工作。当时商定,夏鼐的子女依年龄长幼分别负责日记从早到晚的初步整理,进行誊抄和录入;王世民则负责统稿,从政治上和业务上把关,直到最后定稿。意想不到的是,整理工作着手不久,原拟接受出版的某著名大学出版社因故推托,联系北京其他出版社也不顺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幸而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不仅于2004年签订约稿合同,并且预支了部分稿酬,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整理工作的进行。

王世民先生谈到,《夏鼐日记》基本上保证了原貌出版,是一部信史。夏鼐不但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求学、治学、工作的详细情况,而且留下了大量有关当时学界重要人物的记述,对20世纪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都有独特的反映。读者可以在《夏鼐日记》里读到大量文坛掌故、社会新闻,各地寺庙牌匾、碑刻文字,还有夏鼐个人和朋友的诗作。“其中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专门学问。夏鼐的日记多是以行草体书写,字小如豆如蚁,加上历时久远,在整理时辨认中文还比较容易,但日记里也有大量的外文人名、地名、书名和专业名词,有些比较潦草,要把它们准确地录入并且翻译成中文,非常困难。日记里的英文和法文内容,后来请了专人做中译。”

夏鼐游历过海内外很多地方,这些在日记里都有体现。在整理日记时,为了核准涉外的诸多信息,整理团队曾多方寻求帮助,得到国内外十多位专家学者的支持。比如涉及埃及考古部分,得到北京大学历史系颜海英教授的帮助;出访秘鲁、墨西哥时的日记,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所曾昭耀研究员校阅……如此等等,花费了太多精力。

令人欣慰的是,《夏鼐日记》自去年发行以来,曾被新闻媒体赞为“2011年上海书市上最受读者关注的十种好书之首”。首批印行的1200套书迅速售罄。今年2月,第二次印制的1000套书又已投入书市。

“整理日记的过程中,

体会最深的是夏鼐的勤奋严谨”

日记的可贵在于它的真实性和真情的流露,更在于它是对生活常态的记录。在很多情况下,日记更是理解作者心路历程的唯一孔径。

工作学习在夏鼐的生活中分量很重,日记中绝大部分是对这些方面的记录。《夏鼐日记》详细记录了这位学术大师早年刻苦钻研、勤奋成长的经历——就读清华大学时期,他师从陈寅恪、钱穆、雷海宗、蒋廷黻等名师,与吴晗、钱钟书等被誉为清华园的几大才子,先治中国近代外交史,后转中国近代经济史,在史学领域已经崭露头角。留学英国期间,他得到埃及考古学泰斗皮得里等名师的器重,奋力学习古老的埃及象形文字,提出独到的见解;系统进行古埃及串珠的断代研究,作出在该课题的研究中至今无人超越的突出贡献,成为中国第一位卓有贡献的埃及考古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埃及学之父”。

王世民先生在整理《夏鼐日记》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夏鼐的勤奋与严谨。以读书为例,夏鼐在日记中对自己每天读什么书、多少页、几天读完、共计多少页,都有详细的记录。在1936年的年终小结中,夏鼐说自己“今年因参加埃及和近东发掘及整理标本,仅读80部书,总计19534页,小说和杂志论文不算在内”。

夏鼐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倒架子看书法”,即深入书库整架逐本翻阅。从青年到晚年,从人文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古今中外,方方面面,无论公私事务多么繁忙,他总能忙中偷闲坐下读书。更令人钦佩的是,在阅读各种书刊时,他以严谨的态度探求知识,不粗疏,不迷信权威。王世民先生讲到,在光华大学附中读高中时,他曾指名道姓地向光华历史系主任江思勉公开提出质疑;在清华大学受教于陈寅恪时,他在作业中坦陈与老师不同的观点,陈寅恪为他写下“读书认真,敬佩敬佩”的评语;对清华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和清史名家萧一山的著作发表书评时,夏鼐曾不留情面地公开指出书中的许多硬伤,可见其治学严谨的特点。

从夏鼐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夏鼐阅读的数量既多,范围又广,古今中外,方方面面,从人文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他后来的学识渊博绝非偶然。另外,日记中还包括考试的题目,作者自己与他人的考试成绩,与鲁迅、胡适、郭沫若、李约瑟等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的近距离接触,同事好友结婚的日期,游历各地时吃饭的价格,参加招待尼克松国宴时的菜单……都一一记录。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细节,看着他的日记,更像是看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在翻过每一页纸的时候,读者仿佛感到自己正亲临现场,面对面接触着当时的名人名家。

夏鼐对于中国史前考古学、中国历史考古学,以及中国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的考古学研究,都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杰出贡献。他的日记对于自己历年来撰写一系列名篇的过程都有记载。这些,对于后辈学者和青年读者,无疑会有启迪作用。

为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夏鼐先生的一生,王世民等整理者还在《夏鼐日记》的卷前,刊印了夏鼐生前审阅过的《夏鼐先生传略》一文。书末附录的“生平事迹年表”和“交往人物索引”,都力求翔实。后者收录国内外各界人士近3000人,分别注明其在夏鼐日记中被提及时的任职情况,以方便读者检索。

“珍视并学习夏鼐的品德,

是纪念夏鼐最好的方式”

“和夏鼐先生在世时相比,今天的考古学界有进步也有退步。科研经费、工作条件大大改善,这是进步的地方。退步的地方反映在浮躁的学风和治学态度上。”此次在温州讲座,王世民特意从个人品德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他所知道的夏鼐先生,勉励后辈珍视并学习夏鼐先生高尚的品德和学风,他认为“这是纪念夏鼐先生最好的方式”。

“夏先生在1950年10月1日正式到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履任一个星期,便率领本所全体考古业务人员,前往河南辉县进行较大规模的示范性发掘。他全面掌握发掘的进度,经常是白天在相距十多里的两个发掘点之间来回奔波,身先士卒,亲自操作,手把手地将发掘技术传授给初次参加考古工作的年轻同志,晚间则检视他们的发掘记录,由此确立考古所严格的田野工作规程。特别是发掘琉璃阁战国车马坑时,他在连降大雪的冬日,冒着滴水成冰的严寒,用冻裂的双手执拿工具,剔拨火盆烤化的冻土,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第一次完整地揭露19辆腐朽成灰的古代木车痕迹,显示了新中国田野考古的技术水平,被国际考古学界誉为战后田野考古方法的一项新的进步。”王世民记得夏鼐曾谆谆教导大家: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献身精神。而夏鼐也确实用自己的行动为后辈学者树立了坚持优良学风的典范:他曾忍着病痛在阴暗的北京定陵地宫工作多日,亲手清理万历帝后棺内的糟朽文物;具体指导长沙马王堆汉墓、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广州汉代南越王墓等一系列发掘。直到去世前几天,夏鼐仍不顾年迈,远道前往骄阳似火的洛阳附近,视察偃师商城遗址发掘工地。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女尸时一段感人的往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夏先生的博学多识和人格魅力。当时,为研究马王堆女尸,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湖南医学院等单位的专家齐集长沙,讨论怎样对2000多年前的古尸进行解剖研究。湖南医学院年富力强的彭隆祥大夫承担主刀任务,但对进一步的古病理学研究,却心中无数。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医学工作者还没有过这种经验。了解到这种情况,博览群书的夏鼐先生就给彭隆祥开了一张详细书单,并一一告诉他每本书的馆藏所在。在夏鼐的帮助下,解剖研究工作最终顺利完成。直到上世纪90年代,王世民到长沙开会遇见彭隆祥,彭隆祥很有感触地说:“夏老为我指明了古代病理研究的道理,那张书单我至今保存。”后来,他将书单复印件也寄给了王世民。现在的彭隆祥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古代病理学家。

夏鼐曾说:“我在考古学上这一点点的成就,确实一部分要归功于我这贤慧而能干的老伴儿。”曾和他们比邻而居的王世民也谈到了这些:“夏鼐先生的高尚品德,特别是与夫人之间,数十年忠贞不渝、相濡以沫,向来为大家称道。1980年代,先生偕同夫人一道出访,先后去过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刻意补偿她毕生的辛劳。”

王世民先生回忆自己1953年初,第一次与夏鼐见面的情景。那时在课堂上看到他戴一顶“赵本山那样的帽子”,穿着一件旧棉袄,非常简朴。后来在研究所,多年穿的都是老棉裤老棉鞋,如果哪天穿得特别整齐,整个所的人都知道他那天有外事活动。在子女们的印象中,父亲夏鼐平时就一身蓝布中山装加布鞋,非常朴素。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大师风范,为人和装扮一样朴素真实,却又令人高山仰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痴底色:考古人夏鼐
夏鼐亲历的考古事件
丁见祥: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序章——以《夏鼐日记》为线索
夏鼐大学时期的春节丨纪念夏鼐先生诞辰111周年
四本书与四位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读《夏鼐日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