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秀色可餐“西施舌”
秀色可餐“西施舌”
2012-09-16

      在众多的贝壳类海产品中,“西施舌”可以说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水产品,也是一种具有文化意涵的水产品。

西施舌,学名“花蛤”,又名“沙蛤”,乐清人多叫它“沙蚶”,是一种生长在稍稍含有沙砾的滩涂上的贝壳类软体生物,浙江东南至福建沿海多有分布,因外壳上有红、褐、黑诸多颜色的花纹,故得名花蛤。又因为它壳内的蚶足经常向外吐出寸余长,且色白肉嫩,玲珑娇巧,极像白白嫩嫩的舌头,因此古人就美其名,称它为西施舌。西施舌以海水和泥涂中的藻类为食,在温州海域生长一年,个体就有拇指甲大小,两年后达到二三厘米长,即可起捕、销售、烹饪、取食。

西施舌的名字源于何时何地,我们现在已不得而知。不过,起这样的名字让我感觉到古代人的浪漫情怀和奇幻想象,也觉得他们深得儒家“食色,性也”的真传。

关于西施舌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个传说是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还有一个说法是,西施与范蠡在逃生的路上失散了,她自知孤单而易招不幸,于是咬舌自尽,断了的舌头吐于河中,恰巧落在一只正张开着壳的河蚌中,具有仙胎的美人之舌当然也不一般,竟然在蚌体内存活了。并由河中进入大海,从南到北沿着海岸生长。可见当年西施随范蠡扁舟一路,云影波光处留下了香痕缕缕。

西施舌名字流传以来,得到了不少文人的喜爱和赞赏,古人有“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的诗句,南宋状元、诗人王十朋也有《西施舌》诗:“吴王何处可招魂,惟有西施舌尚存。曾与君王醉长夜,至今犹得奉芳樽。”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诗说隽永》中的话说:“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舌,极甘脆。”并又引吕居仁咏西施舌的诗:“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童起妄情。”清人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也写道:“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到现代,文豪郁达夫、作家梁实秋也都写有吃西施舌的文章。1936年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就写到“《闽小记》里所说的西施舌……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当然,郁达夫吃过的这种水产品,专家认为并不是西施舌,应是蛤蜊或文蛤。梁实秋也在其杂文中说道:“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在文中,梁实秋颇具怜香惜玉的情怀,为人也实在厚道。

西施舌还有医药功效,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里记西施舌“补阴,甘咸平,益精,润脏腑,止烦渴。生温州海泥中,似车螯而扁,常吐肉寸余,类舌,故名(屠本曰:沙蛤,上肉也,产吴航,似蛤蜊而小,有舌白色,名西施舌。闽部疏曰: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蛎房次之。西施舌,本名车蛤,以美见谥,产长乐湾中)。”

西施舌烧煮简单,可红烧,可做汤,可盐水煮食,美名美味,营养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餐饮在线》西施舌
梁实秋:西施舌
舌尖上的黄岛 | 泊里海珍——西施舌
美馔西施舌
本草纲目拾遗 卷十 介部西施舌
梁实秋倾情青岛美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