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返“老温州”
重返“老温州”
(本版刊登的老广告招贴均选自《老广告》。)

这套丛书包括《老新闻》《老副刊》《老广告》,分别选编收录了温州民国时期报刊上的新闻报道、副刊诗文以及广告招贴。12月14日,我市文史、新闻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老温州”系列丛书进行座谈研讨,认为这套丛书的编纂出版及时抢救了历史资料,挖掘出乡邦文化的精华,对民国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文化工作的重视。

目前,“老温州”系列丛书已被列入浙江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接下来,“老温州”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还将结合温州市档案馆藏,面向社会征集作品,陆续推出老版画、老游记、老期刊、老剧本等书籍。

在这里,我们邀请了《老新闻》《老副刊》《老广告》的编者,请他们和读者聊聊书籍编纂背后的故事。

老新闻中体会中国变化

孙焊生

从给旧报纸拍照做起

带着干粮采集资料

我编辑《温州老新闻》,应该说是从给档案馆里的民国旧报纸拍照做起的。

第一天正式调阅电子档案,档案馆派了一位工作人员,调出一个旧报纸的版面,放大后却发现根本无法看清内容,再调几种报纸,一一打开查看,发现只有极少数文章能基本读下来,绝大部分无法用。于是我决定直接从原始报纸上把想要的内容抄下来。当天翻阅了一整天,从两个版面上抄下约2600字。回家后,我算了一下,照这样的进度,30多年的10多种报纸,哪怕每天的报纸只有一个版值得抄,我就是全年不休息也得抄上150年时间(后来发现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版面,因为有些报纸只办了几年,甚至只办几个月),但靠手抄肯定是行不通的。

与具体负责此书出版事宜的图书出版策划中心负责人方韶毅先生商量后,决定只能先将版面用数码相机拍下来,再分类打字,这样可能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将书编出来。只要是大报的版面,就以500万左右的像素拍半个版,有些不需要拍半个版的,就用300万左右的像素拍需要的局部。至此,总算解决了资料采集的第一道程序。

因为所要拍的旧报纸都是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时期原件,不允许出借,只能到档案馆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去档案馆上“白班”,午饭自带干粮解决,晚上则赶回报社上夜班。

选编删编之后,

成书总字数还有150万

我总共为15种报纸(最后成书时只用12种)拍了照,共计12968幅照片,占内存24.3G。这其中的每一幅照片,少则包含一两条新闻,多的会有七八条新闻要摘出来,全部整理出来估计会有近10万条新闻,即使按每条新闻最少200字计,这本书印出来就将达到2000万字,更何况实际上一半以上的新闻都在四五百字,长的有近千字。所以实际编出来很可能会超过3000万字,3000万字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意味着50万字一本的书要出60本!如果单靠一人之力,恐怕穷毕生之力也难以完成。所以选编成了最现实的选择。

与方韶毅先生商量后,最后确定把老新闻编成上中下三册,每册约35万字(最后成书时三册合计还是达到150万字)。所以,最后被我选编入书中的新闻,应该是市档案馆现存老报纸中全部新闻的1/20左右。为了尽可能多选几篇新闻,不仅对一些相对较长的新闻进行了删编,还对部分新闻采取只选标题入书的办法进行处理。

从收集资料照片到最后成书,整个过程长达15个月,随后的校对、审读、补充内容,又花了八九个月时间,因此这套书从头到尾整整花了我两年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有好几段时间累得我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所有工作中最费时间的是在电脑上通过photoshop软件,将照片上各类新闻剪切下来,分门别类地贴成一页页的图片文件,再交打字社打字。因为同一个时期温州有多家报纸存在,所以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报道,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反复对比选择其中相对最确切的一篇。还有就是由于当时的排版方式习惯将长文章排得“龙行其中”,从头到尾要转好多栏,常常读完前一段,找下一段要半天;也有的稿件,在剪贴时以为已经将全文剪贴好了,待到最后打字或审读的时候才发现全文还没完,又要重新找出原始照片,再仔细找回后面的部分。

翻阅温州民国新闻报道

体会中国翻天覆地变化

编完这套老新闻,我个人体会最深的是新中国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比如医疗保障、交通、经济等诸多领域,发展之快、进步之大、水平之高都是七八十年前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民国时期有几次大的瘟疫流行,每天死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当时的政府虽然也频频采取措施,却总是难以遏止瘟疫的蔓延,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人人有朝不保夕之虞。

再比如民国时期的交通出行。当年虽然也有建设公路的报道,但由于建路的技术差,加上资金的缺乏,公路标准非常低,坐汽车从温州到金华都要24个小时以上,而坐船去上海别说一票难求,有时有票也上不了船,更可怕的是,当年的船只功率小、航速慢,抗风能力又差,安全没有保障,途中遇大风,几十人葬身海底的惨祸时常见诸报端。大的海难还有超过百人下落不明。至于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治安混乱、社会动荡的新闻,更是屡见报端。

而通观整个民国时期的报纸,我们也领略了汉字标点符号运用的完整演进过程:从最早的完全没有标点的新闻,到后来一顿到底(就是全部使用顿号),再后来变为全部用逗号,再后来各种标点混用,直到最后基本规范。

隐在老广告里的旧事趣闻

胡春生

《温州老广告》摄录了民国时期温州报纸上的部分广告。这些广告选自温州市档案馆所存《浙瓯日报》《温州日报》《地方新闻》等15种报纸。它们原汁原味地记录下当年温州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有的隐藏着一个个故事、一桩桩趣事,其中不少广告还是重大事件、人物沉浮的真实记录,颇具佐证历史的参考价值。对广告的研究必将深化我们对民国时期温州人文的认识。

“白日擒雕” 智斗“飞鹰”

稍上年纪的温州人都还记得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吴百亨以及他创办的我国最早的乳制品企业“百好炼乳厂”。然而,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擒雕”战“飞鹰”的故事则未必知晓。

上世纪20年代,英国英瑞公司生产的“飞鹰”牌炼乳几乎垄断了全中国城乡的市场,在温州市场上还经常出现脱销。面对这种状况,刚过而立之年的吴百亨决心自己办厂生产炼乳。于是他和妻子试以“重汤蒸法”,经过多次试验,不断改进,终使产品可与“飞鹰”牌炼乳媲美。吴百亨后又精心设计了“白日擒雕”商标,“擒雕”很快占领了市场,年产量最高达到26000箱(即1248000听),奶油20万磅,不但供不应求,还获得当时工商部主办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一等奖。1930年,又获西湖博览会特别奖。这使得外商眼红,于是一场温州历史上首起涉外商标官司登场。

好在,吴百亨从试制炼乳、设计“擒雕”之始就意识到会有这一天。故于1927年初就向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商标局登记注册,而此举比之英瑞公司要早得多。虽然国民党政府害怕洋人势力,但在吴百亨的有理有据面前,英瑞一再败诉。接着,洋人千方百计地压价销售“飞鹰”,试图高价收买“擒雕”,以合作之名行吞并之实,甚至做出诋毁“擒雕”声誉、诬“擒雕”为日货等诡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海派摄影 新奇引人

翻开1936年的温州几家报纸,都可找到很多照相广告,如吾友、露天、王开、美术、天然等等,而其中的一则尤引人注目:“美术照相馆特聘人像摄影家余奔先生主持摄影(专摄艺术人像)。技术新颖,出品优美,准期取件,十足担保。为优待爱好摄影艺术的仕女们起见,特添置大批最新式美术灯光及艺术人像镜头,不论晴雨,日夜均可摄得优美新奇的照片。”

刊登这则广告的是我市早期摄影师之一的蒋廉夫,他于府前街创办美术照相馆,这是当年温州最大的一家照相馆。1936年前后,蒋廉夫因病需养身,于是以每月100银元的高薪,聘时在上海从业的摄影师余奔先生担任美术照相馆的主摄影师。

余奔先生是洞头县人,他给温州带来了海派摄影的新技术,不论美术灯光、艺术人像镜头,于当时均令人耳目一新,不但得到顾客的青睐,更提高了温州的人像艺术摄影的水平,为后来温州摄影业普遍使用的“电光夜照”奠定了技术基础。

1948年3月5日的《浙瓯日报》也刊登南洋摄影场聘请余奔摄影师专摄电光艺术人像的广告,亦是这段历史的明证。

婚娶习俗 耳目一新

从老广告中可以发现,70多年前,在地方报纸上刊登订婚、结婚祝贺的广告就十分风行。

1948年5月3日《浙瓯日报》以第一版整版版面登陈乐书、陈璧的订婚启事与订婚誌喜。传为美谈的是,俩陈姻缘真可谓珠联璧合。陈乐书,1921年出生于平阳鳌江半山后垟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小挚爱音乐,后就读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和上海中西音乐馆,擅长小提琴和二胡,曾在温州师范学院任教。为浙江省音协理事,小提琴分会副会长等职,编纂出版音乐专著多部。2002年病逝。陈璧,原温州二中副校长,桃李满天下。现年93岁,仍笔耕不辍。

这类订婚结婚广告上,除“花好月圆”“珠联璧合”“红叶题诗”等套话外,也有别出心裁的,比如贺以小诗。1949年3月18日《温州日报》上,在给周泽、慧瑗同学订婚誌喜的广告中就写道:“像小鸟般的愉快、活泼;像梨花般的皎洁、美丽;春和日暖,努力趋向——你俩的锦绣前程!”

“假凤虚凰” 风波一场

《假凤虚凰》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影星石挥、李丽华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喜剧电影必有“笑料”,却不料在沪杭温三地放映时引发风波一场。

今天的人们当然看不到这部影片的情节、镜头,但据当年报纸上发表的影评类文章的字里行间,猜摸所谓的“笑料”,大概与电影中的理发师的动作、形象等有关,理发业界认为存在对会员们的讥讽、侮辱之意。但业外人士则认为换个角度去理解,讥讽的是投机商和他们的诡计,歌颂的正是像理发师们的伟大劳动。

影片在沪杭放影时,曾遇广告牌被砸事件。在温州的《浙瓯日报》上,1947年12月2日至11日的广告语称:“开中国影坛空前成功大喜剧”“一个镜头一种笑料,一寸胶片一番心血”“看看笑,想想笑,回家去还是笑”,不时地撩拨着人们的心扉。为防类似的风波在温州发生,当局事先就召集理发业工会与光华电影院双方代表到会调解,虽然理发业提出抗议,要求停止放映,但最后决定,影院在正式放映前邀请理发业代表、各界代表(包括新闻界)先行观看,以共同商议删剪不妥之镜头,删剪后,再招待理发业代表观看一次,待双方满意后,再正式对外放映。

想不到,这场不大不小的影片风波竟给影院做了一次特殊效果的宣传广告,从后来该片放映28场,场场爆满可见一斑。

老副刊折射社会生态

胡春生 施菲菲

《温州老副刊》终于与读者见面。捧着书本,回顾一年半时间的编辑过程,感慨良多。

2011年2月,我们被邀参与编辑工作,深感荣幸,也深知此事的分量。民国时期的温州,人文并没有落伍,可圈可点的人或事,在温州的历史长廊中熠熠生辉,让人记挂、追思。

从千张报纸中

筛定30万字

工作之初,我们戴着口罩、手套,日复一日地翻阅了温州市档案馆保存的《浙瓯日报》《温州日报》《地方新闻》《阵中日报》《平报》《乐清新报》《中国民报》《大风报》《新闻报》《温区民国时报》《温州新报》《瓯海民报》《今报》《东瓯日报》《进步报》总计15种近500卷(每月为1卷),这些报纸满是灰尘,且已发黄变脆。

我们先用半年时间摄录了千余张各种报纸副刊上的文章,初选100万字,二选70万字,最后敲定30万字左右,以思想倾向进步,仍有现实意义,具有档案价值为准则,梳理成散文(包括随笔、杂感、人物、史料)、小说、诗话(包括新体、旧体)三个专题,全书分上、下两册。

当然,编辑过程不是简单的选取文章,接着就要逐字逐句通篇阅读、读懂,然后将繁体字改为简化字,异体字改为通用字,缺笔字及错误标点都要一一改正。因民国报纸是铅字排版的,倒排、漏排屡有出现,印刷质量欠佳。有时为了一个字、一句话要遍查辞书典籍或相关文章。还需登门拜访健在的作者,以请教、了解当年文章发表的一些情况。全书从初选到定稿仅校对就达10来次,但我们还是忐忑不安,因为水平、时间限制等原因,还有许多欠妥之处。

民国报纸副刊

折射当时社会原生态

民国温州报纸副刊以《浙瓯日报》的“红尘”、《温州日报》的“笔阵”、《地方新闻》的“乡音”、《平报》的“鼓楼”最有影响力。

这是因为,《浙瓯日报》《温州日报》虽然是代表国民党官方的报纸,但在民族大义、国共合作抗日的大背景下,也作出顺应时势、顺于民心的抉择,并且其编辑的良知并未泯灭。而《平报》则是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共浙南地下党领导的一份向敌人战斗的报纸,是当时社会的一支振奋民心的号角。

民国温州报纸副刊无疑是当时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折射,这里有三教九流,三十六行的恩怨旧事,有男女老少,芸芸众生的起落背影,更有社会精英对时世的评议。因此,编辑过程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凡遇到好文章,我们的眼睛都会为之一亮,我们的心都会怦然跳动。

在编辑过程中,让我们感触较深刻的是八年抗战期间,温州三次沦陷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进步文化推动下,温州儿女,特别是青年学生,热血沸腾,在报纸中写下了“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类正义,我们要誓死——复仇”之类的豪言壮语,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地外地名家诗文

在温州报纸副刊均有发表

当年在副刊发表诗文的,除孙诒让、刘景晨、陈仲陶、梅冷生、夏承焘、方介堪、王季思等已成名人物外,还有林夫、马骅、唐湜、胡今虚、樊祖鼎等一批当时的青年才俊,这两大板块构筑成了温州文化阵营生机勃勃的人才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发现邵荃麟、汪曾祺、沈从文等外地名家曾在温州报纸发表过作品,并且,有些诗文是上述学者文集中失收的。

遗憾的是,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有的限于篇幅,更有的因为底本字迹模糊、破损太多而不可辨识,只得割爱。如《弘一上人事略》、《弘一法师史略》、《孙仲容先生著述》、《我对朴学大师孙诒让先生的认识》、《太炎先生书札》、《曼殊诗话》、《我也来谈温州戏史》等。

当今,民国话题日趋热门,这是时代的进步,无疑是一件好事。只有正视历史,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希望这次整理工作能对挖掘温州民国文化,进一步研究温州民国文化有所作用。但愿我们这一年多来的辛苦,给年长者带来愉快的回忆;给年少者带来家乡历史的珍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4年前的常州《公言报》现身(组图)
沁园春·温州
我和青岛档案馆的翰墨之缘
收藏!全国报纸副刊投稿邮箱
绿茶|私人书单,绿茶的年度十大好书
【三分钟】当天主要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18年12月28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