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苍南望族 人才辈出

 

夏八美村(古称瀛中堡、直汀里、瀛浦里)位于苍南金乡镇西北,黄龙江南岸,古属金舟乡,发源于梅岭、将军岭、大渔岭诸处多道水源萦洄其境,村内水路纵横,富有江南水乡之韵。明嘉靖年间,世居泰顺莒岗岙底的夏遂(1495-1563)举家迁至夏八美定居,经数代繁衍,夏氏家族蔚为苍南望族,尤其以女子漂亮、人才辈出而闻名。

“夏氏双珠”

夏青芬与夏青菁

清代中晚期是夏氏家族最为鼎盛时期,夏氏家族富甲一方,开始建宅。夏宅坐北朝南,东面临河,四周围墙,院内有条石铺面,青砖黑瓦,富丽堂皇。清代平阳文坛名宿鲍台曾描绘夏家之盛:“乡名八美,屋列三楹。槛傍水而春移,山当窗而翠滴。帘阴树碧,安排何氏琴樽;弦语灯红,消受韦家花树。”

夏家子弟多学文,其中以夏青芬与夏青菁兄弟最为著名。他们都是鲍台的弟子,鲍台曾在诗中赞他们为“八美钟英地,双珠绝世才”。夏青芬(1778-1821),字景灏,号霁园,国学生。夏家是文人聚会之处,夏青芬的书房“叙乐轩”更是文士们诗词酬唱、赏花吟月的地方,鲍台在《春日夏霁园兄弟邀饮叙乐轩赏牡丹感赋》曰:“坐花席上酒盈卮,共唱清平乐府词。真个文章能假我,饱酣雨露已多时。宝栏日暖金铃护,锦幄春深玉珮迟。却笑倾城好颜色,未开毕竟少人知。”

夏青菁(1789-1833),字陵峨,号竹洲,名侣樵,是清代夏家第一位取得功名出仕之人,获嘉庆年间副贡,分发直隶州州判,夏宅门口的一对旗杆就是为他考中副贡而立,可惜英年早逝,鲍台深感痛惜,为此写有《祭门士夏竹洲青菁文》,悲叹“羡百卉之齐芳兮,哀瑶草之先折。琴一抚而涕垂兮,笛乍闻而悲绝”。

民团领袖夏成瑚

清咸丰年间,夏氏后人中出了夏成瑚。夏成瑚(1819-1868),谱名宗器,字玉仙,是地方士绅,“性沈毅,多智计”。为保一方平安,当时苍南名流杨配籛成立江南民团,夏成瑚是民团核心人物,倾力为民团保疆御敌出谋划策。著名的金钱会起义失败后,夏成瑚作为民团领袖之一,因功议叙“从九品”。为感念杨配籛首创民团、保卫家乡之功,夏成瑚倡议在宜山建“杨公祠”。祠成后,他在祠内设置义塾,“俾诸生弦诵其间”,还捐资七百余金作为祠产。

夏成瑚还是平阳舥艚陡门的主要修筑者之一。同治三年(1867),因年月长久,舥艚燕埭陡门受洪潮冲击而有所倾圮,夏口乡绅吴冠朝因为陡门是其父吴履墀所筑,不想它荒废,自己又无力维修,为此向平阳县令余丽元建议另寻合适的修陡人选。经众乡绅推荐,最后确定为楼下村的郑观岳和夏八美村的夏成瑚两人。

因郑观岳“好义急公,乡望素著”,夏成瑚“办事勤能,不辞劳瘁”,两人分别被推选为总董、副董,吴冠朝为原总董。此次修陡,难度极大,曾“屡筑屡圮,数月不成”,于是“众口交讧,以为掷金虚耗,捐户率观望不前”,但郑观岳和夏成瑚不为所动,身先士卒,全力修陡,历时八个月,终获成功,为此县令余丽元在《重筑江南燕埭陡门记》评价道:“是役也,固由吴君冠朝不忘先德,首倡斯议,实由郑君观岳慷慨好施,乃有以克成厥功;而夏君成瑚等朝夕督率,皆与有劳焉。”

廉正儒吏夏巽洤

夏成瑚之子夏巽洤(1825-1888),字虞琴,“慷慨喜任事,有乃父风”,可惜科举不顺,后援例入太学,以盐场大使分发福建,督运延平。夏巽洤办事公道,廉洁有为。瑞安孙衣言和孙锵鸣兄弟曾写信给闽督,称赞夏巽洤才品俱佳,有“儒吏”之风。

夏巽洤督运延平时,有时风雨大作,溪水暴涨而导致运输困难,物资难免有所损失,他就自掏腰包补上,不让公家受损。后来夏巽洤任职邵武府峡阳官运局,爱惜民力,有人劝他按照惯例向百姓摊派,购盐满仓,然后移交后任。但他断然拒绝说:“此厉民之事,我不为也。”夏巽洤此后得罪上司,便辞职回乡,无意于仕途。而作为乡绅,夏巽洤居乡还参与修陡门、建社仓等社会公共事业。当时按照府县要求,各乡设粮仓以备荒,数年后,其余各乡的社仓都有亏损,只有夏巽洤经营的社仓没有损失,被乡人称为“廉正”。

方志编校者夏绍俅

夏巽洤之子夏绍俅(1874-?),字伯戴,号克庵,刘绍宽修民国《平阳县志》时,夏绍俅是他得力助手,负责其中“地理”“选举”“古迹”等部分。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夏绍俅与刘绍宽两人分赴江浙各图书馆及福建“涵芬楼”等处借阅藏书,“考证疑滞,各记所得以归”。民国《平阳县志》被誉为“近代浙江方志之佳作”,夏绍俅实功不可没。夏绍俅曾偶得无名氏手抄本《金乡镇志》,见此抄本“经后人辗转传抄,错误漏佚,编次杂乱,几不成书”,便将旧本重行抄缮,一句一字,悉照原抄录出,“类目失序之处,略为是正”,存昔贤之手泽,为金乡镇保存了难得的方志资料。

夏绍俅的外公是同邑楼下村的郑兆璜,善于吟诵,有《粲花楼吟稿》传世,他与夏成瑚一起抗击金钱会,夏郑两家至此结为世交。夏绍俅后在郑家找到《粲花楼吟稿》一册,已经破旧不堪。为让外公的诗作传世,夏绍俅精心校阅,并挑选120首诗交付排印,他还请留学日本的张家堡人、法学家杨悌写序。

农学院教授夏诒彬

夏绍俅之子夏诒彬(1897-1932),字孟质,是平阳鳌江名士王惺园(名式一)的女婿,民国时期留学日本,王惺园曾写一首长诗相赠:“少年志气盛,壮游千万里……待他学乃成,报国称壮士。寄语美少年,立志当如此。”在诗中,王惺园寄予殷切的厚望。

而夏诒彬不负所望,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历任湖南长沙大学农学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译、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在花木栽培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其有关农业的著作有《种兰法》《种桑法》《种菊法》《花坛》等,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编入“万有文库”,其中《花坛》是我国首部花坛著作。近代,我国沿海一些城市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出现了各种花坛形式,特别是几何图形的纹样花坛,但只是照搬而已,未有系统理论著述,而夏诒彬的《花坛》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夏诒彬带着家眷回杭州避难,不幸于寓所染病而逝,年仅35岁,令人惋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末士大夫为何不为亡国,却为剃发而战
小说(98年旧作)坟头草 2009-06-16 22:40:45| 分类: 小说——
坚果壳里的土皇帝:内乡太宗刘顾三传
0013苍南赋
沂水县民间大刀会沉浮录
建国后毛主席亲写拘捕令,湖南老头赶紧装死,公安:把坟挖开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