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发现 | 山西洪洞县发现元代地震信息砖雕墓

    2021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临汾市经济开发区关于临汾·甘亭新型工业园区第六大道道路建设项目所涉古墓葬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元代纪年仿木结构砖雕墓(编号M33),南北向,开口于耕土层下,距现地表约0.8米。该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耳室等五部分组成。

    M33俯视图

    M33墓内情况

    墓道位于甬道和墓室南侧,竖穴式。平面呈口大底小的袋状,墓道口长2.7米,宽1.15米,平底,墓道底长2.6米,宽1米,深4.4米,墓道填土内为五花土,土质较硬,包含物有植物根系、碎土块等。

    墓门位于墓室南部,呈拱形,墓门主体为条砖垒砌,仿木结构砖雕门楼,顶部有三层条砖叠放,砖下滴水整齐排列7块,下有椽头13根与滴水交错,檐椽下撩檐枋,撩檐枋下中部及两边各置斗拱,斗拱形制相同,均为一出跳。下有普柏枋,普柏枋之下为砖砌圆拱门,用青砖及板瓦封门,共6层。

    甬道与墓门相连,呈拱形,进深0.62米,高1.26米,宽0.7米。

    墓室位于甬道北侧,平面呈八角形,直径2.9米,高3.2米。墓室底部以方砖铺就,但墓室中部未铺设,墓室周壁均有砖雕,八角处都有倚柱,由三列条砖组成,倚柱长1.45米,宽约0.15米。柱上托普柏枋,转角铺作为单抄单昂,补间铺作每壁一朵,其上为撩檐枋,墓顶为叠涩顶,用18层青条砖叠砌垒成,4块板瓦交错盖顶。墓壁上方置斗栱16组,其中转角铺作8组,补间铺作8组。斗拱之下为普柏枋,阑额,斗栱之上为撩檐枋。

    墓室东、西壁各有一耳室向外延伸,为拱洞形。东壁耳室高0.93米,宽0.72米,进深0.93米。室内有三座瓮棺。西壁耳室高0.75米,宽0.55米,进深1.1米,室内有两座瓮棺,除瓮棺外,西壁耳室内有散乱人骨。

    墓室北壁为妇人启门图案,砖雕板门,上有两菱形门簪,下有门砧,两扇门中有一侍女,探出半身,梳高髻,身着长袍,未露足。

    东北、西北两壁图案相同,中间砖雕支摘窗,窗长0.75米,宽0.54米。窗棂上部正中有一壁龛,宽0.12米,高0.15米,进深0.12米。窗棂下雕一组桌椅,桌居中,两侧分立靠背椅。

    M33西北壁、北壁、东北壁

    东南壁雕有侍女及花卉。花卉疑似为牡丹,侍女呈站立状,头梳高髻,身着长袍,正在赏花。花卉高大,立于带镂孔的半月形怪石上方,最下用木构围栏封闭,显示出此处应为一处赏花景致。

    西南壁与东南壁图案相似,侍女形态稍有所不同,西南壁侍女呈站立状,头梳麻花辫状发髻。

    南壁为墓门所居之所,甬道进深约20厘米,与封门相连。

    M33东南壁、南壁、西南壁

    M33壁面展开图

    M33共出土54件遗物,有陶盆(钵)24件、大口罐(瓮)20件、釉陶瓶7件、铜钱4枚、铜簪1件、买地券1块等。4枚铜钱中“开元通宝”“至和通宝”各一枚,另2枚不详。其中37件陶罐(瓮)、盆内有迁葬人骨,因此,这些器物当是作为葬具下葬的。

    大口罐

    陶瓮

    瓷瓶

    陶盆

    墓室出土一块买地券,青砖制,正方形,呈深灰色,位于墓室正中,边长为30厘米,厚5厘米,墨书,从左至右,内容如下:

    M33买地券

    券文属于标准的撰写形式,开篇指出地点、人物、墓葬修建的原因,中间部分是买地券惯用的方位、神祗语言,并道出下葬时间,内容完整。

    根据券文所载,下葬时间为元代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此墓为洪洞县东孔村郭氏族墓,郭氏祖茔因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洪洞发生的8级大地震受损,此后50年内,后世族人在祭祀时见此状内心愧疚,不忍祖坟遭此破坏,于是仍选择在村西北的祖茔之地,修建了一座规模大、结构精巧、更加结实的砖室墓,将受损严重的先祖骸骨迁葬至此,按照买地券的说法,此墓更似一座祠堂。

    宋金元时期砖室墓数量很多,此墓结构简单、砖雕简洁,并不繁缛,但出土的买地券中关于“洪洞县元代地震”的记载,十分重要。关于此次地震,史籍多有记载。《元史·五行志》云:“七年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赵城县(今属洪洞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元史·孝友传》曰:“地大震,郇堡山移,所过居民庐,皆摧压倾圮。”万历《临汾县志》云:“丘陵为池,城郭为陂。”,“于时死者二十余万人,祸其惨毒。”史书、地方志关于此次地震记载不胜其数。

    洪洞县大槐树镇纪落村曾有一座元初全真教所创的道观——长春观,道观已于20世纪70年代毁,今存一口老井,井内有两通元代石碑,其中一块记载了元代大地震的情况:“迨于大德七年坤舆大震,观洞屋庐摧圮为之一空。”距震中约7公里的广胜寺《重修明应王殿之碑》(公元1319年)记载:“不幸至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夜,地震河东,本县尤重,靡有孑遗;霍州(今霍县)署衙全部倾圮。”吉县《大帝庙碑》所记:“河东地震,压杀者二十余万人,屋之存者十之三四。”

    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造成影响大,是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从近年来搜集整理的关于此次地震的记载,已有3万余字,晋、陕、豫有51个府、州、县的志书记载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本次发掘出土的这块买地券,为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震区,认识灾难提供了可靠的记载依据。

    执笔: 白曙璋 李林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洪洞县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徐蕙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魅力馆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河南周定王墓有全国最大的地宫,次妃墓是全国唯一的环状地宫
发现| 山西侯马东庄金墓——精妙入神的砖雕技艺再现金代小富之家!
最阴森的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
【新发现】山西侯马东庄金代家族墓地介绍
河南宋代砖室墓的墓圹与墓道营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