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城 居然有这种东西?
userphoto

2023.03.17 云南

关注

转于大同日报2022.7.5


王雅玲 | 平城灯如昼 照见美人心——大同地区出土北魏石灯赏析

莲花座素面石灯 

大同市博物馆王雅玲

  灯具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照明用具,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且是墓葬中常见的随葬明器之一。北魏平城时期,大同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正处于民族大融合、经济大发展、文化大交流的时代。该地区墓葬遗存中的灯具较为丰富,有陶质灯具、石质灯具、铁质灯具、铜质灯具及瓷质灯具五类,以简洁实用为主,同时兼具美观、造型多样、素朴精致等特点。始见于汉代的石灯,到北魏时期,随着石雕工艺的进步,也在盛行起来。本文以大同地区出土的北魏石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搜集大量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北魏时期的石质灯具加以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按北魏石灯的造型样式进行分类,并结合历史朝代沿革探寻北魏石灯发展的演变状况、装饰特点和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一、石灯的流变

  我国最早的灯具源于陶豆这种盛食器皿,形似高足盘,由灯座和灯盘组成,中间以柱相连,所以有“瓦豆谓之灯”之说。有关灯具的确切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是出现在战国时期。《楚辞·招魂》记载“兰膏明烛,华镫错些”,“镫”同“灯”,说明在当时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器具。到了秦朝,灯具已十分华丽精美。汉代灯具是我国灯具发展的鼎盛时期,石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石雕技艺的发展,石灯开始流行,尤以北魏石灯最为精美。石质灯具在平城地区出土数量最多,且无论是平民墓还是贵族墓葬中均有发现,这与当时人们普遍将石灯作为日常照明用具以及明器陪葬品有关。石质灯具在北魏平城时期如此盛行的原因与当时石雕工艺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加之平城地区多为砂岩,易于雕凿,石灯尤为普及。北魏石灯题材丰富,造型多样,圆雕、浮雕等技法运用娴熟,力士人物纹、猛兽动物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各类纹饰跃然于石灯之上,是北魏高超的石雕工艺兴盛的有力印证。
  隋唐、宋及西夏都有大量石灯问世。此后,石灯逐渐衰落。

  二、北魏石灯的形制

  1.豆形灯:基本形制为豆形,由灯盘、灯柱和底座组成,造型浑厚敦实、古朴大气。根据灯柄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类型:
  1.1.1.圆柱形灯柱:如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莲花座素面石灯。莲花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纹饰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佛教文化的盛行,莲花图案出现了艺术风格的多元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品、盘碗类餐具、罐尊等琢器上,代表“净土、纯洁、吉祥”的美好寓意。
  灯代表了光明和智慧;而莲象征了至高无上的纯洁,莲花纹与灯的结合,其意不言自明。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素面石灯、绳纹(素面)石灯,砂岩,底座圆形,灯柄呈圆柱状,上下各雕两周凸起的綯索纹,灯盏呈喇叭口形。通体布满竖向凿痕。
  恒安街北魏墓出土莲花纹石灯,灯盘为圆钵形,灯柱为圆柱形,灯盘与灯柱连接处饰一周凸棱,灯座上部为圆形,刻有覆莲花纹,下部为方形。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覆莲花卉纹石灯,灯盘呈圜底圆钵形,外饰莲花及方格纹一周,下托仰莲莲瓣。圆柱形灯柄,中部饰有一道凸棱绞丝纹,上半部分刻斜方格纹,下半部刻向上的三角纹。覆莲瓣底座。
  1.1.2.六棱形灯柱:大同市博物馆藏六棱形素面石灯,砂岩,底座下部方形,上为覆盆式。灯柄为六棱柱状,灯盏平沿直口。通体素面。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六棱形深盏素面石灯,砂岩通体素面,器表经磨光处理。底座下部方形,上为覆盆式。灯柄为六棱柱状,灯盏平沿、直口、深腹,呈碗状。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莲花龙纹六棱形石灯,圆钵形灯盘,直口,平沿,弧腹下收盘口处饰一周绳索纹,绳索纹下浮雕一圈忍冬纹,忍冬纹下托仰莲瓣纹。六棱形灯柱。灯座上部为圆形,刻覆莲花纹及龙纹,下部方形,满饰缠枝忍冬纹。四足,足部均刻有瑞兽。
  1.1.3.灯座与灯柱相连,自上而下渐粗,呈喇叭形: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高足素面石灯,砂岩,灯柱呈喇叭口形,底足较大,顶端收缩,外表布满竖向凿痕,灯盏平沿直口,形似碗。
  2.动物形灯: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兽面纹石灯,青灰色砂岩,灯座双面雕兽首,眼睛贯通,大鼻阔嘴,露出三颗獠牙。头顶灯碗,线条简拙,颇有趣味。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瑞兽龙纹方座石灯,砂岩石质,圆形灯盏,四神兽(一残)蹲坐于方形石座上,两两相对,四爪紧抱灯柱,口衔灯盏。方底方足,四周浮雕龙纹,蜿蜒盘绕,生动传神。
  这件石灯上的瑞兽应为狮子,狮子原产于非洲、西南亚、印度等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之后,狮子随之入贡中国,其形象也在考古发掘中多次出现。北魏时期,随着丝路畅通和石雕艺术的繁荣,涌现出各种类型的狮子造型,如“胡人驯狮”“护法狮”等。
  3.人物形灯: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人物纹石灯,砂岩,灯座方形,圆柱形灯身,方形圆弧底灯盏。灯盏外部四周饰有四组浅浮雕伎乐图,乐人均剃发,圆形头光,帔帛绕肩,清新飘逸,手持长琴、排箫、竖笛等乐器,或坐或卧进行演奏。灯盏下方四角装饰四个童子,下部边缘装饰一周连续的三角形纹饰和一周覆莲纹。座基四面皆雕饰一卧狮和两名驯狮胡人,一人骑于狮背上,另一人立于一旁,一手弯曲至胸前,一手置于狮子头部。
  北魏乐舞在继承秦汉乐舞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外来的乐舞,获得了新的发展。同时,统治阶级酷爱乐舞,这种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到世俗生活、佛教艺术、丧葬习俗。因而,在北魏墓葬的壁画、雕塑、陶俑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乐伎、舞伎、童子伎等乐舞形象。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力士纹石灯,砂岩,石灯方形底座之上四个力士作蹲坐状,上身裸,双手上举承托灯盏。
  4.动物人物形灯:大同市博物馆藏胡人驯狮石灯,圆形灯碗,方形座,灯擎之处高浮雕胡人驯狮,胡人深目高鼻,着胡服胡帽,右腿呈跪立状,左腿半蹲,左手紧按狮头,呈驯狮状。雄狮大眼圆睁,张嘴作怒吼状,势欲挣脱,技法粗犷,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
  大同市博物馆藏北魏力士鸟猴纹石灯,灯座形似北魏常见的柱础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底部方形素面,上部为覆盆式,表面雕复瓣莲花纹。灯柄中间饰一周联珠纹与凸弦纹,将灯柄图案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下层为四个逆发力士,蹲踞反手向上托举;上层以四棵树相间,各雕回首狮子、捧钵人物、母子猴相拥、抱膝蹲猴四组图案,树上有鸟儿、猴子、人面。顶部灯碗外壁雕莲瓣纹。

  三、北魏石灯的影响

  北魏石灯是北魏王朝精湛雕刻技术的见证,是域外装饰元素和佛教文化因子的聚合体,更是胡汉交融的生动演绎。它延长了生者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点亮了逝者的未来世界,寄托着生者的哀思与祈愿。
  时光似光,生命如烛。灯芯已灭,灯盏犹存。从平城地区出土的随葬文物来看,北魏石灯以琳琅的造型、超凡的技艺、深刻的内涵,在我国古代灯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反映了鲜卑族从游牧到农耕,从单一奋进到民族共融的历史进程,其雄浑豪迈的文化气质也为汉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亮文明的华夏之灯(二)
照明工具的发展史,趣谈古代的灯具!
彩绘陶百花灯(8)走进洛阳博物馆的那些国家宝藏珍品文物
良夜灯光簇如豆
云南出土汉代灯具研究
列星盈室——汉灯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