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挂之王。。。。小谈SONY MDR
弟接触老塞也有一段比较长的日子了,由刚开始在家电收的SONY MDR-575到后来的一抽屉,但要论最喜欢的,那还是282,直到那一天A60的到来撼动了我的想法。
要说A60的印象,那得从1年前说起,记得当时我还在广州,有天在新淘街阿昌档口看到一条很像282的线,仔细对比后发现这条线是等长的,而且分线处印着A60字样,那时觉得很是好奇,A60?究竟是什么东西,线皮和插头都和282的线很像,后到家后给了几个电话问了很多朋友,但都是回答没见过而不了了之,那时候以为就这样一直不知道A60长什么样子,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大龙人发的带包装A60的照片,我才知道这就是那神秘的A60庐山真面目了。
当看到了A60长什么样子后又来了一个疑问?A60用的是什么单元呢?有人说A60是282单元,也有的说是484过度的单元,我也一直为A60的单元问题而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一位朋友手里抢劫了一条黑色版的A60,到手后就给它优秀的做工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住了,本来一直想拆开A60看单元的我,完全给这条特别的小耳挂征服了,无奈之下只能先听到坏了再想拆的事(其实我不想他坏)
今天在网上找到了关于A60的一些资料,自己乱翻译了一下发现A60也是使用蓝宝石震膜的,那就可以说明A60和282的关系更大了,而不是484的钻石震膜。以下就是详细说明资料:SONY MDR-A60
MDR-A60 7,000日圆(1987年发售)独特的曲线,由大师“露伊吉克拉尼”设计的立体声耳机。(人名为音译)采用着索尼acousticturbo电路,实现着大口径没有宽的频带。同时,为了实现纯美的声音采用了蓝宝石震膜,可折叠的设计使便携性非常出色。
型式户外动态型
使用单元16mm(TURBO)
(蓝宝石震膜採用)
阻抗18Ω
感度108dB/mW
最大入力50mW
再生周波数10~25,000Hz
重量20g
线材长度1.2m LC-OFC线
插头L型立体声镀金插头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A60有4种颜色,采用的和282极为相似的蓝宝石震膜,由于腔体结构和戴法的不同所以在声音上和282也有一定的区别,A60独特的腔体设计解决了当时老塞底音不够好的问题,A60底音下潜度和弹性都较282更好,由于只有20g的重量佩带起来非常舒服,没有丝毫压迫感。头戴折叠设计也解决了耳塞容易脱落和携带体积的问题。
但A60的设计也导致了销售定位的问题,有人说这是SONY专为欧美地区而开发的产品(那边的人好象不怎么喜欢带耳塞)日本国内基本都是戴耳塞多点,加上在1987同年上市的SONY MDR-484的竞争,导致A60现在存市量很少。
声音的对比:484B、282B、A60
首先是282和A60的对比,本身一直以为282的解析力在sony老塞来说已经算很不错的了,3频比较平衡,一直对282底音不足的我在A60上得到了很好的平衡点,听了A60后我才知道原来A60才能算平衡,282始终还是没A60来的爽,A60底音无论从下潜和弹性都比282要好,而且中高频也的非常好,一点都不会出现单个频段特别突出的问题,3频衔接很好。
接着是484B和A60的对比,484B在声场上比A60来的有优势,但解析力上还是不够A60来的强,底音来说484和A60不相上下,但在高频来说484就没A60强了,有人说484B体现不出484最好的声音,那就借条484D给我来对比吧。
总体来说A60的声音还是偏向282比较多,所以484单元的传说是不成立的。
总结:A60是一条不为多得的好塞,可惜年代已久现在很难一见,有机会找到的话还是值得购买的,但最好购买前看看我的签名文字[s:14]
最后上些自己A60的图片
[ 本帖最后由 turkyfang 于 2007-7-10 19: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松下双单元耳塞结构(HV-100 HV-70维修过程)。。。。。。。。
名牌耳机/耳塞拆解维修全记录 好文一定要看
聽音樂就要好耳機----选购篇
主要耳机品牌及型号介绍
【8】《“刘”浪者日记系列》之三 Miniaudio DX50手记
发烧新境界 | 想要好耳机,自己DIY!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