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疏離的世界 天使也會成魔鬼

一顆腫瘤細胞的形成 需要千百萬次的突變 一個魔鬼的形成 也是如此的

大家都在談教育要改變 我就是看不到有人舉出實際的改變計劃或方法

當一個孩子 從小就在各種殺戮的影片 遊戲中不斷的蛻變他所揣摩的所磨鑄 潛移默化而來 且根深蒂固的觀念時 不就像那第一顆腫瘤細胞一樣嗎?

行為來自於觀念 觀念來自於體會 體會來自於知識

填鴨式的教育 得出了少數菁英 被摒棄的成了邊緣化的人種 士農工商 還算務實 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的寧可啃其身至老 也不願兒受半點氣 如此只是不斷的餵養他的慾望 膨脹扭曲的自我價值

這無用扭曲的自我 很快的 自動受到社會群體的摒棄
冷漠的對待 正如一顆缺氧的癌細胞 開始封閉 自我發酵 尋求累積負面的能量 直到能毀滅這個宿主(社會)為止

我看過很多吸毒的孩子 都是源自於脆弱的自我價值 混亂的情感 極不穩定的情緒 長時間的失眠 失去了內心深處的平靜 藉由吸毒 取得短暫的平靜 充其量只是麻痺

這個充滿疏離感的內在小孩 從來沒有人教導他 引導他 漸漸地孤寂難耐轉變成痛苦 再進化成憤怒 終究失控的瘋狂 憤怒尋找宣洩

一個完整的教育 並非由成績來界定的

就算成績不好 至少可以教養成一個有愛的孩子

當孩子知道父母或老師所給與的愛是“無條件”且”持續不斷“的 孩子內在就能形成一個穩定的自我 而不是自我批評的自我 孩子不會成為雙面人 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的那個虛偽不實的自我 也不會因為來自生活中的挫敗而進入毀滅程式

親愛的父母 當你們的愛是要孩子滿足你們的期待時
而孩子達不到就給予批評 那這樣的魔鬼力量 很快的像回力標一樣 就會投射到你們身上了

從小陪讀的重要性

一個能夠控制自己內在情緒的孩子 是必須要有獨處的能力的 當不依賴電視 遊戲機 他的思想需要能夠專注於創造的力量 而閱讀 正是訓練這股力量 非常之重要的方法 孩子可以經閱讀而開闊自己的思維 從中獲得啟發與成就 進而尋找出適合自己的興趣 足以終身投入的領域

從狗狗而來的愛

讓孩子們有動物的陪伴 有著非常多的益處 狗狗能幫助孩子的愛 產生聯繫的力量 不管是牽掛 責任感 同理心 照顧的能力 狗狗們那無條件的愛 足足的能激發出孩子的好品質 因為 孩子被這可愛的生物一舉一動所深深吸引著 開始懂得愛動物的孩子 感同身受的能力就漸漸豐富起來了

植物所蘊含的田園治療

孩子充沛的體力 是需要宣洩的 我們知道身體的勞動消耗的體力 是促成平靜的內心很重要的過程

無疑的 自然農耕是最好的方式 田園裡充滿的昆蟲 螃蟹 蛇 鼠 鳥 魚 都是能完全攫住孩子目光的玩具 充滿啟發性 自主性學習的捷徑 滿足孩子天性好奇心所驅使的頑皮特質 將其導向良性而具有回饋的學習

給孩子一包超市買的米 跟教導他自己種出來的米 其結果是天壤之別的 自耕自足 才能懂得過程中的寶貴
知足常樂的心 來自於汗水的揮灑 灌溉 但現今的社會型態 已經退化成用金錢就能交換一切隨手可得的物品時 其中毫無勤奮的元素 只有腐敗的朽壞

父母自己身做起的重要性

記得!孩子是經由模仿而學習的 從小 孩子就不斷的模仿著父母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 改變是從父母自己開始的 不要依賴老師學校 不要把孩子丟給電視褓姆
不要讓孩子接觸手機 不要讓孩子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 成為資訊自殺炸彈客

夜深了 親愛的朋友們 還有很多要說的 有機會再聊了

最後 想到了老教授常敦促的一句話 “學我形則死 學我神則生” 教育 別在人云亦云了 全在乎你的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