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较真X鹅滴医生:专访李龙团队

Q:在小儿外科领域,有很多词与您密不可分,比如“腹腔镜技术”“李氏术式”“一肝两用”等,您能分别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A:腹腔镜是1991年传到中国的,刚开始做成人手术,切胆囊,当时觉得孩子小,不适合做腹腔镜。后来小儿腹腔镜开始做简单的手术,比如小孩的阑尾切除、疝气修补,但是没有人做常规的复杂手术。

以前没人做,是因为没有经过学习培训,就像我们开飞机,需要训练拿执照。小儿手术跟成人不一样,需要精细地分离,准确地缝合,这个缝合技术那个时候没有。

1997年我去香港学腹腔镜,1999年又去日本学了两次,2001年回国以后,我外借了一台腹腔镜,就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始做小孩腹腔镜。

我的信心主要来自“练”。在日本学习的时候,白天看他们做手术,晚上他们有急诊,我随叫随到,既是打下手,也是偷学技术。没有手术的时候我就在实验室苦练基本功,不停地练打结,练缝合。我还发现日本妇产科切除子宫切除得特别好,就跟着学技术,集各家所长。

美国和欧洲腹腔镜做的早,但是他们胆总管囊肿病例少,中国人胆总管囊肿和胆道闭锁发病率高,回国后我就把腹腔镜技术和这些病结合起来。2001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之后,很多外国人到北大医院来向我请教,大家都知道了中国医生做胆总管囊肿腹腔镜做得好。今天早上,还有一个英国来的医生跟我们学腹腔镜。

目前全国能做88种小孩腹腔镜手术,其中56种是我先做的。不但我做,我也教别人。全国一共有4000多个小儿外科大夫,我已经教了2000多个学生了,一多半小儿外科医生会做腔镜,比国外多。

“李氏术式”说的是我最先做的一些手术方法。第一个就是肠重复畸形手术。肠重复畸形就是正常肠管边上又长出一个,并列在一起,很容易出血,甚至会变成肿瘤。以前的手术是要切都切掉,主肠管切了,重复多余的场管也切掉。后来我在显微镜下发现并列的肠管有独立的血液,这样我就可以不切主肠管,把副肠管和多余的肠管切掉。小孩本来就没有多少肠,只切除重复肠管,保留主肠管,这是我发明的。现在这是常规操作了,国内外都在做。

还有就是胆囊结肠吻合手术。通常胆汁淤积性肝病得做肝移植。后来我发现可以把胆汁从胆囊引流到结肠,排出体外,这样就可以不切肝,不做肝移植了,这个方法国外现在也用。其他还有很多腹腔镜好手术都是我做的。

“一肝两用”就更早了。我在北大医学院的时候做小孩肝移植,之前大人的肝移植都是全肝移植,但是小孩肚子没有那么大, 正好那个时候有两个孩子都等着肝移植,我就把大人的肝一分为二,救两个孩子,这个手术也是我最先做的。

Q:这么多开创性的工作与您相关,您是怎么保持不断突破的?

A:首先第一点,病人有需要。我们在北京遇到的危重疑难病人比较多。别的医生见到之后可能就直接说没救了。我就看不下去这个,不能让孩子白白死了,然后就去研究。

我先查文献,如果已经有成熟的研究,我就学着做。没有的话,我就自己立项研究。比如说肠重复畸形,我研究血液。还有“一肝两用”,我先在狗身上做。别人没想到我想到了,我比别人愿意花力气去研究。研究就是解决未知的东西,你要没有技术,你有再好的想法,再有同情心,也不知道怎么办。

第二,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孩子。病人病情重的时候,我真的在床边,一盯盯一天,就像他爸妈一样,一些微小的变化我都能感觉得到。我在那看孩子,父母也在那看,我就能体会到父母的心情,哪个父母不愿意救孩子的命呢?

现在国际上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的手术论文我们团队至少占一半以上,这些发表过的文章,都是我们摸索出来的经验,我们从来不保守,谁来学我们都教,这样大家水平都提高了。另外,我还通过写文章培养年轻大夫,让他们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研究的思维。过去手术匠很多,只会做手术,不会写文章,对医学发展有限。

Q:您把小儿腹腔镜技术的难度分为四级,这四级难度分别是什么?

A:一级手术是比较安全的手术,并发症比较少,一般住院大夫能掌握,像阑尾切除、小儿疝气、切包皮等。这些手术之所以简单就是离大血管、心脏、肺、肝脏等重要器官比较远。  

二级手术就有一定难度了,最起码你得在小儿外科待五年。像肠切除吻合,跟接水管一样,要是接得不好漏了,吃的食物都跑到肚子里,这就很危险了,所以要求有一定的经验和水平。

三级手术就更难了,因为涉及到大血管和重要脏器,一旦有损伤,会有严重的并发病,处理不好的话,病人可能死在手术台上,所以得是副主任医师,工作经验十年以上才能做。

四级手术就非常复杂了,必须要有15年到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完成。像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肝肿瘤切除等等都属于四级手术。

全国范围来看,能掌握四级难度的小儿外科医生不多,也就是5%左右,按照4000个小儿外科医生来计算的话,差不多有200个医生会做四级手术,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的三甲医院。内蒙、新疆较少,我们很多病人都是转过来的,因为当地做不了。

Q:我们知道胆道闭锁手术也叫葛西手术,是日本医生的首创,现在我们的水平和他们相比如何?

A:日本比我们更早接受西方医学,我们现在很多医学书都是从日本直接翻译过来的。葛西手术治疗胆道闭锁就是日本人最早发现的,后来我们就跟日本人学,但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优势。

腹腔镜是一个新的技术,日本人最开始做但是病例比较少,没有积累什么经验。我们的手术量比他们大,一年有300多例,而且时间比他们短,效果比他们好,在论文发表数量和创新方面都超过日本,现在世界上一提做小儿腹腔镜手术就想到中国,很多人到中国来学。

Q:小儿腹腔镜手术贵不贵?

A:刚开始大家都有这个误区,以为腹腔镜很贵,它确实多收了一笔钱,在北京的话多收1000块钱。但是,最后出院的时候一结账发现还省钱了。为什么?因为住院时间短了,损伤小了,好多药不用了。正常手术住一个星期,腹腔镜做完三四天就出院了,总的费用就下降了。以胆总管囊肿为例,开放手术的话从住院到出院总的费用大概是35000到40000。腹腔镜手术做下来,30000左右。

Q:小儿腹腔镜领域还有哪些需要攻克的难题?

A:腹腔镜技术在不断发展,虽然5毫米已经很小了,但是能不能更小,像头发丝一样,以后做个手术就像扎根针似的?另外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国外用的多,国外生产完之后才传到我们这里。我们现在还有很多限制,但这个领域一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做88种手术,但是还有一些手术腹腔镜做不了,比如肝肿瘤切除。因为小孩血少,出一点血小孩就受不了。另外小孩肚子小,肿瘤又大,手术很难很危险,有些技术还没有突破,包括腹膜后的大肿瘤切除,神经母细胞的切除等等。有一些血管吻合,像脾静脉和肾静脉的分流,我们已经突破了。但是更大的血管吻合,腹腔镜下还在探索当中。

Q:大众对先天性肛门闭锁存在很多误解,民间也有很多恶毒的话,如何消除大家对这个疾病的偏见?

A:肛门闭锁很常见,民间就有“谁做了坏事,生个孩子没屁眼”的说法。中国1000多年前的医书就记载“身后无虎道”,虎道就是排便的。以前如果不治疗,活不过十天。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拿小刀捅一下,然后把药捻子塞进去。

虽然后来肛门闭锁可以治疗,但家长放弃的比较多,因为40%-60%的治疗效果都不好,小孩控制不了排便。我们人体控制排便的肌肉和控制眼球的肌肉差不多,特别精细,开刀损伤太大。过去治疗还要造瘘带粪袋,孩子觉得不好意思,家长也觉得见不得人。

现在通过微创,肛门闭锁不但可以治好,而且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微创不损伤肌肉,可以造一个正常的肛门,并发症也少。病人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该上学上学,正常生活和游泳都没事。

前段时间有个孩子来复查,一切都挺好的。他出生后被发现是肛门闭锁,家长马上把孩子带到我们医院,第二天就做了微创的肛门成型,不到一个星期就出院了。后来家长复查的时候特别感谢我们,说这个技术太好了,我们亲朋好友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孩子生下来没有屁眼,方方面面都跟别的孩子一样,并且还贼灵贼灵的。现在孩子五六岁了,和正常孩子一样,排便也好,上幼儿园了,很聪明,很健康。

有人担心严重的肛门闭锁会不会不好治疗,这里要跟大家科普一下:

肛门闭锁越严重意味着直肠越高,按照过去的手术难度,越高越难治,所以低位肛门闭锁属于二级手术,高位肛门闭锁属于四级手术。不仅手术难,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好。但是腹腔镜有优势,可以从上面入手,把直肠游离,给它送下面去,所以它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治疗效果也好了。

所以再遇到肛门闭锁,一点都不用害怕,我们的观念应该彻底改变,家长也不要那么恐惧。

Q:儿科也叫“哑科”,您是怎么和患儿沟通的,有哪些绝招?

A:这是儿科的难点,关键是密切地观察孩子,通过接诊经验,练自己的眼手耳。你看古玩鉴赏家马未都,他一看这个瓷器就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哪个年代都知道。

我手怎么练的?我的老师教我闭上眼睛,把手放在孩子肚子上,你要区分这是哭闹害怕的紧,还是疼痛地紧,还是肚子里有问题的紧,闭着眼睛摸,摸10个20个根本摸不出来,上百个之后你就知道了。另外,我们用眼睛去看这个孩子,看它的哭声,看他的面色和表情,看他身体的动作我们就知道他的严重程度有多少,他大致有什么病。

我的老师张金哲现在100岁了,病人一进门,他就知道什么病。早上查房,200多个病人在那个床上躺着,他扫一眼走一圈就知道哪个该做手术了,哪个重了,这就是眼力。还有练耳朵,有时候孩子一哭,有的大夫就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我一听就知道他是恐惧的哭,还是躲避的哭,还是真正有病那种哭。

这个基本功没有十年不行,还得用心,如果你对孩子没有爱心,没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不去下工夫研究和钻研,也练不出来。有的医生年龄很大了还是依赖B超, B超有问题不准怎么办?他可能就被误导了,所以我都要求再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也要训练自己的眼睛、手和耳朵。

Q:有人形容儿科“三高两低”(高风险、高难度、高投入,低满意度、低产出),还有人说儿科是四个字:穷、苦、累、险,您认同吗?

A:这个说法有道理。儿科风险高,大家都知道,确实也穷,你看看儿科大夫为什么缺呢?这个现象就印证了这个说法。

为什么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选择儿科?第一因为太难,培训时间长,看病也难,病人不会描述,疾病反应快,风险特别高。稍微一疏忽,成人能活两天,小孩就俩小时。另外,儿科也穷。儿科现在好一些,以前我们的收入主要从药费里来,小孩用药少,我们的收入也就少。我的同学,有成人外科的,也有小儿外科,成人外科的收入明显高很多。

从北京市的医疗投入来看也是,成人医院高楼大厦、特需病房都有,北京儿童医院和我们儿研所多少年都没盖新楼了,六个孩子挤在一个小房间投入真是不足。

Q:儿科有这么多困难,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A:儿科医生收入确实不算高。跟我下一级大夫比,我收入算高了。跟我同级别其他成人外科医生相比,就差远了,有时候同学聚会就能看出来,人家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都什么消费的,我们真是没法比。也有民营医院、国外的医院来找我,但是我割舍不下,这么多危重病人天天来找你,等着你去治疗,根本没有心思想太多,就是治病。

1990年前后还想过出国,国外研究机构也有留下来的机会,但最后还是没有留在那。第一最主要的还是留在那之后你不能做临床大夫,只能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第二,当初出去的目的是学新技术,新技术学完之后,在国外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国内有这么多病人等着你。后来干起来别的也不会了,越来越专,只有小儿外科这一块了。

Q:中国儿科和美国儿科有哪些差别?

A:主要的差别是美国训练时间更长,他得先做成人外科,才能做小儿外科。我们是毕了业就直接分到小儿外科。我们的优点是成才早,但是外科知识就比较差,新技术新进展也很缺乏。

待遇差别就更大了。在美国做医生工资是一样的。小儿外科比成人外科医生收入还高,我们的工资是医院定的,基础工资加上奖金,主要是靠奖金。

Q:媒体经常报道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尤其二胎放开之后,您觉得儿科医生短缺应该怎么解决?

A:第一要恢复儿科系,培养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目前已经开始恢复)。当初取消儿科是模仿美国,美国是全科医疗系,然后再分外科,做儿科、妇科、产科。但是美国不一样的是,医生收入都一样,国家给定的标准,儿科医生甚至更高,因为儿科医生更难。

第二就是加强培训,有的年轻医生不是学儿科的,但是他到儿科这个领域了,就要好好培训,把儿科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都交给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儿科医生,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儿科医生经验特别重要,可以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延长他们的工作寿命,做好传帮带。

Q:您有没有想过,全国只有一个李龙,这么多孩子来看病,您忙得过来吗?

A:现在年龄大了,真是干不动了,所以我想培养六个李龙,我把我们的专业分成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组长来负责管理,做得好就继续当组长,做的不好,明年竞聘就把他拿掉。我来培养他,手术他先做,他做不下来我去帮,他不会做的我给他演示,一个不行两个,两个不行三个,都教给他了。

我今年都57了,还能干几年?我去新疆好多年,把新疆大夫培养起来,内蒙古我们也定期派大夫,一待待三个月,教他们怎么做手术。这样推广普及,整个水平就提高了。我为什么学术比较突出,就是因为我不但自己做,还教别人。假如我不教别人,病人都来找我做微创,那可真的累死了,现在全国遍地开花,各个省的儿童医院都能够做腹腔镜,除非疑难重的到我这来。

Q:今天早上在您办公室看到很多人在外面排队,每个人进来的时候您都会热情接待,您不会觉得不方便吗?

A:他们都特别着急,有的从很远的地方来,有的甚至熬夜坐火车来的,半夜就在这等着。这种情况一定很着急,从我们做医生来讲,你应该给看,早上正好有点时间我就给他们看了。星期五上午我出门诊,一般定号二十个,有时候能看四五十个号。病人来了,尊重你,就是看得起你,真正有急事,孩子的病不是小事,所以我都给看了。另外,小孩的疾病不像成人,你让他再等一个星期,孩子可能到晚期,就没有机会了。当然他们也理解我,看完问完就走了,不会拖延太长时间,养成习惯了。

也有人说你怎么不让他们挂号呢?挂号还收个挂号费什么的,还有你的提成。那个很麻烦,还要再走一圈,我不得等他吗?现在这样虽然医院收入少了,但是给病人解决问题了。

Q: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团队吗?在临床和科研上有哪些优势?

A:2013年我们科室成立,现在已经6年了,这6年我培养出6个李龙来,我们团队现在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先说新生儿。我们冯翠竹主任在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小肠闭锁、巨结肠等方面的经验全国一流,很多地方请他去教这个技术。

肛肠方向,包括肠梗阻、巨结肠、肛门闭锁,是李颀大夫,他是副主任医师,不到40岁,在全国首屈一指,很多病人是慕名而来,他在国际上也发表了很多论文。

还有肝胆方向的刁美医生,她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在香港有医生执照,回来后加入我们的团队。她现在做胆总管囊肿手术的数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英国的医生过来就是跟她学。

孔赤寰大夫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内镜经嘴。过去说到做手术就是开大刀,他就经嘴做,镜子下了以后,就把息肉、肿瘤切了。这个在成人身上做的比较多。

张军医生在小孩的急腹症、卵巢囊肿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以前卵巢长肿瘤就是一刀切,把卵巢连瘤子都切掉了,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卵巢不要全切,就像苹果一样,只要把烂的那块抠掉就好,最后可以保留卵巢,这个在全国很有名,好多病人慕名而来。另外她做阑尾炎、疝气这些常见病,也是最好最快的,8分钟一个疝气,我都做不到,我得做20分钟。

还有李旭医生,做胃食管反流,她的腔镜也做得非常好。我们团队的特点就是微创,每个人立足于国内小儿外科的都是腔镜。我们每年大概要做5000多台手术。

Q:看到有报道说您有一年除夕,病人一个电话,您第二天就赶回了北京,没有时间陪家人,会遗憾吗?

A:遗憾极了,对不住老人,父母都80多岁了,一年陪他们的时间很短。那年大年三十,我开车回老家过年,第二天早晨病人突然来了,是个刚出生的孩子,巨大肿瘤压迫肺,想救命就得赶快做,我们的年轻大夫没把握,我要不回来,这个孩子的存活系数可能就很小。本来打算做完这个手术再赶回去过年,结果有别的事也没赶回去,觉得挺对不住老人的。后来五一还是十一回去了一趟。

Q:在您的从医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一瞬间或一件事是什么?

A:我昨天过生日,这个家属给我发祝福短信,她是兰州的,每年我生日都给我祝贺。当时她女儿在兰州妇幼保健院,做完手术6个月了皮包骨,一点都没长。小孩爸爸要放弃,妈妈就坚持救。后来孩子的主任医师就找到我,我一听这个病情确实挺重,风险挺高,但是为了救这个孩子,我说试一试吧。

我就飞到兰州,给这个孩子做手术了,做完手术奇迹发生了,孩子痊愈后长得白胖白胖的,妈妈也特别高兴。这个孩子现在长到1米6多了,比她妈还高,学习也好,又孝顺,她经历过苦,所以特别懂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到儿科医生的儿童节祝福,是一种什么感受?
【首儿e课】肚子鼓起了小包?当心是小儿常见病!
婴儿全身发黄变成“小金人” 医生提醒:警惕先天性胆道闭锁
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模拟训练
【儿科 · 科普】宝宝发烧那些事儿
原来“丁丁”手术是这么做的!直击儿科医院各种不可描述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