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明时评:深化职称改革是教师队伍充满活力的关键
作者:罗容海
9月3日,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四场“2019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领导介绍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等有关情况。据悉,《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各项举措逐步落地,成效初步显现。目前,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得以畅通,目前已有近万名中小学教师取得正高职称。
2015年,我国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原有使用近三十年的“高级、一级、二级、三级”的中小学四级职称体系,全面变更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级职称体系。中小学教师也能评正高职称,这对于加强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深度,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的职称公平和专业衔接,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说,“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学校和教师层面有更多的着力空间,那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则更加需要于政府的宏观调节和政策引导。鉴于职称对于教师的荣誉、待遇的无可替代作用,要使得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尽管经过多年踏踏实实、不打折扣的评选、奖励,正高级教师已从象征意义走到了广大教师身边,但从比例上来看,毕竟还是极少数。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职称改革更多的希望在于放宽中高级职称的比例限制,给予中小学老师更大的职称晋升空间和希望。
事实上,中高级岗位数量少,受比例约束,已经是当前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最突出的矛盾。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当前职称改革中仍然存在的突出矛盾中,有七个关键词最为突出,依频次分别为“中高级岗位急缺、标准调整后岗位急缺的矛盾尖锐、学校自主权不够、评聘分离遗留矛盾、部分教师晋升无望、部分高级岗教师职业倦怠、政府部门协同机制未理顺”,这七项之中,有三项与中高级岗位数量少高度相关。而在该研究的所有关于现存矛盾的访谈文本中,有一半以上的内容都在反映缺少中高级岗位的问题,矛盾极为突出。
党和国家也正在大力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到:将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北京、广东、浙江等一些省份,通过正面提高比例,总体调控岗位等多种办法,中小学教师中高级岗位比例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正在快速地缩小与高校之间的巨大差距。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职称晋升正在特别地向边疆、山区、贫困地区的教师进行倾斜。在一些地方,只要符合并不严苛的条件,在贫困地区从教三十年以上的,可以有机会直接评高级。这对于过去许多报道中说的,有的教师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在讲台耕耘了十几二十年,熬得头发都白了,高级职称对他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象依然存在,将是一个极大的宽慰。而教师队伍的活力,就在这一点点壮大的希望和宽慰中重新激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你怎么看?
2020年教师职称真的要取消了吗?
我州启动职称改革
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真的要取消了吗,职称改革后会有哪些大变化
宁波: 职称评审权“下放”激活教师队伍
教师职称将有大变化,2020年起将陆续取消?终于有答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