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高音周维民录音欣赏笔记(一)
2020年10月,本号曾经发布了 中国大陆西洋唱法男高音代表人物1945-1985(上)  中国大陆西洋唱法男高音代表人物1945-1985(下)【←点击标题可获取全文】两篇推送,介绍了约四十名中国男高音。严格意义上说。那并不是一个音乐学范畴的学术总结,更像是本公众号梳理现存录音的歌者列表。有足够录音资料的作者才提及。老一代西洋唱法歌者有一些因此遗憾放弃了(比如韩德章、王福增以及饶余鉴先生等等)。可能有一些读者好奇,有些不够著名的歌者却被列进名单,因何?除了前面提到的录音资源是否充足的原因,其实还有属于本公众号宗旨的原因。主流媒体青睐追捧的那些歌者,本号一般冷静对待不凑热闹。花心思研究的多是我们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边缘”歌者或作品。周维民先生占了两个要素,一是录音足够多,二是足够有典型性。


周维民先生,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初识”周维民

知道周维民先生自然是听他的歌开始。《扬起理想的风帆 周维民(男高音) 独唱》(片号 M-2999)是中国唱片社1983年发行的一张黑胶唱片。笔者听到这张唱片是21世纪初了——有网友从那张黑胶唱片上拾音,做成数码音频文件发到互联网上。


周先生声音规矩、训练有素,有严谨的学院派风范。在我概念中这样的声音与规格,一般都是在中直院团和军队一线的演出阵容的歌者中才会遇到。不太知名的四川地方院团中有这样的声音,确实让我觉得意外。日后偶然在网上看到周维民先生的一个套装CD出售,便毫不犹豫买了来听并仔细翻看了唱片中厚厚的那本书册,心中不免对这个偏居一隅的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子有了探究身世和歌唱思维的想法。好在周先生是个愿意写字的歌者,零零星星的资料居然被我找到不少。

上面提到周维民先生自费出版的《祖国的画廊 周维民从艺五十周年纪念专辑》套装CD和里面详尽的文案,除了有曲单、歌词以及录音时间、录音场合等标配信息,他个人书写并邀约朋友撰写的几篇文章很有价值。花一些时间细读,会对周先生这代人所经历的历史生活环境有更深入地认识,这些资料对理解一代歌者的成长历史、从艺初心、歌唱理念萌生、修正、固化的过程等等,以及他们所运用的技术和主要作品表达方面的根由,都非常有用。观察周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到他盛年时支离破碎的事业线以及“文革”结束后在歌唱技术上孜孜以求的信念,不禁想起上世纪被那十年耽误的一批中年人。彼时歌坛有谷建芬王健合作的《生命的星——献给中年人的歌》,文坛有谌容的《人到中年》......这些作品对焦的都是这批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即遭遇劫难的“三零后和四零后”。把他们的从艺履历整理出来,不光是个人忆旧,对梳理中国声乐教育的过往、探求西洋唱法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回望第一代新中国声乐教育业师在创业之初的窘境等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深知这个命题巨大,即便是专业音乐史学人士都未必做好,所以在公众号发表的这些内容仅仅是我个人能够厘清的一些资料,视野与观点一定不够职业,还望读者包涵。

从爱好走向职业

职业歌者从业的第一步往往有爱好作为基础,再有就是从业愿景。从这一点上讲,周维民先生有代表性,但又有点个别情况。1960 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周维民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执行的是家里大人安排的升学计划,即,确保周维民升入名校继续读大学。周维民的父亲是在铁路工作的工程师,母亲是职业妇女。即便在战争年代因公务不断搬迁,两口子从未在子女教育上有过丝毫懈怠,除了保证孩子们的学业无断点,还竭力为孩子择选口碑良好的学校。在周维民即将念完中学的时候,怎么让他升入优质的高校是周家思忖的一件大事,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当时的顶级艺术院校成为周维民升学的目标校之一。当时家人考虑的是,艺术院校提前招生且在成都有考点,不耽误周维民温习功课备考。再有,周维民初中时就显现出歌唱天赋且已经在校园文艺和都市文艺活动中有过不少业余歌唱实践,在权衡了周维民自身的情形后安排他先在艺考上一试身手,增加升学机会。

或许是对自己的特长有信心、也可能是这并不是升学“独木桥”,周维民在“艺考”过程中没有心理包袱,他从成都考点百余考生中脱颖而出。

尽管如愿以偿非常高兴,但陡然间迈进了最高音乐学府还是让他始料不及,所以到了北京后,周维民与招入其进校的姜家祥先生和汪毓和先生曾有过攀谈。两位老师回忆当时录取他的原因——音质好、乐感好,身体健壮,唱歌状态放松。在周维民先生的回忆里,还提到一处细节,成都考点声乐主考教师姜家祥现场观察了周的口咽腔、触摸他的喉部,这些记忆都为我们提供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声乐系招生的生动场景。

周维民的业师们

周维民,1961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周维民先跟着郭淑珍学,又在沈湘门下学,后来被安排到喻宜萱那里直至毕业。虽然期间也有其他老师以“代课”的形式给他上过课,但是这三位老师是学校安排的主课老师。能在五年时间内,在这三位老师手下都走过,周维民算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郭淑珍

周维民先生入学后的第一位老师是“青年教师”郭淑珍。郭先生是新中国培育的红专人才,又在国际比赛中得了大奖。那时候郭淑珍不光要展示歌唱新秀的舞台光彩还被安排要带出一批学生。在教学与演出的兼顾上,郭淑珍自己并无什么好办法,只能由中央音乐学院协调。周维民是郭淑珍从事声乐教学的第一个男学生,维民先生回忆由于他上大学前没有接受过多少歌唱方面的辅导,所以是“白板”状态,甚至可以叫“愣头青”。他有旺盛的歌唱热情,但郭先生听出他的问题,上来很严肃地立规矩、讲章法,强调唱歌不能信马由缰。那时候郭老师给他布置的作业都是“小歌”,外国的作品里有贝多芬、莫扎特、格林卡等人的作品,还有一部分中国歌。郭老师强调唱这些歌曲路子要正,要严谨。在郭淑珍先生门下学习的时候,周也曾经上过姜家祥、蒋英、杨比德等老师的课,这多是在郭淑珍先生演出频繁的情形下,学校为周维民的课业进度安排给他的“代课”老师。从能够搜集到的文献看,郭先生的课虽然多为开蒙入门之举,却让周维民明白许多从艺的基本道理和法则,对他一生声乐艺术道路,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2007年郭淑珍八十寿辰,周维民写诗一首概括郭先生的业绩和贡献:

鲁女贤淑似珍珠,

脱颖津燕赴欧苏。

传承古今谋新篇,

合璧中西融一炉。

歌声凄婉怨黄河,

秉性刚直亮风骨。

群英宁波襄盛举,

国际比赛我作主。

1987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庆祝沈湘执教40年活动周维民郭淑珍沈湘

沈湘

周维民转至沈湘先生门下是1961年5月23日。这个确切的时点来自周维民先生的学习笔记。其实跟随郭先生学习期间,沈湘先生也被郭先生请来听过课,沈先生对周维民并不生疏。在沈湘先生的第一堂课上,他就指出周维民属于抒情兼戏剧性的男高音类型,这样的嗓子本钱在当年是稀缺的,同时也分析了周维民要克服的不足。沈先生对于周维民的鉴定中肯深邃,也基本预见了周维民声乐路途。沈湘先生治学严谨,无论是发声技术、外语发音、音乐风格,他都抓得认真而细致,讲究规范也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体现灵活性。在和沈先生学习的时候,适逢首都一次大型庆典活动,有个彩车游行绕城的项目,主办者让中央音乐学院派出四个学生组合完成对唱、齐唱。周维民被选中了,另外三人是吴雁泽、孟玲和汪明洁。

1963年9月施鸿鄂在保加利亚索菲亚学院的教师布伦巴洛夫先生来华讲学。中央音乐学院通过选拔,推荐周维民进了这一期“大师班”。

戳中此图可放大看清画中人姓名注释

大师班结束后周维民就去京郊四季青公社搞“四清”运动,待他回校,学校又给他换了老师。声乐系主任兼音乐学院副院长喻宜萱先生门下刚走了一位男高音,学校安排周维民“填”这个缺。

喻宜萱

来到喻先生门下,周维民比较多地观察到了喻宜萱先生作为学科领头人在中国声乐学派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索。他曾经有不少文章回忆在喻先生带领下声乐系在唱好中国歌、西洋唱法为中国作品服务方面的实践。有关周先生在喻先生门下学习的情况,后面还将继续向诸位介绍......

周维民的11首外国歌曲

周维民先生是1942年生人,他们这代人太过蹉跎,年轻时候学习环境封闭,在最应该徜徉在知识海洋的时候外界并没有给他们创造钻研功课的条件,所以从代际观察上说,他们在专业课方面的知识结构无法跟文革结束后的学弟学妹对标,更不能横向跟境外的同行比,他们只能自己跟自己比。我看待维民先生唱外国典范歌曲,考虑他身上聚合的几重限定——①十七年时期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五年本科②男高音③所有的技术都是中国业师教的(至多被来华访问的大师点拨了几下,没出国长期进修)。掰着指头算算,这样的男高音里唱出头的诸位,都是靠唱中国歌出挑的。演唱典范外国作品的能力如果高人一头,大约要经历一个“留洋”氛围。纯靠在国内的学习能唱好,很难。

下面这十一个录音均为1983--1986年间录制。理论上四十多岁算职业男高音歌者的盛年,是经验和嗓子相谐的好时候。

1、小夜曲(奥)舒柏特 曲,1986年录音,唐伟钢琴伴奏 

2、三套车 俄罗斯民歌, 1983年北京独唱音乐会实况 花正开钢琴伴奏

3、梦(俄)拉赫玛尼诺夫曲  ,1983年北京独唱音乐会实况 花正开钢琴伴奏

4、卖布歌 (阿塞拜疆)乌泽伊尔·哈吉别科夫 词曲, 喜歌剧《货郎与小姐》阿斯克尔的唱段,  广西歌舞剧院乐队伴奏 刘士昭指挥 

5、悲歌(法)马斯涅曲 1983年北京独唱音乐会实况 花正开钢琴伴奏

6、这就是你扔给我的花朵 (法)比才歌剧《卡门》唐霍塞的咏叹调  ,1983年北京独唱音乐会实况 花正开钢琴伴奏

7、负心人 (意) S·卡尔迪洛曲  1983年北京独唱音乐会实况 花正开钢琴伴奏

8、 9   (意)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卡瓦拉多西 的咏叹调  ,奇妙的和谐 1986年录音,唐伟钢琴伴奏; 星光灿烂  1983年北京独唱音乐会实况 花正开钢琴伴奏

10、为一块牛排出卖巴黎 法国巴黎公社时期歌曲 1986年录音,四川省歌舞团剧院乐队伴奏,胡济璋指挥

11、我的祖国 (朝)金赫 曲 1986年录音,四川省歌舞团剧院乐队伴奏,胡济璋指挥

上面这十一首外国名歌,包括西方艺术歌曲、歌剧经典唱段、地域名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歌者表演外国作品大体也就是在这三类里选歌。这十一首中个别曲目时代性较强,当下已经很少有人唱了,比如巴黎公社时期的歌曲《为一块牛排出卖巴黎》、朝鲜歌曲《我的祖国》和中苏交好时引进的苏联轻歌剧《货郎与小姐》。这些作品都是周维民那一代歌者的特色曲目。

歌剧《货郎与小姐》,苏列依曼(周维民饰)

《货郎与小姐》讲的是阿塞拜疆的故事,1959年6月中央歌剧院引入国内首演,当时还叫苏联歌剧。1980 年四川歌舞剧院排演这个歌剧,周维民扮演了里面的角色。《为一块牛排出卖巴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广的巴黎公社时期的歌曲。中文首唱是楼乾贵先生。这首歌曲是讽刺蒂耶尔政府卖国求荣的。过去“讽刺歌曲”大多由中低声部歌者承担,男高音唱得很少。维民先生用男高音明亮的音色和男中音宽厚的音色作交叉对比,甚至还用了不够规范的鼻音白声,都是为了突出歌曲的“戏剧”感。《 我的祖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声乐教材中的歌曲,彼时中国与西方多数国家敌对,外国歌曲只能在苏联、朝鲜、越南、古巴和东欧友好国家的作品中选。这支《我的祖国》就是这样被列入教材的。1986年因为四川省与朝鲜外事活动所需,周维民被安排录制了这首歌曲,还特地练习朝语。

1983年5月31日 周维民在北京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演出者与莅临指导的音乐人士合影

左起:苏扬、谢明、洪士銈 沈湘 周维民 张权 孙慎 孟于 康普 花正开 熊芳龄

1983年5月周维民在北京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比较密集地演唱了一批外国歌曲,包括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卡瓦拉多西的两首咏叹调。山东艺术学院声乐系教授鞠銮升先生曾评价过周维民的整部唱片集,在提到周维民演唱的《奇妙的和谐》时,认为结尾处周维民“用坚定宽阔的面罩共鸣和饱满的音量唱出辉煌的高音”,称赞周维民“建立在坚实的歌唱基本功基础上的气息支持”。《托斯卡》中卡瓦拉多西的这两首咏叹调确实著名,但十七年本土学院”男高音中的录音不多。音乐学教授居其宏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评论周维民81首歌曲的套装CD时提到"令我印象最为深刻者,是周维民演唱歌剧《托斯卡》中卡伐拉多西的两首咏叹调《奇妙的和谐》和《星光灿烂》......非但将意大利歌剧所独有的抒情浪漫风格、'普契尼式旋律'行腔走句中的独特韵味演绎得相当地道,对作品情感特征和蕴涵其中的人物性格的把握也相当准确,从而令他的演唱达到了髙难度声乐技巧和深切情感表达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我认为,在这套CD中,这是最能体现周维民的歌唱艺术成就和造诣的两首作品。"

周维民与沈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沈湘(中)与他的学生们,左起:金铁霖,张庆朗、邹允贞、周维民。

上面已经提到周维民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主要业师有三位。1961年到1963年周维民由沈湘教。沈湘先生主张“头、心、身”全面协调发展。头,指头脑。聪颖和思想方法正确;心,指情感投入;身,包括嗓音条件以及体能。这三点对培养学生技艺结合、声情并茂的习惯和理念至关重要,当然,这也差不多是优秀的歌唱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沈先生指导周维民大约有两年时间,给他打下了坚实牢固的技术基础。在周维民转到别的老师门下学习后,沈先生对周维民依然保持着关注。维民先生记得其毕业前夕偶遇沈师,闻听维民先生的毕业分配结果时,沈湘先生一脸黯然和惊讶。以他身居业界多年的感知自然知道昔日弟子此去的艰难,那时沈师已经无法再做什么,他不能对学生说他心里的实话又不想敷衍地说些宽慰的假话,瞬间的感慨和怅惘那么直白地浮在脸上,让周维民记了一辈子。周维民在京外工作时,逢有沈先生的讲学活动他都要去听,沈先生也会抽时间辅导周维民。每次周维民到北京演出,沈先生也要到现场听。周维民还把自己的录音给沈先生寄过去,沈先生每每听了都会口述意见录音,把磁带托人转交给周维民。1982年周维民到北京旁听吉诺·贝基讲学,沈先生又给周维民上了将近半年的课。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周维民产生回京举办汇报演出的想法。沈先生很支持,他为周维民拟定曲目帮他排练,担起了声乐指导的活儿,还亲自去打听档期合适的剧场,做这样事务性的小事。在回忆沈师的文章里周维民提到,那阵子沈先生在晚间工余时间带着周维民坐公交车去张权先生家,寻求北京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对周维民开个人演唱会的支持(张先生当时是协会主席)。周维民当面为张权唱了多首中外歌曲,张权听了很是高兴,应承主办之责,还对周维民讲了很多鼓励的话,张先生说:“我们老了,你们这一代成长起来,我们很高兴。我们应该支持和帮助你们”。

维民先生在缅怀沈师时,曾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凝练沈先生在声乐方面的学识和技艺,这应该也是维民先生自己的从业追求。在追忆恩师的纪念文章尾声,周维民先生曾留下一首短诗表达对沈师的敬仰和思念,这感物壮怀的咏叹也可视为一支没有谱曲的歌调——

苦逢骤雨落幽燕,

半生坎坷艺路艰。

不问沉浮潜心教,

淡泊名利笃学渊。

桃李芬芳不争春,

德艺双馨总自谦。

惟愿华夏歌声好,

恩师楷模留人间。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粉黛花(摄影音画)
天凉好个秋(MTV视频音画)锦绣二重唱(清斋茶舍MTV)
《恋曲1990》视频音画(罗大佑经典老歌,深情沧桑)手机版
一封情书(MTV视频音画)邓丽君经典歌曲,音色柔美,好听到醉(清斋茶舍)
【望一望】MTV视频音画。邓丽君金曲回放!轻柔亲切 悠扬动听!
《山水清音》水墨团扇 ,国画小品。视频演示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