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擘)四枚,生姜(切)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讲解:太阳病发热恶寒,说明表证仍在,热多寒少,是指发热、恶寒二者相比,而非指本病较他病热象更剧。太阳病中恶寒是一个主要症状,寒少说明表证欲解,热多说明有转为阳明里热证的趋势,但是阳明里热证(白虎汤证)脉势洪大,此处脉却微弱,这一脉象有两种含义。

(1)虽是恶寒,但表邪欲去,虽是热多,但里热症状并不明显;

(2)下文自注“此无阳也”,应与前文“脉微者,为亡阳”对照,可知本书中“无阳”,就是指津液匮乏而言,而不是阳热之意,上文“热多寒少”就可印证。脉微弱时,虽无汗出而不可以麻黄汤大发汗,发汗则更伤津液。其证虽不能大汗,但发热恶寒之表证并未全解,故以桂二越一汤清肃表里,微微发汗。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伤寒论》未提及,此汤由麻黄、甘草、生姜、大枣、石膏组成,用于治疗风水,证见全身肿胀、脉浮、汗出、身无大热,与“喘而汗出,身无大热”的麻杏石甘汤证相似。身无大热是与阳明里实热证之身大热相比而言,但却有里热,故以石膏清之,表证亦有,故用麻黄宣之。越婢汤中麻黄用六两,相当于18克,桂二越一汤中麻黄用十八铢,不到现在的3克,仅为越婢汤中用量的八分之一,失去发越水气的作用,桂枝汤用原方剂量的四分之一,用量极轻,二方相合则改变原始作用。桂枝配麻黄可出大汗,石膏配麻黄反倒可以治汗出,此方中既有麻桂,又有麻石,既可汗出,又防过汗,故可清肃表里。

三方相比,麻桂各半汤为麻、桂二方相合,可微微发汗;桂二麻一汤桂多麻少,发汗之力更弱;桂二越一汤为桂、越合方,不但发汗力最弱,更可表里相兼,加入清肃一面。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案——桂枝二麻黄一汤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49
伤寒论之太阳表郁轻证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27
桂麻各半汤治疗感冒
远怀说伤寒(18)——条文廿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