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氏李占京先生痰瘀并治医案


 第 295 期       临床技术篇

戳蓝字“国医年鉴”关注我们哦!



元氏李占京先生痰瘀并治医案


汪昂谓:“百病皆由痰起。”元氏李占京先生说:诸症怪疾,总不离痰。而痰之化生又广泛涉及肺, 脾,肾,肝,三焦诸脏,因而可盘踞凝聚于各个组织器官留伏不去,“变幻百端”产生种种病症。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实则是痰为病本,病为痰标。所以祖国医学有“顽痰怪症”之说,除言其治某些疾病难以速效外,也言其疾病临床怪异。医论虽言痰之源颇多,疾之为病多怪,然究其病理总不离五脏六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所致。此理不明,如盲人夜行。《景岳全书》“见痰休治痰”之旨,也示后医者必须对痰这一病理产物探本求源方达奇效之垂训。愿列举临床疑难杂症责之于痰以论之,乞同道指正。
疑难病多与中医学痰饮,瘀血有关,如中医的哮证,肺胀,中风,癫,狂,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癌症等无不与痰,瘀有关。近年来中医对瘀血症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治疗上有了较大发展,但对于痰证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致使痰证或痰瘀同病仍为当前一些疑难病症治疗中的难题,所以加强对痰证的研究是中医解决疑难病的重要课题。
痰的形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所致。痰分两类,一类是因咳嗽由呼吸道排出,经口吐出的浊液,或从日中吐出的胃中黏液,易被人们察觉,称之为外痰或有形之痰。另一种是滞于脏腑经络,或随气而行,循经络滞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血脉,筋骨,这种痰不易被人察觉,故称之为内痰或无形之痰。由此可见,痰无处不到,能形成多种病症,所以痰证能涉及临床各科。痰易与气血相结,有突然发作,变化多端,时隐时现,异乎寻常的表现,也可形成肿块,或松弛柔软,或坚硬如石,临床上有些病症, 按一般治疗有时难以其效,用祛痰药常能显效。中老年人体虚、肥胖之人故多痰湿,出现听觉不敏、视物不清、健忘失眠、经常咯吐痰浊、倦怠无力、肢体活动不便等表现,这是脏腑功能低下与痰浊淤滞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痰的治疗

外痰多与肺、脾、肾有关,但与肺关系最密切。痰贮于肺,故谓“肺为贮痰之器”。痰阻气道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产生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证产生的重要因素,是肺系病日久不愈的根源,是肺系病进一步转化,加重的条件。对外痰的治疗可归纳为 7 法:

1

疏风化痰法

以疏风化痰药为主,配合宣肺解表的药物,主治外感咳嗽、咯痰的风痰证。常用的疏风化痰药物有桑叶、牛蒡子、前胡、生姜等。

2

清热化痰法

以清热化痰药为主,配合清热解毒,宽胸理气的药物,主治以痰多色黄而黏稠为主症的热痰症。常用的清热化痰药物有浙贝、胆星、前胡、射干、马兜铃等。

3

温化寒痰法

以温化寒痰药合以温补脾肺的药物,主治痰凉背冷,胸脘痞闷的寒痰证。常用的温化寒痰药物有白芥子、苏子、干姜、紫菀、款冬花等。

4

润肺化痰法

 以润肺化痰药合生津养阴,化痰止咳的药物,主治干咳,或咽干口干,咳嗽,痰少不利的燥痰证。常用的润肺化痰药物有瓜蒌、贝母、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桑白皮等。

5

燥湿化痰法

以燥湿化痰药为主合以健脾和胃药,治疗以痰多色白,胸脘痞满,食少无力为主症的湿痰症。常用的燥湿化痰药有橘红、半夏、厚朴、茯苓、苍术等。

6

清化脓痰法

 以清化脓痰药合以清热消痈,化瘀散结的药物,治疗咯吐脓痰,或兼有胸痛发热的脓痰证。常用的治脓痰药物有薏苡仁、冬瓜子、桔梗、苇茎、芦根等。
7

泻肺消痰法

 以下气消痰的峻品配以大补元气,补肾纳气的药物,治疗咳喘日久,痰涎壅盛,胸膈满闷,不能平卧的上盛下虚证。常用的泻肺消痰药物有苏子、葶苈子、枳实、莱菔子、厚朴等。
李占京积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以上外痰相当于肺系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较难治愈的疾患,经用祛痰法合以补益肺脾,止咳平喘的药物后,多患者症状可以较快缓解,并逐渐治愈, 不易复发。对于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变化的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以祛痰法合以清热解毒或大补元气,补肾纳气,活血强心的药物后, 也可控制病情发展,并使其逐渐好转,并治愈。李占京拟一方名参蛤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疗效满意,供同道参考指正。
组方:大蛤蚧 2 对,人参 60 克,紫河 100 克,炙冬花 60 克,川贝母 60 克,炒杏仁 60 克,法半夏 60 克,白芥子 60 克,云茯苓 60 克,肥知母 60克,炙甘草 60 克,百部 30 克,百合 30 克,灵芝100 克等。上药共为细末装 0 号胶囊,每粒 0.5 克, 每服 6 粒一日 2~3 次。

内痰的治疗

内痰是指痰作为—种致病的邪气,滞于人体脏腑,经络,皮肉,筋骨等处,形成多种病症。内痰与多个脏腑有关,对内痰的治疗也可归纳为 7 法:

1

涤痰泻火法

 主治痰火上扰证,常见症状有眩晕头痛,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心悸时发时止, 受惊易作,或气力超常,不眠不食,精神不衰,或急躁易怒,不避亲疏,有时昏倒吐涎,多兼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火扰心以不寐泛恶为主,或以心悸时发,受惊易作,失眠多梦为主症,治疗当用竹茹、枳实、胆星等清热化痰药,合以黄连、栀子、茯苓、生龙骨、生牡蛎等清心安神之品;若痰热上扰以眩晕头痛、烦躁、不食不寐、气力超常、精神不衰为主症, 治疗当以胆南星、浙贝清热化痰,黄芩、栀子泻火除烦,菖蒲、郁金、茯神清心开窍安神,生地、白芍、知母滋阴凉血;痰火扰神之狂证,症见狂躁怒骂,不避亲疏,两目怒视等,用生铁落饮或礞石滚痰丸;痰火扰神之痫证,发作时突然昏倒,口中吐涎,手足抽搐,平时可有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等症状,治疗当化痰开窍,清热泻火,方用涤痰汤合龙胆泻肝汤。

2

燥湿化痰法

主治痰湿内阻所致的胸膈满闷,心痛气短,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欲吐或泛吐清水痰涎,肠鸣腹泻,或肢体瘫软沉重,困倦乏力, 口黏或口干不欲饮,舌苔白腻,脉弦或滑。
痰湿中阻以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肢体倦怠, 乏力沉重为主症,治疗当燥湿化痰,以半夏、厚朴、陈皮、苍术燥湿化痰,消除痞满,以茯苓、薏苡仁、砂仁淡渗利湿,甘草和胃;痰浊闭阻心阳以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为主症,阴雨天发作或加重,当通阳豁痰,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人参、茯苓、桂枝益气强心,可加桔梗,枳壳增强宣通肺气,化痰宽胸的作用;若形盛体胖,嗜食肥甘,肢体困倦沉重,或以高血脂为主而无明显症状者,当以半夏、陈皮、瓜蒌、胆南星、茯苓、苍术、山楂、薏苡仁、泽泻、栀子清利湿热,化痰祛脂;脾阳亏虚,痰湿内盛者以呕吐心悸,或肢体瘫软,畏寒喜温,肠鸣腹泻为主,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干姜、陈皮等治疗。

3

熄风化痰法

主治风痰闭阻所致的头晕目眩,胸闷泛恶,甚至呕吐,或肢体震颤,手不能持物, 或突然昏倒,口吐涎沫,舌肿大、苔厚腻,脉滑。
风痰上扰以头晕目眩,胸闷恶心为主症,治疗宜用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天麻、竹茹、枳实化痰熄风止眩晕,并降逆止呕,可加白术、茯苓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以肢体震颤,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甚至头摇不止,口苦口黏为主者为痰热生风, 筋脉失约,宜用胆星、浙贝、竹茹清热化痰,羚羊角、钩藤、白芍平肝熄风止颤,可加生地、知母清热养阴;若平素胸闷、眩晕、吐痰,又突然昏倒, 神志不清,口吐涎沫,此为风痰闭阻的痫证,宜用定痫丸加减。

4

理气化痰法

主治痰气郁结所致的胸闷不舒,咽喉有异物感,或沉默痴呆,语无伦次,多疑多虑, 喜怒无常,秽语不分,舌苔白腻,脉弦滑。
痰气结于咽喉可见咽中如有物梗阻,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中医名梅核气,李占京拟茶剂,名利咽茶。由桔梗、射干、灵仙、蒌皮组成,共为粗末, 装入滤纸袋内,当茶饮效佳;痰气郁结,迷蒙心窍以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喜怒无常,多疑多虑,语无伦次为主症,宜用柴胡、白芍、白术、茯苓舒肝健脾,半夏、陈皮、胆星、菖蒲、郁金等理气化痰, 醒神开窍。

5

化痰通络法

主治痰湿阻络所致的肢体局部麻木,或关节疼痛,胀满,沉重,肿大,顽痛,屈伸不利,活动不便,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血虚痰阻经络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症,宜用黄芪、鸡血藤、当归、赤芍、川芎益气养血活血,白芥子(或豨莶草,胆星)、穿山甲化痰通络;以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肿胀、疼痛、麻木不仁、关节活动不利为主症者为痰湿阻络,宜用苍术、薏苡仁、半夏、胆南星、白芥子化痰祛湿,羌活、独活、桂枝散风祛寒,当归、川芎活血通脉,海桐皮、萆薢利水祛风通络。

6

化痰散结法

主治气滞痰凝所致的瘰疬,瘿瘤,痰核,皮下结节等,一般局部不红不肿,不痒不痛,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或兼症不重。李占京曾治一瘿瘤案:
刘某某,女,62 岁,住元氏县南佐镇侯村。患者近来颈部出现一肿块,发展增大,吃饭不适,有哽咽感,有时疼痛,于 2007 年 4 月 13 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省二院)进行检查。经省二院超声波检查报告,甲状腺右叶体积增大,并现约 3.7×3.2cm 的囊实混合性包块,确诊为甲状腺右叶囊实混合性占位性病变,立即交纳 15000 元押金准备住院手术切除治疗。住院单已开,患者回来后第二天(2007 年 4 月 14 日)求治于余,经余诊脉, 脉细、滑弱、舌绛、苔腻,伴有口苦咽干,有糖尿病史,刻诊,脖子右侧人迎处有鸡蛋大肿块疙瘩, 压有痛感,患者吞咽不适,声嘶音哑,左侧也有结节。诊断为瘿瘤。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 痰湿凝聚所致,肝郁不舒脾失健运痰湿凝聚随肝气上逆凝结于颈部,气滞血瘀则瘿肿如石,阻于气道则声嘶气粗,若郁久化火,灼伤阴津则见烦躁不安, 心悸、多汗,若病程日久则耗伤精血,气血双亏。
辨证:肝郁气滞,痰瘀交结。治则:疏肝解郁, 化痰消瘀。
方药:柴胡 10 克,黄芩 10 克,白芍 10 克,半 10 克,陈皮 15 克,黄药子 15 克,生龙牡各 30克,天竺黄 6 克,夏枯草 15 克,香附 10 克,川楝子 6 克。水煎服 5 剂,分两次温服。另用自制消瘿散醋调膏外敷,一天一换。嘱其服药期间,情志舒畅,少烦恼,30 剂可治愈。
5 月 9 日又来复诊,说明原因,子女们主张手术治疗。其老伴已知糖尿病人开刀后刀口不易愈合,迟迟不做手术。
半月后, 发现疙瘩不见了,于 5 月 7 日又去省二院检查,超声波所见瘤体缩小为 0.5×0.3cm,二院医生非常惊奇,说这是从医学道理上讲不通的问题,这么大的瘤体,这么短时间消失了,实属罕见,建议谁给治疗还去找谁治去。所 5 月 9 日又来复诊,诊脉后告知瘤体消失,余毒不净,必须接着喝药,方能彻底除根,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味运用, 患者又服 15 剂断定痊愈。就这样给患者省了 15000 元手术费,并免于手术之苦。随访至今未复发。

7


化痰逐瘀法

对于痰瘀同病的多种疑难重病,常用治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痰瘀阻于脑部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有跳动感、眩晕、健忘、神志不清、妄闻妄见、多言手颤、无诱因出现视力明显下降、视物昏蒙、眼前似有雾感,或突然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治疗宜用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以胆南星、天麻、僵蚕化痰熄风, 菖蒲、郁金、全蝎、地龙通络醒脑。二是痰瘀遏阻心胸则胸闷隐痛,或胸骨后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臂,或突发性心绞痛、喜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治疗宜用川芎、丹参、桃仁、赤芍活血化瘀, 葶苈子、茯苓化痰,加桂枝、人参、炙甘草益气强心。三是痰瘀阻于胸肺则咳喘痰多,胸中憋闷疼痛、气短,动则加重,治疗宜以葶苈子、苏子、厚朴祛痰宽胸,以当归、赤芍、川芎活血化瘀,以麻黄、杏仁、桔梗、枳壳宣降肺气,以人参、沉香、蛤蚧、胡桃肉等大补元气,补肾纳气。
另外,在治疗痰证时还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治痰当求生痰之本,标本同治,在祛痰的同时,杜绝生痰之源,祛除已生之痰,使新痰不再滋生,这方是万全之策。二是治痰当需调气,气郁者当合以疏肝理气之药,气虚者当加补气之品,正气充盛, 气机顺畅自无生痰之机。三是外痰当需利痰,内痰等重通络,可使滞于体内之痰迅速排出体外,脏腑经络的功能得以恢复,疾病得以较快治愈。

体会

1、“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所感不同,病变百端”;说明了痰邪致病的广泛性,临床须明辨痰源,直捣病所,此景岳“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之意。
2、痰既为湿,其性必重浊:风眩晕头疼,头重久治不愈者,非不可以补虚之剂治之,然此治仍不愈反更加重者,必顽痰死血聚结不散所致,因犯实实之诚故也。因“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再者, 湿性黏腻。凡身困低热而体温并不高之见于杂症者,也可责之于痰,概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阳气不伸使然。其特点就是身困重而热不畅。临床不明原因之低热,如不见阴虚,气虚之证者,必以化痰祛湿三仁汤之类方可取效,如妄投滋阴补气方药, 只能火上加油。
3、痰湿内留:溃疡、糜烂、疮久不敛而无气虚阴亏之者也当论治于痰,因痰湿内留,阻碍血行, 有形之痰外泄,无形之气内耗,营卫气血难以直达病所故也。痰瘀并举,方能取效。
4、痰热内蕴:体肥之人,皮胖油垢多者,神志不安者之杂症,辨证时也当多喘及痰,方不失隅。因脾运失职,痰浊充斥肢体者多有肥胖之征,实则肌肉松弛无力,痰热内蕴,阳郁外透方可见油垢明亮。而神志不安者多有“痰迷心窍”之嫌,故抑郁或神志恍惚兼于他证者,也可多论于痰,治之方取奇效。
小编语

(选自《国医年鉴》2019卷“特色医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35、【越婢加半夏汤】饮热壅肺,热甚于饮。其证以咳喘为主,且喘重于咳: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方剂学笔记
中医治痰
何氏验方选解
方剂70
中医治疗肺结节医案1则,养肝益肾,养阴化痰、清肺散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