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追求真相的大学问




我们需要哲学启蒙,需要回到人自身,从人的角度出发,以逻辑和常识为工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追问世界的真相。



一、哲学是探究真相的方法

哲学是人们探究世界真相的方法,它的内涵是爱智慧。

如果不了解哲学产生的背景,很多人会认为哲学并不重要。从古至今,人看世界有很多角度,审美的,宗教的,莫衷一是。但没有哪一个角度能像哲学这样执着于对真相的追问与探究,执着于为人和世界的存在找到确定的依据和理由。

讲到哲学,就不能不讲古希腊,因为古希腊思想是哲学源头,正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最早开始了对世界真相以及人自身存在的真相的思考与追问。在古希腊之前,人们习惯用宿命解释世界的面貌和自身的存在,一切现象都被归结为神灵、上帝或者某种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的意志,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在面临重大决策时都要求神问卜,祭司阶层因此垄断了话语权,成为独裁工具。如果人始终不能凭借自己的方式确定世界的真相,一切都存在就会像中国道家认为的那样正着看有正着看的道理反着看有反着看的道理,没有绝对的对错,什么都有道理,什么又都没有道理。这种状态如果延续下去必然会滋生垄断、独裁、奴役和压迫,会让权力凌驾于道理之上,谁拳头大谁说了算。是古希腊哲学家追问和言说真相的努力和尝试打断了人的被动处境,把人放在了世界的中心位置,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哲学这条能从人的角度把道理说清楚的思想路径。

中国的传统是忽视语言的,无论儒家还是道家,更加重视的都是语言背后的东西,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不可言说的状态。这种传统造成的影响延续至今,现在的很多人依然认为真理是不可说的,真正的大道是一种神秘的玄而又玄的“势”,厉害的人可以操纵,一般人则无法把握。所以,哪怕常识已经很普及,人们在很多问题上也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办法达成确定的共识。在这种氛围下,人会慢慢放弃追寻真相的努力,也会失去自我坚守的动力,既然怎样都有道理,既然没有绝对的对错,那就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原则,无所谓底线,无所谓价值。这样发展下去,社会整体会陷入一种互害模式,人们一边做着伤害别人的事,一边被别人伤害,良知和道德被弃之脑后。我们需要哲学,因为只有哲学能帮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能让我们把道理说清楚。

二、人的必然现实

我一直讲,知识即道德。这是基于哲学视角得出的结论,知识代表了对世界真相的把握,代表了对道理的言说和呈现,人有了足够的知识,才会有自觉自发的道德要求和价值坚守。然而,当下的教育似乎背离了这一结论,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知识教育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孩子的道德修养却并没有因此随着知识的积累水涨船高。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知识教育的出发点和方法上。我们的知识教育脱离了真实的个人存在,脱离了人的真实经验和感受,把知识变成了空洞的概念。而哲学这样一种认知和追问世界真相的方法,是以人的真实存在为基础的,它充分考量了人的必然现实。

正是基于人的必然现实,基于对人的认知和表达特点的捕捉,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才会提出逻辑这一概念, 亚里士多德才会把形式逻辑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西方文化也才会把逻辑视为非常重要的思想工具。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开始意识到逻辑的重要性,逻辑越来越多地被拿来充当戳穿假象的工具。但从社会整体来看,人们的逻辑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在其他事情上,讲道理或者说把道理说清楚对很多人而言仍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所以,我们需要哲学启蒙,需要看到人的真实存在,学会从人的角度出去探究和追问世界的真相。

人性基础或者说对人的真实存在的认知深刻地影响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认知。古希腊思想家是在人的日常经验中,是在常识的基础上,发现规律的。“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是一个著名的三段论推理,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其中的一般性原则(大前提)并非想当然的内容,而是被人的经验和常识证实了的事实,是共相存在,或者说是普遍规律。如果人能够把握类似的普遍规律,就能据此推断附属于这一规律的某种特殊化现象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基于人的普遍经验和常识,借助逻辑的力量,我们可以把未知纳入已知的系统。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能判断出某种特殊陈述或者特殊现象是否附属于一般性原则,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分类,学会依据确定的尺度把事物放进适当的集合。实际上,人们的科学视角正是在分类过程中形成的。

三、人的角度

人是认识世界、探究真相的主体,所有的规律和道理都不能脱离人的真实存在,不能脱离人能理解的常识。东方文化的陷阱是试图绕开人的存在用某种神秘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道来解释世界,这样做的后果是把人放在了一种被动的局面,让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更无法发现逻辑工具并使用逻辑工具从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当中提炼出普遍的规律。人跟世界的联系一定要基于自己的真实存在和感受才能建立起来,否则,人不可能真正进入世界,不可能真正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即便别人告诉你世界是怎样的,你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就像我们之前讲到的,现在很多孩子之所以对知识不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我们对知识教育不够重视,而是因为我们否定了孩子的真实存在真实感受,斩断了他们的个人经验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知识变成了空洞的概念,好像是一种跟人没有关系的客观存在。

人是世界的基础和主体,是万物的尺度,知识一定是在人的角度上成为知识的,它不能脱离人的真实存在。哪怕是数学、物理、化学这类以探究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学科,本质上也不能脱离人的真实存在,因为它们也都是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依凭人这一主体存在的。严格来说,人之外没有知识,没有规律,也没有真理。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不是人,而是其他的物种,那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肯定和人不一样,人看到的知识、规律和真理在他们看来也许是谬误。上帝之所以看到人类思考就会发笑,正是因为人的发现只呈现了人的角度。贝克莱甚至说过,我感觉不到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这种主观唯物主义观点很极端,但实实在在揭示了一种现实,那就是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以人的真实存在为基础的,再客观的知识也受限于人的存在、人的角度。

上帝是全能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但人跟上帝不一样,人是有局限的,人受时空的局限,人想要什么只能在过程中创造。所以,人要认清自己的现实,不能以人的身份充当神的代言者,不能脱离人的角度装神弄鬼地表现某种真理。人只有从人的角度去看世界,才能把握世界的真相,哲学是人看世界的方法,是人的角度,这是因为这样,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给人提供某种确定性,才能导向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四、世界的确定依据

作为哲学内容当中的重要概念,逻辑给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尺度,这个尺度本身基于真实的人对秩序和确定的需求,基于人的真实经验和普遍常识,最终导向的也是某种秩序性的确定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但因为逻辑的存在,人们还是能在基本问题上相互理解,还是能在很多事情上达成共识。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时也会出现权力真空,会有短暂的思想自由,像战国、魏晋、民国那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些争论的各方最终都没能达成基本共识,哪怕到了现在,在很多问题上还争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思想传统当中没有逻辑意识,也没有人的立场和角度,所有各方争来争去也都还是自说自话,没办法达成确定的共识。西方思想家在很多问题上也各执一端,但总体而言,是能沟通的,是有一些基本的确定的共识的,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就是这些确定共识的成果。不管你是什么价值立场,在科学角度上真相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几乎是现代社会公认的。

人的世界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依据,否则,一切都站不住脚,对错站不住脚,道德也站不住脚。人需要看到世界的真相,这个真相不能是想当然的,必须基于人的真实存在基于人的角度,必须符合逻辑,这是哲学告诉我们的通往真相的方法,除此之外,人没办法获得对世界的确定认知。对人而言,有些东西是不可变通的,好比逻辑,好比人的真实存在,否则,就会违背常理违背常识违背常情,就会背离世界的真相,背离人自身的存在,我们当下遇到的很多问题依然可以归咎于此,所以,我们需要哲学启蒙,需要回到人自身,从人的角度出发,以逻辑和常识为工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追问世界的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哲学论纲
十句话读完哲学史
「高谈阔论」哲学是否有用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认识你自己,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条件
西方哲学史——希腊哲学早期四大学派
论死亡--《叔本华美学随笔》读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