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的一些思考

近期,笔者在跟多个地方的合作方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中不少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土壤改良,因此与十数家土壤改良(修复)机构交流对接,从中受益良多。

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

笔者非农业专业出身,虽然种过地,也仅仅是小时借节假日寒暑假减轻父母负担而已。对于土壤改良这么专业的行业更加缺乏技术积累和实施经验,以下的思考如有荒谬之处,见怪莫怪。

目前各地的土壤改良(包括修复),多采用包括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添加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甚至直接更换土壤。这些技术和方法,在短期内可以快速实现土壤的改良,但是带来的后续问题多多,有可能造成环境灾难。

土壤改良很有必要,但需要先从摸清原因开始

对于需要改良的土壤,笔者认为,先要调研土壤为何要改良、原来的土壤是什么情况、因什么原因变差(坏)、需要改良到什么程度等等。

土壤改良不应该脱离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过去土壤的状态。对于做土壤改良的机构,特别是推崇换土的商家,在商言商,他们当然全力游说地方政府(项目方)采用添加有机肥或直接换土,一方面这样做粗暴简单,二来一年一换财源滚滚。

但如果我们细想一下,目前所谓的有机肥,多选取包括餐厨垃圾、农作物废弃物、绿植等,采用标准技术生产而来,这意味着这些用来更换原来土壤的有机肥的品质是稳定一致的,那么如果全国各地都用这样标准的有机肥来做土壤改良,会不会造成全国的土壤环境趋于相似,大大改变每个地区的土壤环境特点?

另外,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是否需要后续不断地进行投入?这个工程量可不是小数目哦。

换土确实快,后续问题多

在笔者参与实施的多个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土壤变差的原因有很多,不过都有一个相似点,即灌溉的不合理。目前的农田灌溉多数采用漫灌,不少采用喷管,少数采用滴灌,并且绝大多数的浇灌没有实行有针对性地按量按需按时实施,即多数根据经验手动控制(部分自动化),很容易造成过量和不足。

如果浇灌过量,水土流失是必然结果,农作物生长也受到抑制。如果是黏性土壤更麻烦,水肥渗不进去,直接流走,慢慢的土壤结块情况就会出现,后面是沙化。

漫灌浪费水不说,水土流失更严重

如果浇灌不足,水土松散、养分不足是必然结果,农作物生长都是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是用换土的粗暴方式可以解决的。

由此,笔者在多个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建议项目方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增强土壤改良的持续效果,包括必须采用智慧灌溉系统,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渗灌,以从根本消除土地变差的原因,辅以添加有机质(建议采用当地农作物废弃物、绿植残余等生产的有机质),同时引导适量科学施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当地的土壤环境特点,以做到一地一特色,提升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础。

采用智慧灌溉是土壤改良的前提

采用纳米管的渗灌技术可以让土壤实现自我水土修复

关于智慧灌溉和渗灌,欢迎留言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十八般兵器”(第15篇成果类型)
美国人为何盐水灌溉农田,不怕把庄稼浇死吗?盐水浇地有啥用?
越高标准的农田为什么越需要土壤改良?
4个土壤改良大法,让农民兄弟快速实现增收梦想!
施肥用点茶枯饼,既能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又能灭杀防治田间害虫
日本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