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转载)——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灰叶斑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但温暖潮湿地区发生严重,主要分布在安哥拉、利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苏丹、坦桑尼亚、赞比亚、塞舌尔群岛、印度、日本、泰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中美和西印度群岛、巴巴多斯、洪都拉斯、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中国台湾等地。寄主主要是番茄、马铃薯、豇豆、莴苣等,主要通过种子传播。近年来,我们在番茄病害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北京大兴、辽宁海城、河北廊坊、保定,以及山东寿光均有该病的发生。

1 病害症状
    该病在幼叶及老叶上均可出现。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彩色图版1),病斑中央浅褐色,周围深褐色(彩色图版2),叶片背面颜色较叶正面深,周围黑褐色(彩色图版3)。病斑稍凹陷,多较小,亦有较大的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随时间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彩色图版4)。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彩色图版5、6)。叶缘也可发病,沿叶缘呈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背面颜色几乎一致(彩色图版7、8)。病斑常沿叶缘发展,连成片状,深褐色,随叶片变干,斑点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彩色图版9、10)。症状变化很快,由圆形到椭圆形,在下部叶片上有黑褐色斑点。为害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变黄。已被侵染的叶片逐渐变褐,很快死去并从植株上脱落。灰叶斑病症状基本上限于叶片,但是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也会在茎和叶柄部位发生。该病菌一般不侵染番茄果实,但大量的落叶会降低产量及品质。

2 病原菌
    匐柄霉属(Stemphylium)真菌是丝状分生孢子一类常见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的病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报道大约150个种,我国记载40个种以上。该属的有性态为格孢腔菌属。该属真菌常弱寄生于多种植物的叶、果实、种子,严重的可致病,从土壤中可较频繁地分离到。
据报道,番茄灰叶斑病可由茄匐柄霉Stemphylium solani Weber 和番茄匐柄霉(S.lycopersici)引起。但在我们的病原菌鉴定过程中发现,番茄灰叶斑病病原菌以茄匐柄霉为主。菌丝分枝,分隔,灰褐色。分生孢子梗(彩色图版11)分化不明显,单生或2~3根束生,圆柱状,褐色,光滑,(23~104)微米×(5~8)微米。分生孢子顶生,多单生,倒棒状,褐色,光滑,砖格状分隔,一般有1~5个横隔,数个纵隔膜,在分生孢子中间隔膜处缢缩(彩色图版12),表面具有细疣,基部钝圆(彩色图版13) 或稍尖(彩色图版14),(15~30)微米×(5~9)微米, 平均长宽比为2。脐部深褐色。在PDA 培养基上培养5~7天后菌落铺展,菌丝絮状,初为白色,后渐渐变为暗褐色(彩色图版15、16)。

 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24℃。产生孢子的温度范围是14~32℃,最适温度20~22℃。孢子在相对湿度93%以上时萌发率为98%~100%,在相对湿度82%时萌发率为8.5 %。水滴中的孢子在适温范围内4小时后开始萌发,8小时后萌发率达90%以上。
3 病害发生规律
3.1 越冬与传播
    番茄灰叶斑病菌可在保护地土壤中的病株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当年叶片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喷水及其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成为重复侵染源,致使田间病害不断蔓延。在20~30℃的发病适温范围内,病害的潜育期为3~4天。在适宜条件下,此病传播极快,从发病到全株叶片感染只需2~3天。
3.2 影响番茄灰叶斑病流行的因素
3.2.1 温度
    番茄灰叶斑病的初始发生与当地的相对湿度有很密切的关系,而对于温度的要求并不很严格。在春季栽培时达到10℃即可造成病害发生,而在夏季栽培时在25℃左右也可以发生,也就是说病害的发生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宽泛,只有在相对湿度适宜时才能发生。在相对湿度稳定的前提下,温度的高低影响着病害扩展速度。
3.2.2 湿度
    相对湿度控制着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发病后期,若温度适宜而相对湿度不合适,病害则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2.3 气候
    番茄灰叶斑病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80%以上时易发病,但不一定造成流行。温、湿度适宜而无雨时,病害只在个别地块的部分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连续降雨2~3天时大部分地块整株发病,造成灰叶斑病流行。大棚内番茄多见中、下部少数叶片感病。可见雨水传播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
    春季调查病害发现,当有降雨出现时病害开始发生,而在夏季病害调查中并未能发现此种现象,据此推断病害的发生与降雨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降雨提高了当地的相对湿度,从而利于病害的发生,而夏季本来相对湿度就比较高,此时的降雨对病害发生的影响表现不突出。
此外,连作地、低洼渍水地、偏施或重施氮肥地均发病较重。阴雨天气多,日照少,土壤及空气的湿度大,菜农喷水次数多,叶片表层有水膜的时间长时发病重。土壤肥力不足,植株长势弱造成抗性下降,也是发病重的重要原因。
3.3 流行特点
    在我国中部地区,春番茄(品种百利)灰叶斑病的发病初期为4月上旬,此时旬平均温度为12.6℃,平均相对湿度为59.20 %,是控制番茄灰叶斑病的关键时期;该病扩展速度很快,在5月中旬发病达到高峰,此时旬平均温度为18.67℃,平均相对湿度为71.00%。
    我国中部地区,夏番茄(品种百利)的发病初始时期为7月中旬,其发病情况与光照之间的关系不大,而与相对湿度关系密切。在番茄发病时期,温度始终稳定在25℃左右,而相对湿度也主要稳定在8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此病发生初期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都比较高,而对于温度的要求不严格。
    在湖南,一般年份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是病害盛发期。5月下旬和6月的气温最适宜病害发生,在此期间如果雨日多、雨量大、温度高、结露持续时间长,病害易流行。贵州地区7~8月气候温暖、多雨,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85%以上时最易发病。其次,连续阴雨天,日照少,土壤和空气湿度大,叶面长时间有水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肥力不足,尤其是缺钾肥,氮肥过多,植株生长势弱抵抗力差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从田间观察来看,同一感病品种若增施钾肥,注意前期蹲苗,叶片肥厚、老壮、叶色浓绿则不易感病。
4 病害防治技术
4.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我国目前尚未见抗番茄灰叶斑病的品种的报道。在巴西,最近几年采用抗灰叶斑病的番茄杂交种使该病很少发生。加拿大种质资源委员会确认番茄品种CODED 1-9 能够抗灰叶斑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种植的番茄中,Amelia、FL 47、FL 91、Linda、Phoenix、RPT 6153、Quincy 等品种对番茄灰叶斑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4.2 农业防治
    加强温湿度控制,适时放风降湿使保护地前后的排水沟内无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时刻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对于我国中部种植春播百利番茄的地区,预防该病害的最佳时期应为每年的3月中下旬,尤其是当旬温度超过10℃、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更应该及时地进行预防。高畦种植,保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4.3 药剂防治
    对番茄灰叶斑病有效的药剂包括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有机硫类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锰锌,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二羧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以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等。感病前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喷雾,或用57.6 %氢氧化铜干粒剂1000 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
    发病后可选择以下配方交替使用:①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喷雾;② 25 %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每隔7~l0 天喷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3~4 天喷1次,共喷2~3次。喷雾时注意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到。及时整枝抹芽,保证田间通风。
    对已发病的植株,及时清除病残体,将收获后的残株拉出田外集中烧毁。用药间隔期根据天气而定,如果阴雨连绵,隔5~7天喷1次药。特别是阴雨日连续4~5天,雨停后须立即喷药。如果天气晴朗,隔12~14天用1次药。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或浇水前后可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烟雾剂可选45 %百菌清烟剂,每亩使用200~250克,傍晚用暗火点燃,施药后封闭棚室过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番茄灰叶斑病
番茄叶上''黑点”与“灰点”,很多人搞错了【蔬菜卫士报 812】
番茄灰叶斑病强势来袭,如何快速治住它?
原来西红柿、辣椒、茄子烂果、掉蛋这么多原因啊!(上)
【病害图谱】番茄叶霉病
黄瓜叶片黄斑的区别(四种)以及防治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