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勤务兵成了上将,自己却被授予中将,但是授衔后三位上将给他敬礼
userphoto

2022.07.23 北京

关注

我干革命不是为了这些,战争年代死了多少战友,他们又该授什么军衔呢?”

每当听到有人抱怨给自己的授衔低了之时,詹才芳将军总是这样回复。而事实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抱怨,也并非是大家不满,而是因为与詹才芳将军自身的“将军伯乐”之名分不开的。

在1955年大授衔中,共授予了1000多位将军,其中包括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五十七位上将、一百七十七位中将等。而詹才芳将军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这当然足以自傲;但问题是他曾经的勤务兵陈锡联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就连许世友、王建安这些他曾经的手下也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作为发掘他们的“伯乐”,这也让一些他的老战友们自然要说上几句。可对于詹才芳而言,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新中国终于在无数战友的努力之下得以建立,也同时为自己的部下能够有高的成就而发自内心的高兴。

悲惨童年,砥砺奋进

詹才芳将军1907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黄安县地处鄂东北的大别山南麓,地形多山耕地少,又生逢乱世的农民家庭,詹才芳将军的童年生活之苦可想而知。

或许也正是黄安如此普遍贫苦的生活,才磨砺了无数黄安县(今红安县)男儿的热血报国之心,从这里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为此有14万人献出生命。而在这些英雄之中,也诞生了如董必武、李先念、韩先楚、陈锡联、詹才芳等数以百计的革命家将军。

詹才芳出生之时家中贫苦,又多兄弟姐妹,因此常常连一顿饱饭都没有,生病更是没有钱财救治。7岁时,詹才芳的母亲便因为久病成疾而不治身亡。母亲去世之后,生活更加的贫苦。无奈之下,父亲也只得时常上山挖一些野菜果腹充饥。可是,一如戏文里唱得那般“麻绳专挑细处断”,12岁那年父亲采了一些不知名的野菜用来充饥,而这一吃之下父亲、二姐都已然是中了毒,缺少钱财医治身体又积弱,最终也撒手人寰。唯一幸运的就是詹才芳只吃了几口,便感觉恶心,才躲过一劫。

没有了父母、二姐,詹才芳和弟弟被大姐带回了她的家中。可是,大姐家中同样贫苦,如今又多了两张嘴,虽然姐姐、姐夫勉力支撑,却仍难免捉襟见肘。而在此后,詹才芳和弟弟靠着给地主放牛才算是稍有进项。

待到年龄渐长,詹才芳便萌生了外出闯荡一番的想法。对于小舅子外出闯荡的想法,姐夫也很是支持,而身为共产党人的姐夫还为詹才芳谋到了一份影响他一生的工作——在我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在武汉创建的学校当校工。

从黄安到了武汉,对于年轻的詹才芳而言一切都是焕然一新。而在到达武汉中学后,身为武汉中学主办人的董必武,对于这个黄安来的小老乡很是照顾,不仅教他做人要如墙上校训那般“朴、诚、勇、毅”,更要树立远大的抱负,坚定革命信念。

虽然由于时局变化,詹才芳也在武汉中学待了一年后便返回了黄安,可这无疑就是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堂思想课。

黄麻起义,伯乐识人,赫赫战功

在返回黄安后,詹才芳迅速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并担任了队长,逐步走上了革命之路。1927年,詹才芳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同年,黄麻起义爆发。作为共产党员,詹才芳也参与其中,而黄麻起义也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长江以北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它为鄂豫皖根据地以及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建设拉开了序幕;同时他还铸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一大批优秀的革命人才。但同样也因为缺少经验以及内部叛徒的出卖,导致起义失败。而詹才芳的大哥詹才华也因此被杀害。在黄麻起义失败之后,詹才芳并未气馁而是继续率部在木兰山一带进行游击作战。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詹才芳成为了陈锡联、王近山等人的伯乐。

就在詹才芳在木兰山进行游击作战时,由于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很得民心。而当时陈锡联的母亲要送13岁的陈锡联加入革命队伍,但眼见陈锡联年龄太小詹才芳便想着以明年加入为托词。

不成想第二年,14岁的陈锡联果真的找到了詹才芳的队伍。“无奈之下”詹才芳同意了陈锡联加入,同时还为了方便照顾陈锡联,安排了陈锡联担任他的勤务兵。后来,在鄂豫皖肃反时,詹才芳还曾救下了被肃反的陈锡联。1955年大授衔中,陈锡联也凭借战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而王近山中将则曾是詹才芳的警卫员。在詹才芳坚持游击战时,王近山的姐姐认识了这位当时名唤“詹裁缝”的大人物。最终,在姐姐的劝说下15岁的王近山加入了红军,而因为年龄小詹才芳将王近山安排做他的警卫员。

在担任警卫员不久,王近山便因为作战勇猛而被提拔,后来的开国大授衔中也凭借战功而被授予中将(一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邓岳少将也曾在詹才芳将军麾下担任警卫员)。

除了陈锡联、王近山之外,许世友上将也曾在詹才芳手下担任过班长,而当时的詹才芳可已经是连长了;洪学智上将也曾是詹才芳将军的部下(至于秦基伟上将等也都曾是詹才芳将军的部下,这自是后话)。

而在发掘将才之外,詹才芳将军同样战功赫赫。

1932年的苏家埠役之中,詹才芳指挥红30团,大破国民党军3万余人,不仅俘获了国民党的皖西“剿共”总指挥,还缴获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在红四方面军西征时,他与何畏、许世友指挥红九军在仪南战役、营渠战役、宣达战役等战役中再次大破国民党军。

解放战争中,詹才芳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不仅五战五捷,歼灭了国民党2万余人;还在辽西走廊的切断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此毛主席都发电令嘉奖——歼敌两万,九纵有份;毁机五架,九纵单干!

后来的天津之战中,詹才芳率领九纵俘虏了天津市长杜建时及白英杰等将领;衡宝战役中解放了衡阳等11县城,俘获14名国民党将军。

小结


可以说,詹才芳将军既有识人之明,又有战场杀伐之赫赫之功。然而就在开国大授衔后,詹才芳却“只”授予中将,陈锡联、许世友这几位他的勤务兵、属下却成为上将,他的上司。

对于这样一幕,詹才芳一开始也难免有些难受,但转念一想却豁然开朗,自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比之自己的这几位老部下显然是逊色一些的。只有按照战功便可以避免资历身居高位,这无疑是有利于治国、治军的。

可在詹才芳释然之外,被授予上将的陈锡联、许世友、洪学智三位上将却自觉不好意思,在授衔结束后,三位上将走到中将詹才芳面前齐齐敬礼。

向詹才芳将军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勤务兵成了上将,自己却被授予中将,然而授衔后三位上将给他敬礼
大别山,将军的摇篮
老师是正国级,开国上将叫他老首长,他却只是开国中将
他的警卫员是陈锡联上将, 部下是许世友将军, 一生只吃素
他是开国中将,手下警卫却是上将,但依旧称他为首长
1955年授衔,许世友和陈锡联等上将为何对一名中将敬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