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氏父子

汪氏父子

葛国顺

戊戌年阳春三月,坐落在邮城九龙湾的一家以汪曾祺笔下食物为主题的餐馆开业,这里有中国现代作家汪曾祺曾写尽的家乡高邮美食,诸如咸菜茨菇汤、汪豆腐等普通家常菜重新呈现。美食家、汪曾祺之子汪朗先生来了,庆典时间未到,汪朗先生一行在汪味馆三楼休息,作家苏北和王树兴也到场,一阵寒暄。

第一次见到汪朗先生,是在一年多前的丁酉年元宵节,汪曾祺纪念馆筹建工作暨汪曾祺先生遗物捐赠的发布会上。当时 “汪迷”太多,没能与汪朗聊上。这一次,我拿着刚到手的汪曾祺、汪朗合著版 《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请他签名。攀谈一会儿后,我告诉汪朗,37年前汪曾祺先生第一次回故里,去我家乡川青观光时,我曾有幸全程陪同,后来写过文章。汪朗点头说,我看到过。

耳濡目染,手笔心传,汪朗也已是美食家和作家。从去年第一次相识后,我便留心漫读他的读书和美食文章。汪朗说,“老头(汪曾祺)说了,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活着的生命是什么?诺贝尔说,生命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是的,生命如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密不可分;生命是世上最美的花朵”。用汪朗的话来说,曾祺老的一生“写诗,写戏剧,写小说,对美食也是极有研究。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今年四月的一个上午,汪朗先生走进扬州一家书房举办的《城市的记忆与味道》品读会,当他聊起关于扬州这座城市的记忆时说,最近两次来,都与书有关,“一座城市的品位高低,与城市里书房的书、市民对书的热爱程度呈正比关系”,“阅读是人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必然途径,也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那天,从北京赶来的作家王树兴则用亲身体会告诉与会者,“汪曾祺的文章让我看到了这世界的美好,也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从一名下岗工人变成一名作家”。

汪曾祺写过很多与故乡扬州美食相关的文章。用汪朗的话说,父亲汪曾祺对扬州美食的味道有非常深厚的情结,平时做的菜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扬州高邮风味。汪朗虽然生活在北京,但对家乡的味道一直记在心里:大煮干丝、狮子头、荠菜香干……汪朗每次来扬州,必吃扬州包子,还有炒软兜、烫干丝、煮干丝……他感慨,“扬州的味道,吸引着每一颗对美食讲究的心。这些菜是其他城市比不了的”,“扬州包子是真是做得好。上次我和美食家来扬州吃点心,吃得我们站都站不起来。我的朋友也是吃遍全国的人,他和我一样,都觉得扬州点心是全国第一”。

随着时间流逝,汪朗和老头儿汪曾祺长得越来越像。汪朗趣谈道:“说明我从医院抱出来没被抱错。老头儿写作的本事我学到的不多,但他做饭的本事我是学到的。”从父亲那里,他传承到了家的味道。

汪曾祺说自己是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朗谈起父亲时是这样说的,“他笔下的美好,不是虚构,而是将美好的事放大。”如今,父亲离开已经21年,汪朗对于父亲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文字中被放大的这种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美食家汪曾祺
不以“背影”示人,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父亲形象如此“离谱”开明|父亲节
扬州这个老头儿是作家里最会做菜的,厨师里最会写作的!
汪曾祺:淡到极致也是浓
【父母必读】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和孩子之间“没大没小”
我所羡慕的父子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