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的秘密与拉康的镜像理论
自我的秘密与拉康的镜像理论(2010-06-30 19:36: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真机

 

人们是这样评价拉康的——“雅克.拉康(Jaques Lacan)是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拉康在考察主体形成的时候,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拉康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在六至十八个月时利用反映于镜子之中的身影确认自己的形象。这使儿童摆脱了"支离破碎的身体"而获得自己身份的基本统一性,这个阶段,就被称做为"镜像阶段"。而在镜像阶段之前,儿童仅仅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堆破碎的物体,他甚至对于这个不完整的身体怀有恐惧。这时的儿童无法通过自我感知——例如时间感,空间感,运动,等等——认识身体的完整性,只有外在于自身的镜像才能为主体提供一个结构性的整体。

 

我看有人在评价时说,这个理论揭示了主体自我认识的虚假性。关于这个理论,我是这样理解的:

"镜像阶段"理论说,意识的自我确立是通过镜像过程来完成的。镜子帮助主体实现了自我认识。儿童动一下手指,镜子中的影象也动一下;儿童笑一下,镜子里的儿童也笑一下。儿童因此得以通过中介,根据影象,确认了对自身的认识,根据影象,为自己的命名。像上面这样说似乎没有问题,但是这里有一个障眼法,一个语言中的障眼法。那就是到底是“谁[1]”通过了“镜子中的影象”确认了“谁[2]”的存在!要知道“谁[1]” 并非就是“谁[2]”!

“谁[1]”是无,是没有;

“谁[2]”是有,是名;

“谁[1]”是能指的“谁[1]”,是在语言之外的;

“谁[2]”是具体的,是成就的,是成就于语言之内的;

“谁[1]”通过了“镜子中的影象”确认了“谁[2]”的存在!如果用“女娲仿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人类”这句话来类比, “谁[1]”就是“女娲”,“镜子中的影象”就是“自己的样子”,而“谁[2]”就是“人类”。

 

镜子中形象的显现,是以镜子的反射功能,眼睛和大脑的视觉功能为前提的;也可以说,这种形象的显现是在某种预置条件下形成的,同时,能指寄身于这个形象,将这个形象赋予自己,让这个形象来代替自己,而在能指被这个形象来代替之后,能指就在语言中找到了自己的虚假身份,丢失了自己,丢失了能指本身。这就是镜像理论给我的最大启示。

 

某个时候,我想,不知何时起,我就习惯了按照这个社会的规则进行应答,按照别人定下的规则说话。我置身于这个预置之中,仿佛身不由己。在社会这面大镜子面前,我是怎样一步步地确认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呢?或者说,这个身份怎样一步一步地确认了现在的自己呢?

韩镜清先生说: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能分别识,没有所分别相;

            只有一隐一现,没有真正显现。

 

 

自我的秘密

伟大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视觉的陷阱——他者的误认
拉康最著名理论,镜像阶段理论,有什么创新之处
拉康派新书|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
拉康|镜子阶段作为“我”的功能之构形者
拉康:从自恋到畸镜之恋
揭秘人人都是精神病!拉康思想解读你内心的疯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