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


概述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又称Wilke综合征及十二指肠淤滞症,系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位置异常,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解剖

肠系膜上动脉约在L1水平起源于腹主动脉,与腹主动脉形成锐角,正常角度为28°~65°,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之间距离为10-34mm。

十二指肠位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之间,因夹角间隙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等填充而不受压。

引起SMA与AO夹角减小的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1)先天性:① 肠系膜上动脉起源异常——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位置过低或先天性的夹角过小,从而导致十二指肠梗阻。② 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

(2)后天性:由于疾病或非疾病原因引起的过度消瘦,导致SMA与AO夹角内脂肪大量减少而缺少支撑,使该角度减小而引起十二指肠受压。

发病机制

1.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减至6°~15°。

2. 肠系膜上动脉到腹主动脉之间的平均距离缩短至2 mm~8 mm。

3. 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到十二指肠中点的距离缩短至10cm以下。

4. 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固定、位置过高,十二指肠上动脉起始部位过低 。

临床表现

  • 根据临床症状的缓急程度,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 临床上以慢性SMAS最为常见。多发于瘦长体型者,女性多于男性;

  • 临床上突发症状是长期发作的餐后上腹部慢性绞样疼痛,有时也有急性发作伴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嗳气、恶心、呕吐。呕吐常发生在餐后、2~3小时或夜间。

  • 急性SMAS主要见于儿童,患者出现急性胃胃扩张。

  • 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

超声表现:

超声能够很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并能测量两者之间的夹角,还可实时动态观察十二指肠的蠕动情况及其位于SMA后方的管腔内径情况,因此超声对于SMAS的诊断也有重大价值,其超声表现为:

① SMA与AO间的夹角<22°,两者之间的宽度<8mm。

② SMA后方十二指肠受压,该部位十二指肠前后径小于1.0cm,近端十二指肠扩张超过3cm,呈“漏斗状”或“葫芦状”。

有研究表明,利用肠系膜SMA与AO间夹角<22°诊断SMAS的敏感性为42.8%,特异性为100%,而利用SMA与AO之间的距离宽度<8mm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注意:测量该宽度的位置为夹角内的十二指肠水平

SMA与AO间夹角测量

AO与SMA之间距离宽度的测量切面

图来源:Ultrasound of the week,作者:Sally Graglia

左图:SMA与AO加减减小约为10°

右图:SMA与AO之间夹角正常范围,约67°

图源:Jee Wan Wee,Tae Hee L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Diagnosedwith Linear  EndoscopicUltrasound (with Video) ina Patient with Normal Body MassIndex,Clin Endosc  2013;46:410-413

频谱特征

禁食时(图5-8):

  • 快速双相血流频谱

  • 收缩期峰对称,高尖

  • 舒张早期基线下反向小峰,或基线上出现小凹

  • 舒张中,晚期呈近基线的较宽频带的频谱

  • 高阻力型频谱特征,RI>0.8。

  • 单相频谱

  • 收缩期峰不对称,下降支较斜缓

  • 舒张早期基线下反向小峰消失,变为正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 舒张中、晚期血流速度均加快,全舒张期呈斜坡状,宽频带,充填频谱;

  • 中等阻力型频谱,RI<0.8。

扫查方法:

禁食>12h。腹正中线偏左lcm处纵切面,腹腔动脉下方1cm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横行扫查于胰腺后方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横切面。超声检查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时,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放置于每一条血管的起始部,后逐次尽可能向远处扫查。

注意要点:

超声检查肠系膜动脉时,应检查腹主动脉近段、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开口处及近段,通常,粥样硬化易发生在这些血管开口处,为重点检查部位。

超声不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远段。肠气过多、呼吸急促、过度肥胖或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均不能进行完整检查。

肠系膜上动脉的超声解剖特征:

① 被界线分明的三角形脂肪包绕;

② 位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左侧:

③ 胰腺和脾静脉位于其前方:

④ 左肾静脉位于其后方。

禁食时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特点:

① 肠未做功,耗氧量少,血流量少,肠循环阻力相对较大。

② 收缩早期:血流快速向前流动。

③ 收缩末期:血流速度减慢直至零。

④ 舒张早期:血流反向流动。

⑤ 舒张中、晚期:血液缓慢前向流动。

进食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特点:

① 肠做功,耗氧量增大,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舒张,肠循环相对阻力降低。

② 收缩期:血流快速向前流动(流速较禁食时稍慢)。

③ 舒张早期:反向流动消失,呈正向血流,且流速明显加快④舒张中、晚期:血流速度也较禁食时明显增快。肠系膜上、下动脉血流增加是由于进食活动后激素释放引起,其内径不增宽。肠系膜上动脉频谱变化于进食后45分钟达到高峰。

SMAS上消化道造影(GI)表现

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见一纵行“笔杆”样压迹,粘膜平展,对比剂通过受阻。

梗阻近侧十二指肠扩张,可见频繁蠕动及逆蠕动增强,对比剂在近侧徘徊呈“钟摆”样。

改变体位,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时,对比剂可通过十二指肠升部。

鉴别诊断

  • 十二指肠动力障碍:GI示十二指肠扩张,但没有笔杆样压迹,且肠蠕动弱。

  • 十二指肠粘连带压迫:常有腹部手术或腹腔内感染病史,可合并其他肠管粘连受压。

  • 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框形态失常,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位置异常,空肠近段位于脊柱右侧。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环状胰腺:CT平扫示十二指肠降部呈鼠尾状狭窄,其周围见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十二指肠降部周围可见强化的胰腺组织包绕。环状肾动静脉畸形

治疗

十二指肠淤积症需要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病程短、年龄小、发作不频繁、改变体位能缓解,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扩张不明显、逆蠕动不强或无典型的笔杆样压迹、改变体位能进入空肠的十二指肠淤积症患者,可以保守治疗。比如采取少食多餐,餐后做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注意腹部保暖等措施。

部分因消瘦引起十二指肠淤积症或症状明显影响进食的患者,可以留置空肠管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待营养状况改善后,其夹角脂肪组织填充、角度增大,可使病情长期缓解。

病程长、症状重、十二指肠中重度扩张者以及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胡桃夹综合征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龄少女,减肥后成功了,突然呕吐不止,医生告诉她原因却是腹部脂肪太少
腹部超声 | 慢性腹痛——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超声:腹主动脉的“兄弟”们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你压着我的十二指肠了”——十二指肠淤积症
这一种病,主要通过增肥来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