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氏3 埋线针刀特色疗法之“足五针”治疗跟骨骨刺临床疗效观察
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临床疗效观察
高敬辉1  杨才德*2
(1.七里河区中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和2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31例,两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11例,两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跟骨骨刺;“足五针”;杨氏3A+疗法;埋线针刀;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Yang's 3A+ Therapy at 'zu wu zhen' for the Bone Spur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ang's 3A+ Therapy at 'zu wu zhen' for the bone spur.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the bone spur were randomly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7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45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ith Yang's 3A+ Therapy at 'zu wu zhen'; 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 and 2 to judg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1 cases were cured, twice the total 45 cases were cured, improved in 2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11 cases were cured, twice the total 21 cases were cured, improved in 13 cases, the total efficiency 75.6%; two groups total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the bone spur can obvious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in in patients, and it has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word] the Bone Spur; 'zu wu zhen'; Yang's 3A+ Therapy; acupuncture; clinical observation
跟骨骨刺即跟骨骨质增生,其主要症状是足跟痛,行走时脚跟不敢用力,伴针刺样疼痛感,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通常会有所缓解,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跟骨骨刺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近年来,人们多用中药制剂外敷跟骨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但药物疗效不尽理想。笔者运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35~69岁,平均46.5岁,病程2个月~8年;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34~70岁,平均47.2岁,病程1个月~9年。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的诊断标准;②主要症状是足跟痛,行走时脚跟不敢用力,伴针刺样疼痛感,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通常会有所缓解;③跟骨X线上可见典型的跟骨骨刺。
1.3纳入标准
①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②跟骨排除器质性病变;③能按医生要求坚持完成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①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糖尿病及心、脑、肾、肝等脏器疾病者;③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或不能完成治疗过程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
足五针中内踝后上点和内踝后下点治疗跖管综合征,跗骨窦口点治疗跗骨窦综合征,足底内侧点和足底外侧点治疗跟骨骨刺,因而治疗组只选用“足五针”中的足底内侧点和足底外侧点两点进行治疗,具体定点:作足内踝及外踝的垂线,并在足底连线,把足底的线段平均分成3等分,内侧的等分点为足底内侧点,外侧的等分点为足底外侧点。
2.1.2针具的选择
针具采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杨才德教授发明的埋线针刀,“足五针”选用7号3.4cm(短针)长的埋线针刀;
2.1.3治疗
患者俯卧位于治疗床上,足跟朝上,踝关节前面垫枕,将足垫稳。术者正对患者的足底,戴检查手套,用定点笔定点,术区消毒,术者换戴无菌手术手套并铺无菌洞巾;术者左手拇指再次定点并按压固定皮肤,右手拇食二指持杨氏埋线针刀,右手中指及无名指指端支于操作点旁,将埋线针刀的开孔斜面朝左手拇指。①足底外侧点:足底外侧点即跟结节前下方正中点,刀口线与跖腱膜腱纤维走向平行,即与足长轴平行,刀体与足远端皮面呈60°角。快速进入皮肤、皮下组织,达骨刺前端骨面。调整刀体,将刀锋移至骨刺前端,透过跖腱膜,进入骨刺与跟骨之间,并达到跟骨面。此处为腱膜下滑液囊,跟脂肪垫存在之处,纵切纵摆2~3刀。然后提起刀锋至腱膜浅面,斜骨刺两侧行纵切纵摆各2~3刀,再提起刀锋至骨刺前端,调转刀口线90°在腱膜与骨刺间切开2~3刀,缓慢出刀并按压刀孔。②足底内侧点:足底内侧点即跟骨结节内侧突点,刀口线与足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呈60°角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切开2~3刀,并行纵切纵摆,缓慢出刀并按压刀孔,观察不出血用无菌贴贴敷。
治疗1次后仍有疼痛者第2周进行第二次治疗,定点及操作同第一次。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进行疗效评价。
2.2  对照组   采用局部药物注射。
2.2.1基本方:2%利多卡因1ml+曲安奈德1ml(8mg)+ 注射用水1ml。
治疗方法:跟骨结节痛点常规消毒,进针直至骨面,回抽无血,每点注射0.5ml,出针并按压针孔,观察不出血用无菌贴贴敷。治疗1次后仍有疼痛者第2周进行第二次治疗,定点及操作同第一次。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进行疗效评价。
3.统计学方法
两组疗效用疗效构成比的方式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总体有效率的比较采用采用x2检验。假设检验水准设为0.05,并计算出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P值,以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4.疗效评定标准和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足跟痛临床特征分为临床治愈:足跟痛完全消失,走路无疼痛及足跟无压痛;好转:足跟痛明显好转,足跟压痛及走路足跟疼痛明显减轻;无效:足跟痛症状无改善。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一次临床治愈率  两次临床治愈率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47     31(66.0)      14(29.8)    2(4.2)   0(0.0)   100.0
对照组   45     11(24.4)      10(22.2)   13(28.9)  11(24.4)  75.6
如表1所示,治疗组一次临床治愈率66.0%,两次治愈率为29.2%,总治愈率为95.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24.4%、46.6%和75.6%。2组治愈率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说明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疗法。
5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跟痛症属痹症范畴,多责之于肾虚瘀阻,盖足跟位于人体最下、负重最多,加之易于触冒水湿寒冷,易为寒湿之邪所犯,中老年人,肾气渐亏,加之劳累负重,日久致肾气亏虚,经络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复中寒湿,痹阻经络,壅阻气血,则发为本病。
跟骨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足底筋膜炎),导致跖筋膜紧张的病变有平足及跟腱挛缩。跟骨骨刺症多发生于跟骨底面结节部分的前缘,由于跖腱膜和足底肌在其附着处受到反复牵拉引起慢性劳损性炎症,炎症刺激进而诱发骨刺形成。有时跟骨骨刺并无症状,当骨刺方向与应力点成斜角时,才会出现足跟痛[2]。另外足底的浅中层有足底腱膜、趾短屈肌、小指展肌、踇展肌附着,深层有足底方肌附着,跟骨下还有滑液囊,局部的反复牵拉损伤,造成这些软组织慢性炎症,使组织胺类物质释放,刺激神经血管,引起疼痛。如跟骨的滑囊炎、腱膜炎、肌腱炎、骨膜炎[3]。
跟骨下骨刺在早期形成阶段由于牵拉骨膜上的足底筋膜可引起疼痛,虽然此时骨刺很小,甚至X线检查也不能发现。随着骨刺增大,疼痛常消失,这或许与足的适应性变化有关。因此X线上可见典型的骨刺可以没有症状。反过来,经过一段无症状期以后,或由于局部外伤,骨刺可自发地产生疼痛。偶尔在局部形成外生滑囊,并引起炎症(跟骨下滑囊炎),引起足跟底部发热跳痛。现代医学认为跟骨痛与退化和劳损、足跟脂肪垫炎、萎缩、跖腱膜炎、跟骨骨刺等有关[4]。
大多数学者认为跟骨骨刺(跟骨结节前下部的骨质增生)是由于跖腱膜产生的异常牵拉所致。跟骨骨刺的形成和产生跟骨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跖腱膜的异常高应力。跖腱膜抵止在跖垫中的纤维与跖的第1趾骨的基底部紧密连结,直达骨膜。因此,跖垫与跖腱膜实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样,正常走路时,身体重心向前,足趾背伸,第1 趾节即将跖腱膜拉紧,足弓上提,结果使跖腱膜受到很大的牵拉力。如果病人长时间站立,长途行走,体重增加或足力降低等情况下,就可能在足底腱膜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形成慢性纤维组织炎症,由于应力失调而形成“骨刺”,引起滑膜炎及足跟痛。如果足底或/及踝侧肌无力,则跖腱膜承受的拉力则更大。若足弓下陷,足底长、短韧带松弛则更增加之剑磨得负担。再加上体重的下压,如此多种因素汇聚在一起使跖腱膜遭受长期的、持续的拉应力,便会在跖腱膜跟骨止点处出现应力性改变——骨质增生,俗称跟骨骨刺。第二、踇展肌也起于跟骨结节,在其内侧。它是维持足内侧弓的重要结构。根据其同样的应力改变,亦可产生骨刺,只不过是骨质增生在跟结节的内侧。不仅如此,踇展肌的下方还行走着胫后神经的跟支,当踇展肌紧张时可压迫该神经而产生疼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跟骨骨刺的压痛点不是一个,有的是两个。第三、附着于跟结节的各腱,均存在着腱围结构,及腱周疏松结缔组织、滑液囊、脂肪垫等。在跟结节与跟腱之间确实存在这些组织,并且可用MRI图像证明滑囊炎、脂肪垫炎等病理改变。如果已存在骨质增生,又出现腱围结构的无菌性炎症,其疼痛则十分剧烈;而虽有跟骨刺存在,但却无腱围结构的病变,因此也无疼痛症状,故称无痛性或无症状性跟骨刺[5]。跟骨骨刺所产生疼痛与跟下脂肪垫炎、跟结节前下滑囊炎及跖腱膜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病变互相交织在一起。
跟骨骨刺不是刺,而是一片骨质增生,它仅仅是跟骨X线侧位片上骨质增生的侧面投影像。这应该是对跟骨骨刺这一骨质增生的根本认识。埋线针刀治疗的目的不是将骨“刺”(骨质增生)切掉,亦非将骨刺的前端“磨平”,而是要消除形成骨刺的原因,当松解了跖腱膜后亦即消除了引起骨质增生的异常高应力的来源,也就消除了“骨刺”增生的根源[5]。
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原理是足底外侧点即是跖腱膜应力最高点,将局部变性挛缩的腱膜部分切断以缓解腱膜张力,纵形疏通筋膜减轻局部应力,能使松解更安全彻底。同时松解跟骨下滑液囊,消除跖腱膜局部炎症,改善局部血供起到镇痛作用;足底内侧点主要松解踇展肌腱以及松解胫后神经根支的卡压,针刀治疗本病既解除了跖腱膜与跟骨骨刺之间的过大应力,又治疗局部无菌性炎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致病因素,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且远期疗效显著。
局部药物注射主要作用是消炎镇痛,对治疗跖腱膜下的滑囊炎、脂肪垫炎以及局部无菌性炎症效果很好,但是不能松解及改善跖腱膜的异常高应力,也就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跟骨骨刺形成的病因,远期疗效差。
综上所述,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症较局部药物注射更有针对性,且见效快、痛苦小、远期疗效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何保宗.跟痛症机制与手法治疗[J].广西中医药,1999,20(1):50.
[3] 范竞,周福贻.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方法[J].颈腰痛杂志,1993,14(1):43-44.
[4]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875-1876.
[5] 庞继光.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218-221.
[6] 杨才德,雒成林.穴位埋线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高敬辉,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院   针灸副主任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针刀“两点”松解法治疗跖腱膜挛缩型跟痛症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针刀松解术治疗足跟痛
足跟痛的病因机理及临床治疗思路探讨
跟痛症的详解清单
小针刀结合封闭治疗跟骨骨刺36例
足跟痛只需轻跺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