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运教授:小卒中的研究未来——抗炎与免疫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小卒中”之称,却是一个“大麻烦”。其临床表现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大会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科的徐运教授,分享了目前学界对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上的最新认知。


/  血脑屏障学说与CSVD早期诊断 /

  • 为什么脑小血管病重要?

脑小血管病是一个解剖学和病理学概念,指在各种病因作用下,颅内的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脑小血管是脑血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CSVD的表现与公众熟悉的大血管病变相比,往往显得没有那么危急,因此未被世人所重视。

但是,近十年研究发现:CSVD与卒中、认知功能下降、情感障碍、步态不稳及不自主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密切相关, 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欧洲CSVD病理分类

  • Ⅰ型:小动脉硬化型,最常见

  • Ⅱ型: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 Ⅲ型:遗传性SVD

  • Ⅳ型:炎症或免疫介导SVD

  • Ⅴ型:静脉胶原病

  • Ⅵ型:其他SVD

  • 为什么血脑屏障在CSVD发病机制中重要?

总的来说,CSVD可分为散发性遗传性,由于其多样的病理类型,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但之间却又存在诸多联系

CSVD发病机制假说

散发性CSVD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呈逐渐进展趋势。科学家所描述的病理学,倾向于反映疾病的晚期特征,但预防疾病发展需要考虑疾病的最早期阶段

如果用一个统一的假设来解释其发病成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渗漏/通透性增加是一个可能。因此,BBB受损学说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主流假说。

血脑屏障指在是指脑组织与血液之间的屏障结构。

血脑屏障的结构(图片来源:网络)

脑小血管病及其他一些疾病,都可以引起血脑屏障破坏,通透性改变,使得血液中有毒的衍生分子,细胞及微生物进入大脑,发生免疫炎症反应,又会加快疾病进展。

血脑屏障破坏还可在影像学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借助一些影像技术,用一些分子标志物早期预测CSVD的危险因素。

另外,血脑屏障破坏也是一个病理的证据,临床可以靶向血脑屏障的损伤,进行一些治疗。

/  外泌体miRNA与CSVD /

由于脑小血管累及细小血管,表现复杂多样,仅靠影像学并不能准确诊断。近年来,科学家在寻找一些新的标志物作为诊断,外泌体就是其中的一个热门。

外泌体(exosome)是由细胞分泌的,包含了复杂 RNA 和蛋白质的小膜泡 (30-150nm),外泌体含有丰富的生物信息物质,具有在细胞间传递生物信息的功能,因此在病理与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外泌体(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卒中大问题”—脑小血管病之脑微出血
DCE-MRI评估脑小血管病血脑屏障完整性的价值
炎症与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
什么是脑小血管病?
基于络病理论辨治高血压脑小血管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