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腑实证

腑实证: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邪热和阳明糟粕相结。

症候特征:1、全身毒热内盛(调胃承气汤);2、腹部实证(小承气汤),腹满、痛、不大便。只有后者为杂病,只有前者为阳明热证。大承气汤两者兼备,痞满燥实。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不大便五六(医统本作“六七”)日者,则大便必结为燥屎也。胃中燥实,气不得下通,故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是胃有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

不吐为无禁忌。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蒸蒸者,如热熏蒸,言甚热也。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则表邪已罢,蒸蒸发热,胃热为甚,与调胃承气汤下胃热。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内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在上焦则吐,吐后不解,复腹胀满者,邪热入胃也,与调胃承气汤下其胃热。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则胃燥以润),更莫复服(以本无实热故也)。

虽无大热内结,亦须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若脉沉实者,内实也,可下),脉滑而疾者(里热未实,未可下),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一方二法),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勿更与之(肠麻痹,会导致肠穿孔)。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汤入腹中转失气者,中有燥屎,可更与小承气汤一升以除之;若不转失气者,是无燥屎,不可更与小承气汤。至明日邪气传时,脉得沉实紧牢之类,是里实也;反得微涩者,里气大虚也。若大便利后,脉微涩者,止为里虚而犹可,此不曾大便,脉反微涩,是正气内衰,为邪气所胜,故云难治。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偏渗),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吐下发汗,皆损津液,表邪乘虚传里。大烦者,邪在表也;微烦者,邪入里也。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其脾为约也。小承气汤和之愈。

伤寒若吐、若下后(皆伤胃气),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亡津液,胃气虚,邪热内结),日晡所发潮热(阳明王于申酉戌,日晡所发潮热者,阳明热甚也),不恶寒(表证罢),独语如见鬼状(阳明内实也,以为热气有余)。若剧者(热气甚大,昏冒正气),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伤寒阳胜而阴绝者死,阴胜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余,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弦,知阴未绝而犹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经曰∶凡服下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此以热未剧,故云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为胃热,当消谷引食),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胃实)。若能食者(胃中虚热,虽硬不得为有燥屎),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杂病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伤寒则胃实热甚者,不能食,胃中虚热甚者能食,与杂病为异也。大承气汤以下燥屎,逐结热。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里症),烦躁,心下硬(邪气内甚),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赵本注∶“一云∶不大便”)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针经》曰∶脉软者,病将下。弱为阴脉,当责邪在里,得病二三日脉弱,是日数虽浅,而邪气已入里也。胃实热甚,则不能食;胃虚热甚,至四五日虽能食,亦当与小承气汤微和之,至六日则热甚,与大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多者,为津液内竭,大便必硬,则可下之。小便少者,则胃中水谷不别,必初硬后溏,虽不能食,为胃实,以小便少则未定成硬,亦不可攻,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

伤寒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邪热内甚上熏于目),无表里证,大便难(里实),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身大热者,表热也,身微热者,里热也。《针经》曰∶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则证近危恶也,须急与大承气汤下之。

两目呆滞凝视,阳明燥热内盛下伤肝肾之阴,目睛失养。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邪热入腑,外发热汗多者,热迫津液将竭,急与大承气汤以下其腑热。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邪热传入腑,而成腹满痛者,传之迅也,是须急下之。

急下三证:下焦阴液受损,需要急下。

腹满不减(邪气实),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经曰∶大满大实,自可除下之。大承气汤,下其满实。若腹满时减,非内实也,则不可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是减不足言也。

此为杂病腹满。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赵本有“为”字)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和胆热下迫下利。有热,阳明脉滑数实大,少阳弦。

阳明土,少阳木,二经合病,气不相和,则必下利。少阳脉不胜,阳明不负,是不相克为顺也;若少阳脉胜,阳明脉负者,是鬼贼相克,为正气失也。《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又曰∶滑数则胃气实。下利者,脉当微厥;今脉滑数,知胃有宿食,与大承气汤以下除之。

食积内停,脉滑数,大承气汤适应症之三。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若下之早,燥屎虽除,则表邪乘虚复陷于里,为表虚里实,胃虚热甚,语言必乱。到底是里实还是里虚?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热并阳明),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一身汗出为热越,手足漐漐汗出,为热聚于胃,必大便难而谵语。经曰∶手足濈然而汗出者,必大便已硬也。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太阴脾虚),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下后,心中懊憹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虚烦也,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腹微满,初硬后溏,是无燥屎,此热不在胃而在上也,故不可攻。

大下后(胃弱不能消谷),六七日不大便(宿食已结不消),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利,则大便硬;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难乍易。胃热者,发热,喘冒无时及嗜卧也;此燥屎在胃,故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也,与大承气汤以下燥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读伤寒-215
汉传中医免费课程连载阳明篇条文70-77
(12)阳明腑实证辩证八法
《伤寒恒论》阳明中篇
推荐一张便秘的高效经方(二)
阳明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