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对孩子“撒谎”,父母做好这5点就够了,果然父母都很机智!

最近很多妈妈反映说孩子开始撒谎了,打骂和说教都不管用,家长们很是发愁:“3岁看小,7岁看老,这么小就会撒谎骗人了,长大了还了得?”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面对“撒谎” 的孩子父母要怎么办?

1、因为肯定太少,想获得肯定而撒谎

小泽在幼儿园表现良好,老师奖励了一朵小红花,妈妈高兴地夸了小泽,之后小泽每天都带回小红花,告诉妈妈是老师的奖励,直到一个星期后幼儿园老师在微信上告诉小泽妈妈,小泽每天都会撕走别的小朋友的花,让小泽妈妈教导一下这样做不好,小泽妈妈才知道小泽在撒谎。

妈妈觉得很没有面子,责问小泽为什么撒谎,很久小泽才说出原因:“我想让你表扬我,所以我才把花摘回来。”

细想一下,爸爸妈妈平时对小泽有些苛刻,很少夸奖孩子,对小泽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做的还不够好”,孩子的内心却很少得到肯定,

小泽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太过于严厉,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扬,所以才会编造事情来让父母表扬和高兴,这就是所谓的“撒谎”。

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平时要多从心底由衷地赞美孩子,如果不知道怎么夸奖孩子,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宝宝你自己穿衣服啦!真能干!”“你今天没有赖床,值得夸奖!”……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和肯定,因为这些话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和坚定。

2、因为表扬太泛,怕被小瞧而撒谎

周末兮兮和妙妙一家约在公园野餐,一到公园后兮兮就开始撒欢了,跟着爸爸到处抓蚂蚁,认植物……妙妙则和两家妈妈一起待在树荫下布置野餐的东西,帮忙拉个小垫子、洗水果、摆餐具等等,等兮兮和爸爸疯玩了一圈回来后,野餐的东西都摆好了。大家都纷纷夸奖妙妙:“妙妙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妙妙真能干!”“妙妙真棒!”

兮兮觉得被忽视了,就告诉妈妈“我帮爸爸背水壶了,我还帮爸爸拿相机了呢”,爸爸笑着说:“是吗,你哪有帮我拿东西呢?”妈妈立即告诉兮兮撒谎不是好孩子,兮兮很委屈地哭了:“你们今天都夸妙妙了,难道我不好吗?”

爸爸妈妈愣住了,没想到兮兮那么敏感,感觉被妙妙比下去了,小丫头原来是怕被小瞧啊!爸爸妈妈立马安抚兮兮:“爸爸妈妈夸奖妙妙,是因为妙妙确实很用心地帮妈妈布置,但是不代表你不优秀啊,你认识很多动植物,你敢于亲近大自然,这些妙妙都怕呀!你们各有各的好,在爸爸妈妈眼里,你永远是最好的孩子。”

3、分不清真实和想象,不叫撒谎

萌萌和佳佳在一起玩玩具,萌萌说:“我家里有很多很多玩具,有芭比娃娃、有小火车、有托马斯、有美梦精灵……”佳佳说:“我们家也有很多玩具,不过你们家没有白雪公主!我们家有白雪公主哦!”萌萌妈妈跟佳佳说:“世界上是没有白雪公主的,小朋友撒谎可不好哦!”佳佳依然坚持说:“我们家就是有白雪公主的!我晚上睡觉她就来了!”

其实3岁多的佳佳压根就没有撒谎,她所说的白雪公主,是妈妈给她讲的童话故事,她自己根据童话故事想象出来的,她不止一次地告诉妈妈,自己睡着了,白雪公主就来了,在床边守护自己,等睡醒了,白雪公主也该回去休息了,所以就不见了。

现在的佳佳还不能区分想象和真实的区别,她自己表达的东西也可能和我们理解根本不一样,面对这种类似的情况,大人完全没必要把孩子的“童言”当成谎言来看待,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这美丽的想象,让孩子更加开心,这些所谓的“谎言”,完全可以宽容。

4、小小的虚荣心,偶尔为之没关系

嘟嘟和平安坐在一起玩玩具,平安说:“我们家有很多很多苹果。”嘟嘟说:“我们家也有很多苹果,我们家的多!”平安:“我们家的苹果多到吃不完!”嘟嘟:“外面卖的都是我们家的苹果!你们家吃的都是从我们家买的。”平安:“好吧,那真的很多呀!”

这些孩子们说的“瞎话”,显然不属于谎言,因为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欺骗,只是想要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而编的瞎话,做父母的要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重新看待,这种现象表现了他们童心的纯净,偶尔为之没有关系,没有必要给孩子扣“撒谎”的帽子。

5、犯了错误,不想遭受惩罚

午睡的时候豆豆趁奶奶熟睡,跑起来自己玩,翻东西的时候砸了妈妈新买的粉饼,还把妈妈的口红都揪断了。妈妈下班回来后发现化妆品一片狼藉,梳妆台上还有几个小手印,就立马叫来豆豆,问是怎么回事,豆豆:“我没有啊!妈妈,不是我弄的。”妈妈质问道:“那这些手印是谁的?”豆豆:“不是我,我不知道,不是我,不是我!”妈妈见豆豆不承认更生气了,直接给豆豆屁股上来了两巴掌:“叫你撒谎,你这熊孩子!”

豆豆为什么要撒谎?正是为了逃避妈妈的惩罚,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孩子这样谎言父母只知道生气,却忘了谎言背后的原因,如果妈妈的态度温和一点,告诉豆豆:“这些东西损坏了就损坏了,妈妈要小小地惩罚你一下,你记住下次不可以乱翻妈妈的东西了。”

父母的惩罚越严重,孩子下次更有可能怕遭受惩罚而撒谎。父母不能一味地抓住某件事不放,最好的做法就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什么样的时候不可以撒谎,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有错误要加以改正。

更多资讯请关注摇篮网微信公众号(yaolan-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夸奖孩子|孩子| 夸奖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豆豆和麻麻
一个女教师的暑期家访日记: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最好教科书!
感动了无数爸爸的绘本:《little bean》小豆豆
有临渊羡鱼的时间,不如退而结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