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说毁灭孩子的阅读兴趣,学校老师居功至伟
这是北鱼学堂张兴东的
13

点击播放声音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做客。

今天想聊的话题来源于一位家长给我发的一张截图,这个截图上的内容是一份小学五年级即将升六年级的语文暑假作业,一共有三个:

第一,读几篇文章,写一篇文字读后感或者阅读小报;

第二,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完成一篇读后感;

第三,从鲁迅的《故乡》、《朝花夕拾》和老舍散文集里三选一,阅读后完成读后感或阅读小报。

我发现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点。

激发 Or 毁灭

第一个就是教育的进步。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在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老师没有给我们推荐过一本书,哪怕是《西游记》都没有推荐过,只有校内的课文,真的是文化荒漠。

对比现在五、六年级的小学教育,明显是一种进步。在这份作业里我看到了高尔基的《童年》、看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故乡》、看到了老舍,说明学生应该读书这个观念已经烙在了所有语文老师的心中。

所以你能看到暑假不止像我们以前一样要完成暑假作业,还有阅读,有读后感和阅读小报。从这里能看出来语文教育的进步。

第二个我特别想说的是,我觉得毁掉孩子阅读兴趣的人公立学校的老师居功至伟。

是典型的好心做坏事,或者说得更尖锐一点,我们社会中有一种说法专门抨击不好的家庭教育——以爱之名无恶不作。当然这话说得太严重了。

我想说,假如听众/读者中有公立学校的老师听到我的观点,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探讨一下,布置阅读作业到底是激发孩子兴趣还是毁灭孩子兴趣。

脱节的

阅读作业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看到这三个作业就知道它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每一个阅读作业的后面都紧接着布置了读后感或阅读小报,为什么一定要写这个?

其实是老师怕孩子不读,所以读后感的作用在于证明孩子读过了。

这样布置作业的结果可想而知,你认为你的学生真的会去写吗?还不如在网上抄一点东西来得快。所以监督性任务的结局就是糊弄,至少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的。

读书本来是要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时候老师带给他的却是学会如何糊弄,这里头有巨大的问题。

另外,大家仔细推敲一下这份作业里开出的书单,高尔基的《童年》还能让这一代的学生感兴趣吗?或者感兴趣的比例有多少?而老舍散文集、《故乡》这样的书,孩子还会有共鸣吗?

《童年》还能读点故事,散文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能读出什么呢?100个学生里面能挑出一个爱读散文的就已经是烧高香了,难道老师这样做就是为了鼓励那1个学生的兴趣然后毁掉剩下99个人的兴趣吗?

我认为五、六年级的孩子是读不了《朝花夕拾》的,到了高一再读才能渐渐读出点味道来。

《朝花夕拾》我解读完花了两年的时间,孩子如果只是泛读不精读,看个乐子,对孩子有什么用呢?

书:能毒害亦能滋养

大家会发现散文适合中老年写,他对人生、世界有了些看法之后开始写散文。年轻人不适合写散文,也不适合读。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时候他怎么会喜欢这种东西?

所以我觉得散文最起码初一、初二开读,而且阅读不能以散文为主。我们老师推荐的是不是名著呢?全是名著,但是毁掉孩子兴趣的也可能恰恰就是名著。

我上学的时候虽然老师不推荐书,但是我记得我挺沉迷于武侠小说的。其实读武侠都比去读老师推荐的不适合学生读的名著强,最起码学生不反感。

我们那个时候是读的入魔,饭都不吃了,晚上打着手电筒看。读武侠小说至少写作文语言是流畅的。虽然我单纯的觉得郭靖、杨过的武功高强,飞檐走壁很爽,什么大道理也没悟出来但起码没有读名著的“危害”。

我看到这份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对中国的语文教育深表忧虑。

这个是可能会有人问,那你觉得应该读什么书?我认为学生应该读什么取决于你老师能教什么。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毒素。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捧起一本书最后半途而废放下了,他受到的挫折和对读书的厌恶痛苦这都会让他一直记着,所以他看到书就痛苦就感到讨厌。所以书既能滋养一个人,也能毒害一个人。

所以,老师推荐书的前提是这个老师是否能提供一个环境,帮孩子把毒素化解掉,让他真的对书感兴趣。

如果老师做不到这点,那你推荐的书目就是在毁孩子。

老师做得到这点,甚至可以读很难的书。比如带着小学生读《史记》,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老师可以把《史记》讲得很有趣,并且能让孩子们叽里呱啦地讨论,同时孩子也很快乐。那大家会发现读《史记》对孩子受益无穷,他很快乐的读进去了《史记》。

反过来,如果老师没有时间去指导孩子读《史记》,而是直接买一本书丢给学生,那这一定是在毁灭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半专治的

阅读方法

我觉得小学阶段的读书只能有两类。一类是老师能把控的,保证班里的学生不反感,能带着学生一起读,而不是学生回家自己读然后写一个读后感。

第二类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武侠小说、《哈利波特》、《盗墓笔记》这类书,有些家长看到这儿会担心孩子沉迷武侠小说,感觉孩子要被这些书毁掉了。

但其实大家会发现小孩子的沉迷是一阵一阵的。这段时间他可能喜欢看武侠小说,三年之后他可能就不喜欢了。只要你不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给他输入新的东西,他就会对新的东西产生兴趣。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沉迷本身是好现象,说明他专注。

所以我经常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我对阅读的看法是半专制,我一方面要持续地给你输入新的、深刻的东西,而且会让你从深刻的东西中产生深度的快乐;另一方面不影响你去看那些浅薄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年龄增长之后,他会把浅薄的东西渐渐扔掉的。

但是浅薄的书中有一类其实是非常牛的作品,比如说《名侦探柯南》,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它一点用也没有,但是未来这孩子可能就靠这个书养活了自己,他最后可能成了一个侦探小说家。

我们从前的观念是看武侠小说是不务正业的,但是现在大学有专门讲武侠的选修课、有专门研究武侠的博士生。

大家可能没有想过这种所谓不务正业的东西,有了深刻的思想之后,往往可以有一个更深刻的产品出现。

    至关重要的

行动指导能力

我再总结一下,我说有两件事情对于读书是很关键的:

第一件是能指导孩子,给孩子输出的机会,并且还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氛围去引导他读,做到全程参与。这种书最好选难度大一些的。

有些父母也会带孩子读,但是读得很没劲。其实有的家长是带不了的,因为根本提不出问题。

你会发现真的跟孩子探讨很尖锐的问题孩子是会很兴奋的,会喜欢跟你聊。家长要是讲的很浅薄孩子慢慢就远离你了,会觉得你很唠叨。

家长不能提出很有趣的角度、提出独特有深度见解的东西,就无法带领孩子产生深度兴趣。

比如我现在带着大家读《道德经》,我们两期都报满了,人家要报我们只能说对不起我们服务不过来了所以停止报名,有钱我也挣不了。

他们为什么会去学《道德经》?多难呀,比老师开出的老舍散文集难多了。但是他们坚持得不亦乐乎,笔记记得非常好,看到那个笔记你都不觉得是小学生写的。

图 |《道德经》小学组个性笔记

我为什么可以让孩子对这么深的书感兴趣?因为我创造了一个体系,我讲的并不鸡汤,即使是成年人听了也觉得很深刻。我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场域,孩子可以进入深层的文化,登堂入室。

图 |《道德经》成人组优秀笔记

第二件是别阻止孩子去读你认为低级的书,只要它是正式出版物,就不要阻止。

比如孩子到初一开始看言情小说了,只要能控制看点言情小说怎么了?未来可能是个琼瑶呢,你不知道未来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当然你说这个孩子只读言情小说,一个月读十本然后沉迷进去了你觉得害怕,那是因为你没有第一条教育。

如果这个孩子每年读四本像《道德经》这样深刻的书,在闲下来的时候看一点言情小说,那他是不可能沉迷进去的。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下老师实际指导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应该读什么取决于你老师能教什么。

我认为很多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没开始就被浇灭的本质,就是没有实际指导的能力。不能引领孩子到一个更好的天空、更快乐的世界中去,却强迫他去阅读,这危害一定是巨大的。

当然,这里头可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读着读着就觉得鲁迅很好的孩子,但是那种几率会不会落到你们家孩子身上呢?所以,实际指导的能力在阅读这件事上至关重要。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追问:为什么要写读后感袁晓峰
阅读书单不是万能的——张祖庆谈儿童阅读推广中的三对矛盾
警惕儿童阅读推广的三种不良倾向
这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家长纵容孩子没完成作业获点赞 称没法强迫|作业
优秀家长教子心得6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