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南宋古村藕岸
摘要:藕岸村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坐落在黄泽江北岸。成化《新昌县志》记载,藕岸村又名藕津。宋末元初吕升路过藕岸亲朋石元用旧址,怅然成诗:“时遭兵火遭荒凉,肠断溪头瓦砾场。亭院昔曾留客饮,蓬蒿今已没人长。犹存径菊溥朝露,愁看园葵向夕阳。乱后知遗几人在,怕逢邻叟说兴亡。”可知藕岸村开户于南宋末。
  关键词:藕岸古村;历史沿袭;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古村的历史沿袭
  元・至正年间,温闽大军方国珍占据台州,从天台流窜进入新昌,吕升携双亲从县城避居到藕岸村旁的鸬鹚山,吕升为宋元之际人,是新邑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以一介文弱书生躬耕于陇亩而侍奉双亲,其父在其精心侍孝之下,荣享百年。著有《小小斋书集》《归田稿》等多书。吕有亲朋石元用,家居藕岸,他曾作客饮居,乱后吕升再访旧址,元用家已成废墟。
  藕岸村吕姓为主姓,吕氏在明代由县城迁居于处,后裔人才辈出。
  吕文浩,(1849―1950)原名汉章, 藕岸村石台门“景履堂”主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和蔼乡亲,在新昌北区享有名望的地方绅士,曾任县参议员及沃北高等小学校长等职。在抗战时期,他积极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新昌的抗日活动,利用自已的身份,巧妙委婉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为共产党组织在藕岸村能够正常的开展活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吕绍虞(1907―1979)原名型孝,藕岸村人,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之门生,我国著名图书学家,目录学家。毕生从事图书馆学教学与研究,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颇深。在图书馆学诸领域涉猎广泛,颇具影响,1937年出版之《中文标题总录》为我国最早主题词表。所著《中国图书馆大事记》,至今为海内外学者所引载。在教育工作上,关心后学,诲人不倦,深得学生敬重。《新昌县志》有载。
  吕型伟,原名遵宏,生于民国七年(1917)。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部高级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普教专家,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学会副会长等职。
  二、古建及名人故居
   藕岸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资源丰富,村内有真君大庙、观音堂戏台、文昌阁、衍庆祠、礼文台门、石台门和中国共产党新昌县农村第一党支部诞生旧址、新昌县原北区办公旧址、吕绍虞故居等,并保存了较多的清代建筑和传统民居,是新昌东北区保存较好的山村型古村落,同时又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活动区之一。
  衍庆祠,清代建筑,据藕岸《吕氏宗谱》记载;为崇祀始迁藕岸首世祖吕修德而建,坐北朝南。原平面布局依次为照壁、仪门、正厅,不设二厢,正厅已拆建。照壁一字式,高:3米,长:12米。壁身清水做法膏药框子纹式,檐口砖雕“孝、悌、忠、信”四字与人物山水、楼台亭阁、春牛图等想象丰富。仪门面阔三间,青瓦屋面风火山墙硬山造。构架抬梁式,四架抬梁,进深五檩用三柱,前廊卷棚轩,荷包梁透雕“松鼠葡萄”、“鳌鱼喷水”。前檐檩雕刻“凤穿牡丹”,明间牛腿镂雕“岳传人物”,次间为“刘海戏钱”。仅存建筑,雕刻精致,形态多姿。
  真君庙,又称“大庙”位藕岸村西侧,是村民祭祀北宋抗金名将宗泽之所。庙始建于元末明初,据藕溪《陈氏支派家谱》古斋行述记载:“庚辰(1820)会村中义修社庙,夙夜�功不遗余力至今焉与人。”该庙于清嘉庆二十五年重修,总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庙前外天井有近八百年的古柏一株,与古庙相映生辉,更使古庙幽邃意境。
  大庙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一进山门,面阔三间,用通体圆型石柱8根,朝南立面呈八字状,前廊船蓬轩。明间前檐柱刻“神灵凭古石,帝泽溢横溪。”楹联一幅,笔力雄厚,书艺精湛。牛腿透雕造型:“文殊乘狮”,“象架普贤”。各缝梁架穿斗式,分心前后双步,后带双步八檩用五柱,戏台与二侧厢楼已无存,仅存台后出将、入相两侧的石质柱子各一根,上撰柱对一幅:“响彻藕溪渔出听,声关兰岭凤来仪。”正殿面阔与山门一致,屋面望砖铺砌。屋脊二端设龙吻。明间后厝上悬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著名书法家钱法成题写的“真君庙”匾额一方。殿内柱网通体石质至顶。五架抬梁前檐柱与四金柱间施月梁拉接,月梁居中立斗拱雀替承托其上廊枋,前后用猫梁穿枋稳固,后带双步,牛腿承托撩檐枋,牛腿透雕“雄狮戏绣球”“母狮护幼子”,“仙鹿含灵芝”。
  2007年县文物部门呈请绍兴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对该庙进行了保存原状的维修。恢复清乾隆御赐联:“拔武穆而功著千秋介意忠贞度冠张韩之席;配宣圣而庙崇万古文章政事堪登由夏之堂。” “挑青灯观青史抚青萍朝阙长呼虽路断青云青山不丧抗金志;壮赤胆秉赤魂现赤面凭河治叹仍心寄赤县赤子永存报国心”。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为传统庙会,旧时村民请戏班子在大庙演戏十天十夜戏,邀请周围乡村与本村的双龙会、大旗会、铜刀会等一批民间艺术参与,场面十分壮观。
  文昌阁,位于藕岸村口,衍庆祠西侧。据嵌在文昌阁墙体内清光绪丁酉年所立的《重修二帝阁名碑》中记述;文昌阁于清光绪廿三年(1897)重修,共计银元六十六块半。民国《新昌县志》记载:“文昌阁在县北藕岸村。因二层阁楼供奉文昌帝君及关帝圣君,又名二帝阁。乃藕岸一邑之门户矣”。故文昌阁是该村村民求取功名、财源尊崇与寄托的所在。然在文昌阁入口处的门额上题有“可止则止”四个大字,它提醒民众万事应可止则止,可行则行。
  文昌阁,坐北朝南,楼阁式结构。底层平面呈方型,墙体为空斗砖砌,东西二端山墙设观音兜,二侧各开砖砌门框一道,东西贯通。南布楼梯,二楼供奉文昌、关帝二君,四方各安装隔扇窗五扇。西侧门框上嵌石匾一方,上刻孔子名言:“可止则止” 四字。屋面为阴阳合瓦,单檐歇山顶。
  观音堂戏台,位村中心段,晚清建筑,坐南朝北,临街而立,亦称街台,是邑县现存二座街台的其中一座,戏台对面原建有观音堂。戏台面宽4.33米,进深4.30米。四角石质柱子为下方上抹角,上施“�树千年留古柏,灵台一曲漾清波”。 “宽带常缀莲花座,水袖没翻藕岸风”戏联两幅。纵横额枋上立玉结承托四周檐檩,演区顶部露明造,牛腿造型“倒挂蛟龙”琴枋双面浮雕“香草夔龙”,上立方斗、猫梁、花替、鳌形梁头稳固撩檐枋出檐,台柱距地面1.11米处,凿有沟槽,若遇演出沟槽间可嵌承重枋木,依此铺上专用木板。演时为台,闲时为亭。
  后台门,清代建筑,立面朝南,三合院布局,座楼带两厢,二层楼房,重檐结构。二侧厢南山墙与围墙呈平行,居中开石库门框,上置飞椽出檐仿木砖制垂花门一座,悬柱、额枋,制作精致。
  左右厢楼各面阔六间带一弄间,构架正房相连,故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南山墙均辟实拼门两扇,侧厢廊步直线贯通。座楼三开间,屋面望砖铺设,明间底楼设厅堂。后为推堂间,次间立面槛墙居中均施隔扇窗两扇。上下楼层各间室内隔断有板壁及竹泥夹墙两种,重檐廊步开敞式施单步,牛腿承托出檐,总体明墙棂窗,板瓦叠脊风火山墙,青瓦屋面硬山顶。中国共产党新昌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1938年11月在该台门诞生。
  吕绍虞故居,由正房及东西厢房组成,重檐二层楼房,东西厢房南山墙之间砌围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然台门朝东开设,其位于东侧厢南侧头间,设木质门框,清水做法,八字状朝东敞开。顶部设花格天花,外施弯栓,飞椽出檐牛腿承托撩檐枋。
  正房面阔七间,明间底层设厅堂,次间板制槛墙上原立花格扇槛窗六扇,下夹堂板凸雕廿四孝子图案,被盗,无一扇幸存。二楼早期为香火堂。朝南立面明间施花格式门窗六扇。牛腿镂雕“和合二仙”及“狮子、老虎、山羊”等动物形象。琴枋立面阳雕“忠、孝、节、义”四字。东西厢楼面阔各二间,上下重檐,檐口与正房檐口连接,均在同一水平上。其楼地面与正房楼地面贯通。二楼朝内天井方向设竹泥夹墙,各间居中均立两扇花格门隔式窗。西侧厢施风火山墙五峰,东侧厢南山墙仅前檐设马蹄峰一档。
  新昌县北区办公旧址,原为该村绅士吕文豪居所。称石台门,堂曰:“景履”,位于村上段,原建筑毁于火,现建筑为民国时重建,坐北朝南。由门兜、座楼、左右侧厢及东配房组成,除门兜、配房设单层外,其余均为二层楼重檐单步廊。座楼廊步东次间前凿有古井一口,实体圆形井圈,井壁卵石叠砌,井水清晰,周围村民均在饮用。东西两侧山墙,均开砖砌拱卷门一道,侧厢贯通。建筑占地561.1平方米。
  礼文台门,又称“义训堂”,吕型伟出生地。清代建筑,位村上段。原由门墙、穿堂、左右侧厢及座楼组成的四合院落。为该村占地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早期曾设“登云书院”,穿堂前原置“亦政”石碑一通,已毁。现保存会试“头号”石刻一方。建筑朝南向阳。仅存门墙、座楼及座楼两侧厢楼。为二层楼房,各间室内陆砖漫铺,阶条压口,天井施卵石。
  门墙居中砌石库门框,上置砖雕额枋门饰。座楼三开间,明间底层设中堂,后施推堂间,次间槛墙上中立隔扇窗两扇,槛墙砌水磨青砖,清水做法。施膏药幌子纹饰。重檐廓步开敞式施单步,牛腿支顶撩檐枋。左右厢楼各面阔六间带一弄间,均设四扇花格门上扇,及四扇花格式槛窗,槛墙座楼一致。重檐顶部车架搭建。牛腿承托出檐。牛腿浮雕“香草�龙”。整组建筑用材上乘,树木老龄均匀,雕刻构件大气,作法工整,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三、保护与发展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文物贩子流串邑县乡下,他们挨村挨户地毯式搜寻淘宝,大量的文物流向嵊州、盘安,宁波等地。最初卖的是青铜器、瓷器、玉器、文房四宝、民间服饰、家具、匾额等一些可移动文物。到后来连牛腿、琴枋、雀替、猫梁、格扇门窗、石质棂窗,石狮子、柱础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雕刻构件,也被拆卸偷盗贩卖,不少古建筑只存空虚的外墙。
  通过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老百姓也感觉到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好东西,自觉树立了保护意识。地方政府,也觉察到古村落是政府部门的一张名片,是开发旅游的资源。笔者是有着一定学历的园林建设工作人员,我觉得文物管理部门必须站在第一线,有责任帮助老百姓将祖辈的文明标致传承之下一代。藕岸古村不仅有历史文化、研究、见证、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价值,因为我们所有要传承的遗产,最终的目的是传承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方式。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前提下,肯请政府与文物、旅游部门将古村落作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这是保护藕岸古村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曹鑫江,文化遗存丰富的南宋古村藕岸,国家文物网,2009年6月1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望道故居
开化县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露源村古建筑
今日新昌数字报刊平台
【兰溪祠堂】 渡渎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吕氏聚居地藕岸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