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家讲古会丨永定红色故事微视频之十五:彪炳史册的赤寨会议

客家

讲古会


永定红色故事微视频之十五:

彪炳史册的赤寨会议




□ 讲古人:孔晓微

马石山,雄踞在永定城区的西北角,海拔1080米,是龙岩市永定区与上杭县的界山。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掩藏着一个如世外桃园般的小山村——西溪乡赤寨村,村中矗立着一座始建于2002年的军政亭,像一座丰碑,为人们讲述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1937年10月,从延安回来的方方传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鼓励和表扬。毛泽东对方方说:“你回去问候张、邓、谭各同志好,告诉他们,你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功绩。”

毛主席为什么会对方方同志说这段话呢?时间还要回溯到1935年,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在闽西牵制敌人作战的红八团、红九团、明光独立团、永东游击队和太平区游击队,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战,陷入被敌人分割包围的险境,革命形势危在旦夕。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当时主力红军从江西向北突围开始战略大转移,而陈潭秋、张鼎丞、谭震林、方方等领导同志则按照中央要求反向往闽西永定进发,继续领导闽西南地区的革命斗争。

根据形势需要,1935年4月12日,陈潭秋代表中央在马石山腹地的西溪乡赤寨村,召开了由闽西地区主要党政军人员参加的光耀千秋的历史性会议——闽西南军政会议,史称赤寨会议。在会上,张鼎丞作报告,分析了闽西的形势,指出:我们要面对现实,中央苏区已经失守,还“保卫什么苏区”,当前红军游击队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吸引敌人,而是应该如何保存自己,坚持下去,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紧密依靠群众,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会议作出了重大战略调整,决定改变“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的方针,制定了开展广泛地、灵活地、群众性地、胜利地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会议同时确定了游击战争的基本任务,即在军事上粉碎敌人“清剿”,保存有生力量,锻炼现有部队;在政治上保持党的旗帜,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在组织上保持党的纯洁性、战斗性。会议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张鼎丞当选为主席。从此,闽西南地区的游击战争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正确的方向,进入了一个艰苦的发展阶段。

红军游击队打击敌人,保护群众,赢得了闽西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爱戴。为打击红军游击队,敌人大搞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强迫他们移民并村,把赤寨、七桥的房屋和马石庵,统统放火烧光,全村400余间房屋被夷为平地。为威逼赤寨村民说出游击队的藏身之处,敌人连续杀害了十多个革命群众,仍然一无所获。赤寨村为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28年赤寨全村有76户255人,而到1949年解放时,这一数字锐减到19户59人。

为粉碎敌人的“清剿”,张鼎丞十分注意发挥统一战线的威力。在当时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从实际出发,指示有条件的地方,指派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去担任保甲长,一方面应付敌人,一方面为红军游击队收集情报,提供军需给养,创造性地实行被称之为“白皮红心”的革命两面政策。他还派遣人员打入敌人内部实行“变白色堡垒为红色堡垒”、“变白色壮丁队为红色壮丁队”的灵活政策,以分化和瓦解敌人,保证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

1937年,根据中央指示取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张鼎丞任书记,方方任组织部长,邓子恢任宣传部长,谭震林任军事部长。至此,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来源:永定新闻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军南方游击区战史(23)闽水苍茫(二)秋白就义
领导闽西三年游击战的“南方三杰”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回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2)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的3万红军结局如何?3年后剩下2千
张鼎丞单枪匹马如何开展闽西游击战?斗争最艰难时刻,朱森叛变了
另一场“长征”: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