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乡村-93|泉州市晋江龙湖镇石龟村

虹檐高甍起大厝,无悔刊报墨印刻

大洋难隔社稷情,要将暗澈启天魄

今日,我们邀您走进石龟村

一同见证革命英雄的传奇故事

     石龟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龙湖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四周与十几个行政村接壤。

     相传唐代,有“许氏”率兵入闽,见其地山青水秀、土肥水足,系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即定居于此,称为许厝。又因其地有一巨石,形状似龟,故又称为“石龟”村。

菲律宾华侨职工运动领袖许立故居

     菲律宾华侨职工运动领袖许立故居位于今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长声路32号,系其父于清光绪年间所建。
     这是一座富具闽南建筑特色的“皇宫起”大厝,虹檐高甍,琢饰精巧,蔚然大观。结构为二进五开间,附石庭及庭围,面积400余平方米。两畔的厢房叠盖楼阁,从而使整座建筑更加巍峨壮观。
     屋宇的外墙,下部叠砌灰白色的条石,上部叠砌褚红色的方砖,色彩交相辉映。塌寿间大门与两小角门构成“同”字状,展示着尊贵的气派。大门两旁的壁堵用砻石浮雕瓶梅与瓶兰。塌寿两畔的侧面,下部设螭吻座,中部为粉堵,上部装饰砖雕,所刻的麒麟、梅兰,形象栩栩如生。最顶端另有额题,右为“范仰”,左为“师陶”。可称别致的当属大门的上首,在传统上应镶嵌匾额的位置,却用泥灰堆剪一幅山水图,其上方再点缀一花格窗,体现了设计者的别出心裁。
     前落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拱形门洞通向石庭,门拱上点缀“卷书”额头,既平添面前堂的风韵,又体现住居的实用性。檐下的水车堵堆剪人物花鸟图,凸显了晚清时期建筑工艺的风格。石庭围墙的底部同为条石砌成低墙,上部竖立规整的石窗棂,形成格窗,浑然一体,不但坚固美观,而且利于通风透气。围墙的右边偏开一大门,右边邻近大厝的地方另设一小边门,而正面的中段,即大厝中轴线的部位则起造一高屏(俗称为照墙),以对应大厝的大门。如此的结构,不仅符合风水的玄理,更有避免气流直人大厝的科学意义。屋宇内部的装潢也较为讲究,多采用“笼扇”,甚是雅观。
     据介绍,大畔的小厅即为许立母亲当年的卧房。

红色英雄:许立

     许立(1905-1971),又名许少东、许敬城,福建晋江人。

     1905年出生于晋江龙湖的许立,20岁到菲律宾定居,22岁组建“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年纪轻轻的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组建抗日团体,发动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新四军,以办报等方式宣传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战绩,并亲自率兵抗击日寇,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赴菲律宾谋生 组建华工团体

     1917年,12岁的许立到香港寻亲,翌年入香港育才书院读书,1921年转读圣保罗书院。1922年,许立见证了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并取得胜利,深受启发。期间,他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立志从事职工运动和爱国进步事业。

1922年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5年,许立往菲律宾谋生,先后当过职员和教师。1926年,他在菲律宾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该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27年,22岁的许立与李炳祥共同组建菲律宾华侨总工会。1929年夏,他作为菲律宾华侨总工会代表,前往上海参加泛太平洋职工代表大会,在会上结识了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刘少奇、恽代英等中国职工运动领导人。
     1930年1月,25岁的许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事党团工作。1933年,他从印尼返回菲律宾途中,遭印尼的荷兰殖民政府逮捕,在泗水关押了4个多月后被驱逐出境,曾短暂回国。回到家乡的他在晋江一小学任教,在校长许志猛的掩护下,在晋江参加党组织的地下革命工作。

组织华侨抗战 儿子奔赴战场
     1935年秋,许立重返菲律宾。此时,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他积极团结广大侨胞尤其是华侨工人、店员、学生和文化界人士,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先后成立了“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简称“民武分会”)、“菲律宾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后改为抗日救亡协会)等抗日团体。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领导的民武分会公开登报号召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华侨爱国青年热烈响应,各界侨胞纷纷捐款资助。有六七十人报到参加集训,民武分会决定挑选28人组成菲律宾华侨救国义勇队,沈尔七以民武分会代表的身份为总领队。他们于1938年1月经厦门到达龙岩,改编为“随军服务团”,随新四军二支队开赴皖南参加新四军。

     1939年初,沈尔七奉命返回菲律宾,向许立转达新四军军部的意见,希望再组织一些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新四军,并为军部组建一支铜乐队和捐助一些药品。在许立的主持下,由菲律宾各劳工团体联合会组织发动,再次掀起华侨青年归国参战的热潮。经过挑选,回国人员名单被确定,许立年仅17岁的儿子许呈炜在名单中。
 
办报出书抗战 率兵杀敌数千
     为了加强海外宣传工作,许立在菲律宾筹办《建国报》、“建国出版社”等。“建国出版社”陆续出书,他担任社长。《建国报》于1940年5月1日创刊,他任总编辑。
     “建国出版社”曾用中英文分别出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朱德的《论抗日游击战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重要著作,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建国报》还及时刊登中共中央的文件,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战绩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成就等。
     1942年,日军占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许立率领抗日团体骨干先后成立“菲律宾人民抗日军”、“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华支成立后,西战南征,队伍从开始的数十人扩大到700多人,参加大小战斗260多次,歼敌2000多人,缴获大批敌军枪支弹药。

     抗战胜利后,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改组为菲律宾华侨民主大同盟,仍任主席。
     1946年9月再度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侨务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组组长、三室(后改为二处)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政协全国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1年8月在北京逝世。

文字、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整理:张逸凡

编辑排版:郭晶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抗战家书
华侨赤子心—沈尔七致母书
华侨抗日战争烈士
75年前,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见证了中菲鲜血铸就的友谊?
晋江五店市郑焕彩宅介绍 迁建建筑的典型代表(图)
万幸!晋江龙湖11岁失联女孩找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