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论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
     摘要由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隐喻与隐喻思维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动态的,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依存。隐喻思维方式决定隐喻语言表达,隐喻语言表达是隐喻思维的体现与反映,并能促进隐喻思维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5/view-5095608.htm
  关键词:隐喻 隐喻思维 动态关系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和人类探索外部世界的桥梁,随着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学者投身于隐喻研究中。隐喻的发展也逐渐由强调从语言内部来认识隐喻的“对比论”“替代论”“转移论”“语义论”“语用论”等发展为强调从人类的认知思维高度来分析隐喻的“互动论”“映射论”“概念复合理论”等。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类事物来经历和理解某一类事物。隐喻首先是思维问题,隐喻语言只是派生的。也就是说,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表现。概括来说,隐喻思维是隐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相关的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地讲,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感性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建立起来的,不同事物、经验和现象能够凭借偶然的契机相互联系。这种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的相似性替换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思维研究的是隐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相关的大脑思维过程,是受隐喻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隐喻思维,毋庸置疑,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又离不开语言的表现形式隐喻,这就让我们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视角来推测隐喻语言表达与隐喻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由于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的差异以及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复杂性,两千多年来,它们的关系一直就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从起源和发生上说,语言和思维孰先孰后,还是同时出现的;从范围和功能上说,二者是始终对应的,还是有部分交叉,亦或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地位和作用上说,二者是谁决定谁,或是相互作用的。关于这几种争论,有以下三种代表观点:一种是以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语言决定思维论,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思维决定语言,思维先于语言。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第三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两者既相互作用,又相对独立。维果斯基承认思维的发展受制于语言,但又不能把语言和思维等同起来。近年来,许多自然科学家采用了科学实验的方法从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等多方面证明了思维先于语言而产生,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语言来进行,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 
  笔者认为,这个涉及语言发生学和语言本质的问题,不应仅仅是谁决定谁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综合各家理论,笔者认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应该是动态的,错综复杂的。它们在功能上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但又存在着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语言是思维的体现,并能协助思维进行;思维通过语言而定型、固化。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因为思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反映过程。人类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认识客观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概念。如果没有语言的定型与巩固,每个个体的抽象思维活动成果无法存在和发展,无法通过交流而成为集体的智慧结晶,无法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所以说,语言不仅可以帮助人完成认知过程,储存认知成果,还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自然也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因为思维活动的成果定型、固化于语言之中,不断丰富语言,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 
  在语言和思维的相互关系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思维,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创造语言,思维决定语言。而语言一旦产生,对后人的思维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我们的祖先是先在思维中有床的概念然后才在语言中创造出“床”这个字来表达这个概念的。随着单人床、双人床、沙发床等各种床被制造出来,“床”这个字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着。又如,对应英语“cousin”这一个词,汉语中有“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八个词汇,其称谓的差异性是由其背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历史渊源与传统造成的。中国传统文化里,等级观念长幼亲疏尊卑是非常分明的,而西方文化里则强调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带来的人人平等的观念。所以说,是先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才导致语言中出现不同的词语表达形式,而不可能是先有了不同的词语,才决定了英汉两个民族对亲属关系的不同思维方式。而对于后人来说,不管我们想不想把床叫“床”,是否想把汉语的亲属称谓得那么繁琐,我们都不得不适应祖先流传下来的这种思维表现方式。 
  二 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 
  根据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隐喻与隐喻思维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动态的,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依存。 
  1隐喻思维方式决定隐喻语言表达,隐喻语言表达是隐喻思维的体现与反映,是隐喻思维的物质表现形式。先有隐喻思维方式,后有隐喻语言表达。隐喻思维是隐喻语言表达的基础,没有隐喻思维就不会有相应的隐喻语言表达。隐喻思维是首位的,隐喻语言表达是次位的,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隐喻思维是常规的,隐喻语言表达是变异的,因为隐喻思维可以创造出无数的隐喻语言表达。 
  例如,英汉两国人民都用表达金钱的概念来表达时间:waste/invest/budget/spend mytime等。毫无疑问,是我们头脑中先存在“时间是金钱”这一隐喻思维下的隐喻概念,然后才能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隐喻语言表达的。没有这种隐喻思维的预先出现,绝不可能存在类似的隐喻语言表达。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土著居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通过以货换货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易,因为他们的生活之中没有金钱的存在,自然没有把时间与金钱相比较这种思维方式,他们也许会把时间看作多少头牛、羊、猪或是贝壳等来表示时间的珍贵。  因为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这种隐喻化认知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所以讲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存在着共同的隐喻思维,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区域、具有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因而各民族的隐喻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也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隐喻语言表达方式,有些隐喻语言表达足以让不了解其民族特点的人目瞪口呆。例如,在表达爱意时,英汉两种语言都说“用心去爱”,但如果你听到的是“用肚子去爱”“用肝去爱”或“用喉咙去爱”,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样的表达确实存在于中美洲的马哑语,非洲语言和西太平洋上的马绍尔语里。 
  2隐喻语言表达影响隐喻思维方式,隐喻思维通过隐喻语言表达而得到实现,而定型。隐喻语言通过扩展我们的语言来协助思维的进行,同时也固化、影响我们的隐喻思维。例如,在中世纪被广泛应用到各生活领域的语法隐喻,它以语法术语、语法结构或语法理论作为喻体来隐喻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法国作家雨果曾把上帝比作动词,这种隐喻语言表达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固化、流传下来,成为说英语的人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进而扩展人们的思维。用隐喻概念表示为WINNERISVERB,沿用至今。当年克林顿击败多尔荣当美国总统时,《时代》杂志就把克林顿比作动词,而把多尔比作代词。 
  不同的隐喻语言表达反映了人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代表着人们不同的隐喻思维方式。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如失恋,不管你作出多大的牺牲和努力,对方在不为所动执意分手时,有人会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心有不甘,继续纠缠,甚至爆发更大的冲突,引发犯罪。然而,也有人能想到“天涯何处无芳草”,“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放下过去,和平高尚地分手,调整好心态后会突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不同的隐喻思维方式才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3隐喻语言表达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隐喻思维的复杂与否。理解以已有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语言表达比理解以创造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语言表达所用到的隐喻性思维要简单的多。因为后者需要接受者认真的思考,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挖掘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付出更多努力的过程中,运用的隐喻思维自然要复杂得多。例如,理解“Johnis a pig.”比“No man is anisland.”要容易的多。第一句是以“脏、懒、笨”的已有相似性为基础的。而第二句得经过仔细思考才能找到二者之间的共性,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不可能像岛屿一样,不与任何人联系,独自一人,过完全孤立的生活。只有接受者寻找到这个相似点,才能理解表达者要传递的独特感受,这个隐喻才算成功。如果接受者理解不了这个隐喻,那么表达者所有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隐喻思维运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隐喻语言表达的效果和生命力。 
  4隐喻语言表达应保持隐喻思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隐喻概念和用来表达这些概念的词语之间存在着许多蕴涵关系,这样就使得隐喻概念系统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因此,隐喻语言表达中词语的选用要确保隐喻概念的连贯性,隐喻思维的系统性、一致性。例如,关于生活,我们有很多个概念隐喻。因为每一概念隐喻中只有部分喻体特征能映射到本体上来,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高度抽象的生活这一概念,用多个简单、具体、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作为源域从不同角度比较完整地映射出其不同特点。有LIFEIS A JOURNEY,LIFE IS A PLAY,LIFE IS A RIVER,LIFE IS A WAR,LIFE IS ADREAM,LIFE IS A CONTAINER,LIFE IS A GAMBLINGGAME等。如果把生活看作是旅行,那么我们在具体隐喻语言表达式中需要选择诸如始点、路程、终点、旅行者、行李、选择哪条路、旅途中遇到的困难等相对应的词语,而不是生活是一部戏中所对应的舞台、演员、表演、戏剧开始、戏剧高潮、戏剧闭幕、喜剧、悲剧等词语,否则,就会让作品显得逻辑混乱,破坏了隐喻思维的连贯性、系统性和一致性,会让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三 结语 
  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几乎每三句话就要用上一个隐喻,我们越来越多地利用隐喻进行思维……”束定芳也认为:“隐喻是汉语的脊梁。”由此可见,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隐喻思维应用的广泛性。隐喻的作用是在人们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想象及其丰富的联系。这不是一个量的变化,而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已经被证明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可有可无的语言修辞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世界、思维活动以及行为经历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和基本的方式。本文试图借助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探讨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目的是了解和认识隐喻思维,并且更好地利用这一超越性的认知方式来探索未知领域。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Funds for the CentralUniversities)(项目编号:DL13BC17)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模因理论的隐喻_第2页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隐喻与转喻的互动模型:从语言到图像
如何整合碎片化知识?包容性思考法
通感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心理语言学角度中的隐喻分析
浅谈网络新词中的认知隐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