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系统论思维,促进自我意识扩大化探索

事实上,就某一现象或事情的结果出现,因果性、相关性、偶然性的概率逐次减少,尤其是不合理理念的人,其思维就是固执在因果性上,把相关性和偶然性选择性忽视不见。

类似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描述,“任何事物都包含且离不开它的对立面”,我们可以类似说明系统论描述,“任何人事物都包含在某一系统中且离不开这个系统”。

比如每个人身体都是一个机能运行系统,每个个体又生活在大自然这个生态系统中。从文化角度观察,作为个体的我们,又是“天、地、人”系统的组成部分,且离不开这个系统,就如同个体所处的时代中,构成社会一份子且无法离开社会。

人是社会动物,离不开社会知识经验规则的学习,一个社会人就是掌握了所在文化社会基本要求的人,这就需要知识的学习。毫无疑问,采用系统论方式学习无疑是个捷径。

比如道德习俗的学习,人情往来的学习,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而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比如阅读一本书,重要的是掌握目录和章节要点,借用解决问题的步骤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比如心理知识学习,包括过程、状态、特征,其中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心理状态是注意和意识,心理特征有能力和人格,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等等。比如对比、象征、要点的采用,就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更好的熟悉掌握知识。

好比一个即兴演讲,可以采用三步曲,当前事情引起作为开头,提出2-3点看法作为主体部分,最后用总结、希望、情感表达作为结束。比如看待世界人事物,采用科学、艺术、人文三位一体的观点。

这些其实采用的就是系统观点,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通过对立、并列、递进等方式呈现,便于思维的认识和扩大认识。

这里想针对思维方式这个影响生活和处事的问题简单做个分享。

我们可以把认识外界的方式,比如把两件事情出现的关联度分作三种:因果性、相关性、偶然性。科学讲究的是因果逻辑思维,打开电灯开关灯亮了关闭就灭了,我给你一个苹果你就多了一个苹果,我们买了一套房子就有了一套房子,这种因果性思维贯穿很多物理生活中。

与此同时,心理生活中还存在相关性思维。本来在家休息,被别人喊着出去玩,结果丢了东西,这个不好结果是出去玩导致的,还是因为人家喊着造成的,又或者自己粗心大意造成的,其实都有一定关系,但是权重一定不同的,可是很多人会固执在某个因素中,比如就是认为这是人家造成的,要是不喊就不会出门,不出门就不会丢失。这个逻辑思维就是把相关性当作了因果性。

还有一个属于偶然性现象,守株待兔了一次,就天天想好事儿,跌倒了一次,就不敢再出门了。抛出一枚硬币,没能出现希望的一面就倍感失望,好比别人没有按照自己意愿行事感觉不爽,这就是混淆了偶然性和因果性关系。

事实上,就某一现象或事情的结果出现,因果性、相关性、偶然性的概率逐次减少,尤其是不合理理念的人,其思维就是固执在因果性上,把相关性和偶然性选择性忽视不见。

对照三种常见的不合理理念分析,“绝对化”之所以采用一定、必须、应该的词语,就是把所有问题主观归因为因果性,“糟糕至极”也是如此,坚信对于未来发展结局因果性,“过分概括化”则是相信自己在意的一点产生必然的结果。

事实上,如同抛下一枚硬币,正反面都会可能,才是合理的,这就是偶然性。而心理就是相信这种相关性,接受可能性的理解。而道理体现的是因果性,事实上这是物理世界遵守的规律,心理世界要竭力避免。故此:道理讲究因果性、心理讲究相关性、合理讲究偶然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需求预测」连续性、因果性、类比性,预测三大原理探讨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
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
数据思维|总结常用的数据分析思维和分析方法
《儿童心理学》皮亚杰
相关性:大数据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