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二地理选择题(回头练)
下图为北京时间14:00,潍坊市某地理教师手机软件的截屏图。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此时,澳大利亚城市布里斯班(27°28′S,153°02′E)的人们看太阳的方位是(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下图为北京市某校学生赴南美洲和南极洲考察路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考察(  )
A.出发时正值放暑假期间
B.①地可见河水流速湍急
C.②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③地看到大片草场和牛群
4.图中④地(  )
A.荒漠形成与洋流有关    B.受山脉阻挡降水丰富
C.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    D.制糖工业是支柱产业
下图为2017年7月10日凌晨2:00我国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渤海海域可能(  )
A.晴空万里       B.大雪纷飞
C.乌云密布       D.海鸟高飞
6.此时,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江西省龙虎山景区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这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势高差相对较小。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龙虎山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甲一丙一丁
C.丙一甲一乙一丁     D.丁一乙一甲一丙
8.图中(  )
A.①处在断层线上易被侵蚀成谷      B.②处是相对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C.③处是由风力作用塑造的山峰      D.④处岩层中包含有丰富的化石
甲山(海拔7728m)
乙山(海拔7435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地理要素
海拔(m)
1110
2920
1229
1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750
5000
4350
3980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据此完成9~10题。
甲山(海拔7728m)
乙山(海拔7435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地理要素
海拔(m)
1110
2920
1229
1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750
5000
4350
3980
9.据表中资料推断(  )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较北坡丰富
C.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D.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10.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①山体海拔 ②纬度位置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l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的影响因素有(   )
①植被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水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关于该沙漠积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增强地面反射,增加大气温度
C.冬季绿洲区空地雪面蒸发量大于沙漠区  D.一年中积雪期土壤含水量最高
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15题。
13.森林植被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14.森林植被恢复后,有关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1.A  2.B  3.D  4.A  5.C  6.D  7.D  8.A  9.B  10.B  11.B  12.C  13.B  14.C  15.D
解析:
1.根据所给的信息,我们看到当地的昼长超过12小时,昼长夜短,直射点在北半球;又因为此时地方时12点的精读为东经90°,得出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
2.同一天南北半球日出日落的方向相同,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此时的南半球也是如此,图中显示的信息是下午,前往日落方向,因此潍坊和澳大利亚都是西北日落。
3.去南极考察一般是南极的夏季,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此时正值放寒假期间;①河流经平原地区,水流缓慢;②地为热带雨林③地为潘帕斯草原,此时为当地夏季,可以看到大片的草场和牛群。
4.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图中④地沿岸有寒流流经,形成荒漠景观。
5.根据所给图文材料,此时渤海正值深夜,海鸟休憩,不会出现艳阳高照,海鸟高飞的景象;该地区7月份不会降雪,此时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
6.读图可知丁城市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
7.根据丹霞地貌的特点,发育过程应该是沉积岩层(丁)受内力挤压,超过岩层的限度形成断层(乙),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的沉积岩被侵蚀(甲),进一步被侵蚀便形成了(丙)。
8.①处沉积岩位于断层线上最容易被侵蚀成谷地。9.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南坡相对高度大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优越,因此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故C正确,A错误。乙山南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以冰川融水为主;乙山的水热条件比甲山差,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故B、D错误。
10.雪线高低规律总结:①纬度:低纬度,温度高,雪线高;高纬度,温度低,选线低;②坡向: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③坡度: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
由图中资料可知,两山海拔高度相近,甲山为喜马拉雅山,乙山为天山,甲山纬度低于乙山,热量条件好, 相同坡向,甲山雪线高于乙山。故①错误、②正确;甲山南坡为迎风坡,雪线低;乙山北坡为迎风坡,雪线低,③正确。故B正确。
11. 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中,盛行西风将大西洋的水汽带到该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冬季气温低,多降雪,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与植被、水文关系不大。
12.近地面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积雪反射太阳辐射,会使地面辐射减弱,大气温度降低,AB错:绿洲区植物蒸腾作用强,空气湿度较大,在太阳辐射相当的情况下,绿洲区雪面蒸发量大于沙漠区,积雪会增加土壤湿度,积雪融化期间土壤含水量最高,积雪期土壤含水量并不是最高。
13.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
14.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
15.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新课标高考地理简答题思路万能模版part1
八省联考自然地理专题重组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5)(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