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肉”来了

纳马跨兰:Namaqualand Daisies)位于南非遥远的西北角,属于北开普省(Northern Cape),南北长约1000公里,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以奥兰治河为界,北部为纳米比亚的大纳马夸兰(面积更大),南部为南非的小纳马夸兰。国际生态保护组织(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已承认这片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并将这里视作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

辽阔的非洲大陆上面,最主要的地形就是大沙漠和非洲大草原。大沙漠一般都是风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样子,偶尔有沙漠之舟骆驼闯入人们的视线,或者是一些罕见的绿洲,如同一颗颗镶嵌在沙漠当中的玛瑙。而非洲大草原更是一种奇特的景象,这里一般都会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整个大草原就是一个天然的动物世界。而在非洲大陆的地图上面,如果想要寻找纳马跨兰的身影,那么我们可以在非洲大陆上面的南非西北角附近重点寻找。纳马夸兰地处南非共和国西北部,西部紧邻大西洋,每年只有6英寸的降雨,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生长着大约3000种植物,其中一半以上都只产于此地。春天的纳马夸兰,被各种各样的橙色、粉红色、白色和黄色野花所覆盖,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花园,被誉为非洲的“沙漠花园”。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纳马夸兰成为了多肉植物的天堂。

很多地理学家和植物学家都将纳马跨兰称作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之地,这里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一种荒芜和干旱的状态当中,而每当八月份和九月份的雨季来临即纳马跨兰春天到来的时候,这块旱地将被各种橘色、粉红色、白色以及黄色的野花覆盖。这是花木疯狂生长的时期,各色植物争相绽放,慷慨地向授粉者贡献花粉,这个时节也是游客数量做多的时间,不计其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来,前来欣赏这难得一见的自然美景。旖旎的自然风光成为这里的旅游卖点,仿佛随着雨水的降临,这里就完全苏醒了一般,就宛若是上演了一出生命复苏的完美戏剧。作为整个非洲大陆上面最为著名的赏花胜地,花海这个称呼可真是名副其实。但是,这样壮观的景色最多只能持续两个月,通常情况下更短。

多肉植物Succulent ,其中的词根出自拉丁语succos,汁, 液的意思),因此也叫多浆植物,又因为其部分品种可以开花,故也有多肉花卉的叫法,但通常说法都是多肉植物。多肉植物主要指那些进化出了特殊的贮水组织,拥有肥厚的叶片、或膨大的茎干,或硕大的块根的植物,它们大多生长在干旱或某一时段降水较少的地区,当根系无法从土壤中获得水份之时,可以依靠其多汁的肉质器官来贮藏水分维持生命。这个名词由瑞士植物学家琼。鲍汉在1619年首先提出。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50至60多科(不同的分类方法差异)300多属 。

习题链接

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图2示意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百帕)。据此完成1~3题。

 

1.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雨季时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昼夜温差大    B.干旱的气候   C.径流量丰富   D.多雾的环境

3.当地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时间大约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4.D5.A6.D

纳马夸兰地区(右图)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多雾,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据此完成4~6题。

4.纳马夸兰的湿季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信风带影响

5.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纳马夸兰附近海域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离岸风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6.决定纳马夸兰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周期的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答案]4.B 5.D6.C

种植多肉植物时,往往会添加一种日向石。日向石原产自日本宫崎县日向市,是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多孔轻质岩石,后被加工为园艺用土。完成7~8题。

7.日向石的成因是(  )

A.岩浆侵入冷凝 

B.岩浆喷发冷凝

C.沉积物固结成岩 

D.高温高压变质

8.种植多肉植物时,日向石可以铺在土壤表层,也可以与其他土搅拌混合后使用。若采用后一种方式,日向石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B.增加土壤内储存水的空间

C.提供更多的矿物养分元素   D.增大土壤内部的昼夜温差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日向石在岩浆活动中形成,且具有多气孔、轻质的特性,符合喷出岩的特征,故其为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第8题,把日向石搅拌混合在土壤中,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完成下列问题。

9、多肉植物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气孔数远较其他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这种特征主要是为了

A、储存水分    B、增加对降水吸收

C、减少蒸腾作用  D、减轻大风影响

10、如果一个公司在海外采购多肉植物,其赣国最可能是

A、英国  B、俄罗斯  C、巴西  D、意大利

[答案]9.C10.D

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图4)盛产宝石,也是地球上最不平常的沙漠之一,这里大部分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直到8月和9月,这个半沙漠地区又魔术般地变成花的海洋。这里还是野生多肉“王国”,生长着1000多种肉质植物,大部分为当地特有品种。据此完成1113题。

11.纳马夸兰地区8、9月百花齐放的原因(    

A.南部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较多       

B.此时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C.气温回升快,冰雪融水较多,水源充足                 

D.沿岸洋流带来充足的水汽

12.大西洋飘来的雾气是多肉植物获取水源的途径之一,该区域多雾的原因是(    )

A. 沿岸沙漠提供大量凝结核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昼夜温差大,露水较多              

D. 海陆间热力差异显著

13.纳马兰地区面临严重的荒漠化,该区域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 ②采矿业的发展

③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④气候干燥降水少 ⑤全球变暖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 ①②⑥

【答案】11.A  12.B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11.纳马夸兰地区8、9月百花齐放的原因是南部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较多,所以A正确。

12.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大部分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大西洋飘来的雾气是多肉植物获取水源的途径之一,该区域多雾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影响,所以B正确。

13.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大部分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面临严重的荒漠化,该区域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过度放牧、采矿业的发展、全球变暖,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

纳马夸兰在地理上指的是纳米比亚西南部到南非西北部的地区,南北长约1000公里,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以奥兰治河为界,北部为纳米比亚的大纳马夸兰(面积更大),南部为南非的小纳马夸兰。纳马夸兰地处南非共和国西北部,位于北开普省与西开普省间,它南临好望角,西濒大西洋,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作为世界上最特别的地区和地球上最不寻常的沙漠之一,被认为是世界的一个自然奇迹。这里大部分的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直到八月和九月的雨季来临时。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那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图l是纳马夸兰位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纳马夸兰夏季多雾的原因是

A.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明

B.沿海海水温度较高 

C.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暖湿空气

D.海陆间气温差异大

15.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16. 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A.互联网进步   

B.劳动力廉价   

C.交通进步     

D.政策支持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管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植物生存需要,等待雨季的到来。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冬雨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1)分析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数量大且种类多的自然原因,(12)

(2)判断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6)

(3)如果该地大量多肉植物被引进到我国干旱地区,推测可能给两地带来的环境后果(8)

【答案】(1)数量大①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储存大量水分,可以维持旱季的生存②旱季较长,其他物种难以生存③受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有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④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⑤适宜地区面积广

种类多⑥纬度跨度大,范围广

⑦区域内陆势起伏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生长

2)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 维持生命。

3)原产地:加剧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输入地: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可能会造成病虫害传播。

【解析】(1)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数量大的原因,主要从植物生长习性、当地环境特征分析。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储存大量水分,可以维持旱季的生存。该地旱季较长,其他物种难以生存。冬季受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有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夏季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多肉植物适应性强,适宜生长的地区面积广,所以数量大。种类多的原因,主要从所跨温度带、地形特点分析。多肉植物分布区纬度跨度大,范围广。区域内陆势起伏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生长,所以种类多。

2)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是夏季。主要因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该地降水少,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 维持生命。

3)如果该地大量多肉植物被引进到我国干旱地区,可能导致原产地的植被破坏,加剧原产地的荒漠化程度,生物多样性减少。对于输入地,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病虫害传播。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管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植物生存需要,等待雨季的到来。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冬雨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1)分析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数量大且种类多的自然原因。

2)判断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

3)图中甲地的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的肥厚,试分析其原因。

4)如果该地大量多肉植物被引进到我国干旱地区,推测可能给两地带来的环境后果。

【参考答案】(1)数量大: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储存大量水分,可以维持旱季的生存;旱季较长,其他物种难以生存;受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有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适宜地区面积广。种类多:纬度跨度大,范围广;区域内陆势起伏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生长。

2)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维持生命。

3)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强,易使叶片灼伤;全年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4)原产地:加剧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输入地: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可能会造成病虫害传播。

2)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是夏季。主要因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该地降水少,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维持生命。

3)比较两地区的气候差异,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强,易使叶片灼伤;全年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学科~网

4)如果该地大量多肉植物被引进到我国干旱地区,可能导致原产地的植被破坏,加剧原产地的荒漠化程度,生物多样性减少。对于输入地,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病虫害传播。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下图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和纳马夸兰气候资料图。

1)分析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8分)

2)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6分)

3)分析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8分)

【答案】

1)该地纬度较低,且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温高,年降水量少;受西风影响,冬雨明显,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多晴天天气,昼夜温差大,露水多;受寒流影响,多雾。(8分)

2)沙漠形成早,生物进化时间长;沙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6分)

3)气候适宜、种植面积大,产量大;多肉植物多、种类独特,国际市场广阔;当地劳动力丰富廉价,生产成本低;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运输便利;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大量远距离出口提供条件。(8 分)

【解析】

1)根据材料提示“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可推测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气温高、降水量少、干湿季明显、露水多、多雾。再结合纳马夸兰南部地区具体分析。

2)此问注意审题清楚,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抓住关键词“多肉植物众多”,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沙漠形成早,生物进化时间长;沙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所以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

3)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量已居世界前列的原因需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再结合具体情况,从纳马夸兰的气候、种植面积、多肉植物种类、市场、劳动力、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具体分析。

20.(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示意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 25 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 3000 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 1000 多种 多肉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 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图 示意多肉植物景观。

1)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  点以下河段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分) 

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10 分)

3)说明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分)

【答案】22 分)

1)(6 分) O 点以下河段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1 分),蒸发量大(1 分);下渗量大(1 分);无明显径流汇入(1 分);往下游流量明显减少(2 分)。

2)(10 分)(答 5 点 10 分)受沿岸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利于植物吸收水分(2 分);旱季较长,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2 分);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利于储水,以维持旱季的生长(多肉植物的耐旱习性适应当地旱季较长的环境)(2 分);有短暂雨季,多肉植物在雨季吸收水分(2 分)区域内陆势起伏大,气候条件差异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的生长(2 分);(或:生长环境多样性/ 或:水热条件多样)该区域跨纬度较大,范围较广(2 分);

3)(6 分)(任答 3 点给 6 分)可能加剧多肉植物原产地的荒漠化(2 分);原产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改变)(2 分);由于国内广泛种植,可能导致生物入侵现象,破坏原生态环境(2 分);进口过程中可能造成病虫害在我国的传播(2 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训练:多肉
纳马夸兰沙漠
课程资源•自然生态|纳马夸兰:世界上最美的多肉花海
纳马夸兰地区气温高,降水少,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下图为纳马...
非洲的后花园--纳马夸兰01(组图)
南非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的故乡,进去就会落泪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