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读图讲解: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

一、判读技巧

()读数值

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

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看分布

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1①②两地,图2中甲地,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1地附近密集,图2中丙地比丁地稀疏)

()析成因

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地,图2中乙地附近)

3.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5.分析判断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纬度不同的区域比较,先确定纬度因素。

(2)同纬度区域比较,先确定地形与天气因素。

(3)针对某一区域分析,则首先抓住区域环境特征,从区域的纬度位置、地形特征、天气与气候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

二、例题分析

湖南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的省份,近年来湖南省太阳辐射总量呈波动减少趋势。读湖南省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单位:MJ/m2·a)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湖南省内太阳辐射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来源:++]

A.纬度  B.天气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近些年来湖南省太阳总辐射量呈波动减少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活动减弱  B.森林面积减小

C.雾霾天气增多  D.生态环境改善

1.B2.C

解析1题,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天气等。由图可知,湖南省太阳辐射大致东多西少。如果是纬度影响,应该是南多北少,排除 A 项;海陆位置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排除 C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南西部多山地,多云雾,降水多,故西部太阳辐射较少,B项正确。第2题,近些年来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多,空气质量下降,削弱了太阳辐射,故C项正确。[

青海省德令哈市的1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是由中空太阳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于2016830日发电成功。光热发电是利用大规模定日镜场收集的太阳能,将熔盐加热并进行储存,再根据电网的调度指令,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下图是德令哈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德令哈建设太阳能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太阳辐射能丰富

戈壁荒漠广布

水资源丰富

靠近消费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该新型太阳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了对天气的依赖性[来源:__Z_X_X_K]

B.对太阳能利用率影响不明显

C.提高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比重

答案:3.A  4.D

解析:3.建太阳能发电站应选择在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地区,结合图中的等年太阳辐射线可知,该地太阳能丰富;由于太阳辐射能比较分散,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较大,戈壁荒漠广布的地方地价低,A正确;建太阳能电站与水资源是否丰富关系不大;电站可高压输电,或接入全国电网,不一定要靠近消费市场。

4.从材料中可看出该电站可储存太阳能,并根据电网的调度指令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发电,减弱了对天气的依赖性,改善昼夜发电量差异大的劣势,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D正确;不能提高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比重。[

三、跟踪训练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B. 四川盆地    C. 长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2. 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最适合营销的一组城市是(   

A. 北京、海口、贵阳    B. 上海、重庆、台北

C. 昆明、兰州、郑州    D. 福州、广州、成都

【答案】1. B   2. C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太阳辐射总量小,具体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附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太阳能热水器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销售。图中昆明、兰州和郑州的太阳辐射强。贵阳、重庆、成都不适合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读图,回答3~5题。

3.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M(  )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气候干旱 D.白昼较长

4.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  )

A.地势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多冰雪

C.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D.气候干旱,光照强

5.M地相比,N地夏季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成因是(  )

A.较高太阳辐射强

B.较高距离太阳近

C.较低大气保温作用弱

D.较低冰雪融化吸热

解析:3题,结合图示信息知,MN两地分别位于撒哈拉沙漠和青藏高原,由于M地气候干旱,晴天多,所以其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第4题,由于N地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N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N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夏季气温较低。

答案3.C 4.A 5.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  )

A.A地比B地大1 000  B.A地比B地大500

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 000

7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

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

解析6题,根据我国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分析,A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应该比B地高(青藏高原地区最高);A、B之间相隔三条等值线,其差值应在两到四个等差值之间,即600~1 200,所以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A地比B地大1 000。第7题,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大气透明度、海拔等。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量应该低;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比,正午太阳高度应该相同;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可能是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答案6.A 7.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太阳辐射等值线的判读
高考地理 | 等值线判读型解题秘籍
地理高频考点4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练习及解析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35: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地理:1章 行星地球 1章末检测(B)(人教版必修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