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经洞写经 英藏之安弘嵩写经
《大智度论》是阐释佛典《大品般若经》的论书,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汉译,共一百卷。本卷英藏《大智度论残卷》卷后款识云:“第五十九第三十六品,法?帛慧融经比丘安弘嵩写”,原卷首残缺,高25.2cm 长335.28cm。
汉字书体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经历了由隶至楷的演变。北凉地处西域,其传世墨迹和碑刻中的字体较之中原同时期作品,保留了较多的隶意,且笔势峭拔,风格独特,书法史上称为“北凉体”。“北凉体”是施安昌先生提出的,指十六国时期古凉州地区流行的一种隶书字体。
施先生对北凉体书风的归纳是:“字形方扁,在隶楷之间。上窄下宽,往往有一横或者撇、捺一笔甚长。竖笔往往向外拓展,加强了开张的体势,富于跳跃感。特别是横笔,起笔出锋下顿,收笔有雁尾,中间是下曲或者上曲的波势,或两头上翘形式。碑板上尤为突出,可谓“犀利如刀,强劲如弓。点画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犷悍的独特风格。”
此卷写经书法楷中间行,隶意相当浓厚,可以看出是从隶书脱化而成的。其行笔沉着,墨色浓郁,自然劲畅。为代表之作,极为珍罕。隶楷中带行法,自然流畅,墨韵沉著,变幻灵动,可谓难得的精品。
“北凉体”的适用范围有四类:写经、佛塔、造像被、墓表等。写经为墨迹,后三类为刻石。在写经中,北凉体有时用于经文,有时用于标题。总之,北凉体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其书法本身的审美特征,也与郑重、庄严的气氛协调一致。地域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往西延伸到吐鲁番。
由于写经在当时不完全是书法行为,用于学习佛法的人来阅读,工整,易于识别,通篇字体均匀,这是基本的要求。在当时有四种抄写佛经的背景:第一种是出家人。第二种是经济条件不好的知识分子。第三种是佛教信徒,多为在家居士。第四种比较特殊,就是在隋唐时期朝廷敕命而书写。但是有落款的写经传世极少,即使在浩如烟海的敦煌传世作品中也极少见。
此卷是藏经洞里面极为少见有落款的经卷之一(如上图),安弘嵩是“十六国”时期北凉国(397—460年,定都张掖)的一位“经比丘”,即“写经生”,是专事佛经译写的僧人,事迹不详,此卷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智度论残卷》第五十五回同题安弘嵩书写,笔迹相同,如下图。
早期的写经体多以南北朝字体和隶书入书。如北魏时期的写经就有明显的魏碑笔法和结构。随着时光的流淌,隋唐代的写经法度可谓精准到极点。笔画的巨细无遗,结构的千锤百炼都是隋唐写经的写照。写经体与当时代书风的结合拓宽了书写佛经的风格。在敦煌写经里面发现不少写经的字体都有当时名家的影子。写经虽然是宗教范畴,但在具体创作中有意无意的受到当时文化背景深刻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笔是魏碑笔法之魂——论魏碑方横之书写
书法术语(一)
盘点中国书画国宝中的凉州墨迹
《曹全碑》集字名言警句35篇,行笔温润,写的真妙!就是好在这里!
《资治通鉴》手稿,长啥样?
郑板桥书法自成一格,非隶非楷“六分半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