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剧弹戏《西川图》(折子戏)
《西川图》
剧情简介
这是三国演义上的—段故事。
益州牧刘璋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仗恃西蜀天险,易守难攻,闭关自守,不与中原往来。东川张鲁同他有杀母之仇,有起兵征伐之意,刘璋召集僚属商议防守之策。别驾张松见刘璋昏庸无能,乘机献计,劝他联合曹操,对付张鲁;张松暗中画了西川地图,想献与曹操,以作进身之阶。
这时候曹操在朝,掌握兵权,威尊望重,新近又讨平了马超回朝,更加志骄意满,见张松容貌丑陋,言语傲慢,对他不加礼貌;相见之后。张松与他针锋相对,语带讥讽。曹操大怒,教左右用乱棒将张松逐出。张松恼羞成怒,路过荆州时,便将地图献与刘备去了。
这个剧本忠实于三国演义的记载,对张松的描写极为生动,在传统表演艺术上颇有独特之处,对曹操的骄傲自满和张松的卖主求荣,恃才傲物,均有不问程度的暴露与批判。
人物:
刘璋(字季玉,益州牧)
张松(字永年,益州别驾)
杨修(字德祖。丞相府主薄)
曹操(汉丞相)
八朝官(文武职各四人,刘璋的僚属)
童子
中军
门军
&nbsnbsp;    满宠
四大将
四龙套
四武士
报子
第一场
(成都 益州牧刘璋官署。八朝官上)
朝官甲:(唱) 叹桓灵宠宦官朝纲败坏,
加赋税卖官爵黎民受灾。
朝官乙:(唱) 何国舅少谋略反遭贼害,
召董卓入长安种下祸胎。
朝官丙:(唱) 贼不该擅废立残暴骄汰,
一心心存纂逆受禅灵台。
朝官丁:(唱) 王司徒为国家把心磨坏,
王建环双扣纽巧计安排。
朝官戊:(唱) 吕奉先诛董卓衡门之外,
董卓死出曹操虎去狼来。
朝官已:(唱) 从此后众诸候各守疆界,
幸喜得地偏僻不受兵灾。
朝官庚:(唱) 恨张鲁是益州心腹大害,
在汉中练人马豹肺狼胎。
朝官辛:(唱) 朔望期到府衙前去参拜,
但愿得享太平无祸无灾。
八朝官:(同声)请了!主公升堂,你我闲旁侍候。
(四龙套、刘璋上)
刘  璋: (唱) 刘季玉镇益州于今两代,
民勤劳地肥沃广有货财。
北剑阁东巫峡雄关险隘,
人不侵我不犯息事避灾。
小张鲁占东川犬牙交界
他恨我杀母仇分解不开。
好一此箭在弦祸机危殆,
为此事教老夫常挂心怀。
都只为小不忍惹出大害,[坐]
八朝官: (同唱) 撩蟒袍见主公拜揖台阶。
刘  璋:  (白) 站立两旁。
八朝官: (同声)谢谢主公。
(报子上)
报  子: (白) 报!东川张鲁,整顿人马,要取西川。
刘  璋: (白) 再探!(报子下)哎呀。不好!
(唱“倒板”)
接边报晴天雷把人吓坏!
小张鲁他果然进犯界牌。
益州地数十年市井安泰,
兵不精将又少怎样安排!
怕只怕贼兵来崩山倒诲,
天府国遭糜烂要化劫灰。
问文武此事儿如何支派?
望尔等筹良谋大展奇才。
朝官甲:  (唱) 倒不如用厚币求他和解,
化干戈为玉帛可息兵灾。
朝官乙:  (唱) 常言道为大将应守疆界,
某虽老愿讨令去把兵排。
朝官丙:  (唱) 老将军虽英雄可惜年迈,
倘若是有差错怎样下台!
朝官丁:  (唱) 请主公出成都迟守险隘,
某料他缺粮草不久自回。
朝官戊:  (唱) 我能往寇能往示弱取败,
他兵来我将挡有何惧哉!
朝官已:  (唱) 自古道血气勇兵法所戒,
能知彼与知己方算将才。
朝官庚:  (唱) 某料那小张鲁骄兵必败,
请主公放宽心休要介怀。
朝官辛:  (唱) 你说东我说西毫无主宰,
在大堂不开口学哑装戏。
刘  璋:  (白) 唉!(唱) 众文武议论多难把忧解,
事危急无—人荡寇御灾。
刘季玉坐大堂只把头摆。
张  松:  (幕内) 哈!哈!〔张松上〕
(接唱) 张永年止不住笑上堂来。
恨张鲁贼不该兴兵犯界,
兵即强将又猛势如潮来。
西川地太平久吾主年迈,
文共武尽都是朽木之材。
、                     临危难议纷纭毫无主宰,
和与战难决定犹豫徘徊。
非夸口我张松早有成算,
施小计管教他不敢胡来。
在廊下整衣冠撩袍端带,
问主公锁愁眉所为何来?
(白) 张松参见。
刘  璋:  (白) 别驾少礼。
张  松:  (白) 请问主公,大堂之上,议论何事?
刘  璋:  (白) 张鲁进犯,无针可施。
张  松:  (白) 可行檄文?
刘  璋:  (白) 正有檄文。
张  松:  (白) 可赐—砚。哼!小丑跳梁!主公免虑,某有一计,可退张鲁。
刘  璋:  (白) 有何妙计?
张  松:  (白) 松闻许都曹操,荡平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不如劝说曹操兴兵,攻取汉中,西川之危自解矣。
刘  璋:  (白) 永年此言,正合吾意。待老夫即刻修表。(写表)永年!
张  松:  (白) 松在。
刘  璋:  (白) 命你解就珍玩珠宝,联合中原。
张  松:  (白) 遵命。
刘  璋:  (白) 退党堂。(同下)
第二场
(张松家中。张松上,童子暗上)
张  松:(诗)口似悬河舌辩能,
满腹才华锦绣心。
诸子百家一目览,
从古至今有几人!
(白) 适才在益州大堂,献计联合中原,以解西川之危。那曹操一世枭雄,焉肯中计。我想主公春秋年迈,懦弱无能,西川这块地土,早迟定为强者所夺。前者与法正、孟达商议,另寻明主。我不如籍此机会,将西川地图拿去献与曹操。操必重用于我,此言有理。
(向童子)过来!
童  子:  (白) 侍候。
张  松:  (白) 打点行李,明日起程。
童  子:  (白) 是。(下)
张  松:  (白) 正是:
(诗) 西川画图中,
前去献曹公。
若逐凌云志,
展翅便腾空。(下)
第三场
(许都,曹操相府门前。中军上,门军暗上)
中  军:  (诗) 宰相门前出入,
皮林帐内传宣。
奉了丞相之命,把守府门。来!
门  军:  (白) 在。
中  军:    (白) 大事禀爷,小事由尔开销。
门  军:  (白) 是。
张  松:〔幕内〕(白)带马来!
(张松上)〕
(唱) 奉主命那顾得山遥路远,
车辚辚马萧萧天气严寒。
扭回头望不见锦官城畔,
一路上冒风霜跃马扬鞭。
紧加鞭恨步迟心忙似箭,(绕场)
好一座丞相府果然威严。
(白) 接马。(下马)来,前去通禀,就说西蜀张松求见。
童  子:  (白) 是。门上人请了!
门  军:  (白) 请了!何事?
童  子:  (白) 西蜀张松求见。
门  子: (见无银两)就是这样见嘛?规矩都不晓得了!
(掷名贴于地)
童  子:  (白) 禀爷,门上的要孝敬。
张  松:  (白) 他还要孝敬!(略停)拿嘛!
童  子: (取银一锭)这有小小薄礼。烦劳通传。
门  军:  (白) 这就不必了嘛!好!请等一下。(转身)禀爷,西蜀张松求见。
中  军: (见无银两)就是这样见!(掷名贴)不懂事的东西!
门  军:  (白) 是,是,是。(转身)中军大人不肯通传。(示意再要银两)
童  子:  (白) 禀爷。中军大人还要。
张  松:  (白) 还要,啊!再拿嘛!
童  子: (再取银一锭)烦劳通传。
门  军:   (白) 这又何必哟!你太客气了!等一下。(将大银一锭掉换)禀爷,他有薄礼,望爷笑纳。
中  军: (嫌少)太轻微了!叫他候着。(转身)禀丞相。
幕  内:   (白) 何事?
中  军:   (白) 西蜀张松求见。
幕  内:   (白) 来人暂住馆驿,一月后挂牌堂见。
中  军: (向门军)叫他一月后挂牌堂见!(下)
门  军: (向童子)叫你们一月后挂牌堂见!(下)
童  子: (向张松)禀爷,要一月后挂牌堂见![下]
张  松:  (白) 啊!要一月后挂牌堂见嘛!哼!我张松才大不该来啊!
(唱) 实只望到中原通诚纳款,
门上人索银两我心不欢。
只说是行贿赂好把操见,
又叫我一月后大堂打参。
似这样故刁难任意轻慢,
边一阵急得人大不耐烦。
叫童儿快带马暂回驿馆,
不由我张永年怒发冲冠。(下)
第四场
(相府大堂,满宠上)
满  宠:  (唱) 相府座上客常满,
歌功颂德献诗篇。
缓步上堂理文卷,
簿书鞅掌案多繁。
(白) 下官满宠。奉了丞相之命,料理公文,转过府门。
(唱) 宰辅事繁理万机,
天下苍生惧威仪。
行过府门目观戏,
但见车马满街冲。
(张松、童子上)
张  松:  (诗) 丹心一片献曹公,
谁知爪牙不相容。
轻贤慢士真可恨,
西川地图落了空。
(白) 来,我们候了一月,今天大致可以见了。再去通禀。
童  子:  (白) 门上人请了。西蜀张松候见丞相。
满  宠:  (白) 此人安在?
童  子:  (白) 现在西廓。
张  松:  (白) 叫他俩快快通传,等得老爷不耐烦了!
满  宠: (打量张)来人稍候,禀明丞相,再来奉请。
童  子:  (白) 有劳了。
满  宠:  (白) 丞相几时升堂?
幕  内:  (白) 辰刻升堂。
满  宠:  (白) 现在甚么时候?
幕  内:  (白) 卯尾辰初。
满  宠:  (白) 站班侍候。
(四龙套、中军、曹操上)
曹  操:  (引) 剑履上龙庭,
官职居极品,
扫群雄、四海升平。(坐)
(诗) 霍光安国庆兰陵,
今古流传汉业兴。
莽卓遗留千古恨,
孤心存意效周文。
(白) 孤,汉大丞相、武平侯曹操。微讨马超还朝,新建铜雀进台一座,每日饮酒赋诗。整有一月未理朝中大事。来,傅满宠。
满  宠:  (白) 报!满宠告进。参见丞相。
曹  操:  (白) 罢了。可有重要公文?
满  宠:  (白) 并无生要公文,只有西蜀张松求见丞相。
曹  操:  (白) 此人仪表如何?
满  宠:  (白) 雀眼露齿,身不满五尺、说话音如铜撞。
曹  操:  (白) 乃是狂妄之徒。来!传张松。
中  军:  (白) 传张松!
童  子:  (白) 禀爷,在“传张松”!
张  松:  (白) 哎!“传”嘛!只怕未必,你好生再听一下
龙  套:  (白) 传西蜀张松!
童  子:  (白) 禀爷,在“传西蜀张松”!
张  松:  (白) 啊!传我西蜀来的张松吗?过传啦!好嘛!传嘛!
龙  套:  (白) 传张松!
张  松:  (白) 来了!(童子下)(上堂)上是汉大丞相,西蜀张松打参。
曹  操:  (白) 行路辛苦,但行常礼。
张  松:  (白) 丞相的大量。
曹  操:  (白) 来!与张松摆座!
张  松:  (白) 慢来!丞相虎威在此。松立而候教。
曹  操:  (白) 赐座便座!
张  松:  (白) 谢坐。[很傲慢的就坐〕
曹  操:  (白) 张松。蜀道崎岖,运来不易。
张  松:  (白) 食君之禄,分所当然。
曹  操:  (白) 汝在蜀中,官居何职?
张  松:  (白) 烂充别驾,甚不称职!
曹  操:  (白) 啊,汝蜀中也有别驾吗?
张  松:  (白) 嘿!丞相何出此言!我蜀岂无别驾吗!
曹  操:  (白) 你蜀中有甚么人才啊!
张  松:  (白) 蜀中行者让道,耕者让畔,呵气成云,挥汗成雨,焉得无人!
曹  操:  (白) 张松,汝此次奉命至此,应当“敏于事而慎于言”。
张  松:  (白) 我“就有道而正焉”。
曹  操:  (白) 哎呀,你才是一个舌辩之徒!
张  松:  (白) 有问必答,何言舌辩。
曹  操:  (白) 汝主刘季王为何连年不贡?
张  松:  (白) 皆因路途艰难,穷寇齐发,路道不通,少来朝贡,丞相原谅。
曹  操:  (白) 嗯!老夫扫清中原,有何盗贼?
张  松:  (白) 丞相你说扫清中原,没有盗贼嘛!哎呀,屈指可数:北有张鲁,南有孙权。荆州有刘备、各带甲数十万,你中原敢言太平吗?
曹  操:  (白) 嗯
(唱) 小张松说的话太得狂妄,
你敢在相府地跋扈飞扬!
挥袍袖叫左右撤了仪仗,(四龙套、满宠下)
曹孟德心不快退入后堂。
(离座,转身,与张松碰。中军逐松,曹操下)
中  军:  (白) 胆大的张松,你怎么这样不会言语?我家丞相不杀你,叫你各自去!(下)
张  松:  (白) 我蜀中那见这些阿谀之人!(向中军背景而骂)
(杨修暗上)
杨  修:  (白) 你蜀中无有阿谀之人,中原焉有阿谀者乎!
张  松:  (白) 这……喂呀!观看此人貌白神清,单眉细目,出言惊人,定主舌辫。待我上前,用言语难之。(转面)因你丞相不纳,我不得不答!
杨  修:  (白) 原来是丞相简贤慢客,足下不必生怒,请到馆驿一叙。
张  松:  (白) 啊,中原也有个把读书人!
杨  修:  (白) 请!
张  松:  (白) 请!(同转场。杨修揖张松,张松傲不还礼,昴然入座)
杨  修:  (白) 嗯!哼!
张  松:  (白) 嗯!哼!
杨  修:  (白) 山路崎岖,公远来辛苦。
张  松:  (白) 那里!奉主之命,赴汤蹈火。不敢辞劳。
杨  修:  (白) 请问蜀中风土如何?
张  松:  (白) 你要问我们西蜀的风土吗?
杨  修:  (白) 嗯,是呀。
张  松:  (白) 好极了!展坐闲谈。(同移座)蜀为西郡,古号益州。路有锦江之险,地边剑阁之雄,回环二百八程,纵横三万余里;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闾不断;田肥地茂,国阜民丰;室有管弦之乐,岁无水旱之忧。所产之物,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
杨  修:  (白) 阿,有这样好嘛!请问贵郡人物如何?
张  松:  (白) 甚么?
杨  修:  (白) 人物?
张  松:  (白) 人物啊!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卜有君平之隐。医有仲景之能,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安得不出人才乎!
杨  修:  (白) 刘季玉麾下如公者有几?
张  松:  (白) 文武全才。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计。如松之辈。车载斗量,雨点纷纷,不计其数!
杨  修:  (白) 公何人也?
张  松:  (白) 张松字永年。
杨  修:  (白) 现居何职?
张  松:  (白) 滥充别驾。甚不称职。
杨  修:  (白) 嗨哎!原来别驾公到了,我修失礼!
张  松:  (白) 少礼!(傲不还礼)公何人也?
杨  修:  (白) 杨修字德祖。
张  松:  (白) 现为朝庭何官?
杨  修:  (白) 现充丞相府主簿。
张  松:  (白) 朝中有—太尉杨彪,可称贵族的人望。
杨  修:  (白) 乃是家严。
张  松:  (白) 啥啦!
杨  修:  (白) 是我的父亲。
张  松:  (白) 啊,啊,啊!理会得。杨公世代笔缨,就该立于庙堂,辅佐天子,如何为相府下区区一吏乎?
杨  修: (羞惭)某虽位居下僚,丞相委以军政钱粮重任,早晚多蒙教诲。得益不少,故就此职耳。
张  松:  (白) 唉呀,休提你家丞相,论文不明于孔孟之道,讲武又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他有何德能,可以开导足下?
杨  修:  (白) 公居边隅,那知丞相大才。最近所作“孟德新书”一十三章,不久就要传世了。
张  松:  (白) 甚么书?
杨  修:  (白) “孟德新书”。
张  松:  (白) 何妨借来一读。
杨  修:  (白) 公请稍待。
张  松:  (背语)不管甚么书。我—请便能熟背。
杨  修:  (交书)别驾公请观。
张  松:  (白) 就是此书吗?
杨  修:  (白) 是的。
张  松:  (白) 我在一旁观书,就把公冷落了
杨  修:  (白) 不妨。
张  松:  (白) 待我一观。(吹牌子)喂呀,好书啊,好书!
(唱) 仿孙子十三篇纲目条畅,
真不愧大奸雄当代无双。
nbsp;                怪道来贼在朝大权执掌,
有文韬兼武略虎视八荒。
(白) 杨公,这叫甚么书?
杨  修:  (白) “孟德新书”。
张  松:  (白) 这叫“孟—德—新—书”
杨  修:  (白) 嘿!别驾公何出此言?
张  松:  (白) 杨公不知!此乃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按孙子一十三篇,加以阐述,被你家丞相偷窃、用来掉头换尾,诈称“孟德新书”,自诩才能。这种书都拿来传世嘛!我蜀中三尺孩童皆能熟背。啊!是哟,是哟!这种书也只好瞒中原人物以及足下耳(递书)拿倒!
杨  修:  (白) 丞相新作,尚未传世,公何得大言欺人!
张  松:  (白) 公如不信,松当朗诵一遍。
杨  修:  (白) 我肯信!
张  松:  (白) 足下不信。你在一旁看,我在一旁背,包管一个字不会漏行。
杨  修:  (白) 好。
张  松:  (白) 请听嘛!
(唱)能用兵攻城下攻心为上,
能知彼与知己决胜疆场。
杨 公,   (白) 对不对?
杨  修:  (白) 对的。
张  松:  (白) 没有错吗?
杨  修:  (白) 没有错。
张  松:  (白) 那嘛,你再听:
(唱) 胜勿骄,败勿馁,智珠在掌,
过必罚,功必赏,号令堂堂。
(白) 杨公,没有漏行吗?
杨  修:  (白) 没有!
张  松:  (白) 你好生看,莫要翻掉了页啊!
(唱) 未行兵必须要妥筹粮饷,
待士卒如父子甘苦共尝。
论战法分水陆各不一样,
有纲目有注释一十三章,
(白) 杨公,我一字都不忘。
杨  修:  (白) 啊!
(唱) 强永年真可算才高智广,
熟背了“孟德书”一十三章。
我这里背转身埋怨丞相,
为甚么貌取人轻慢贤良。
(白) 别驾公不必生怒,容某转禀丞相重见如何?
张  松:  (白) 尽可不必了!
杨  修:  (白) 一定。
张  松:  (白) 告辞。
杨  修:  (白) 未送。
张  松:  (白) 杨公,刚才你说的这叫甚么书?
杨  修:  (白) “孟德新书”。
张  松:  (白) 它不叫“新书”。
杨  修:  (白) 叫甚么书?
张  松:  (白) 它是抄袭成书!
杨  修:  (白) 嘿,言重了啊!
张  松:  (白) 嘿,那都成了新书了!(下)
杨  修:  (白) 张松果有大才,我要赞叹他几句。
(诗) 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殊。
语倾三峡水,目观十行书;
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
百家并诸子,一览便无余。
(白) 拜请丞相。
(曹操上)
曹  操:  (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杨  修:   (白) 见过丞相。
曹  操:   (白) 罢了。请孤何事?
杨  修:   (白) 丞相为何不纳张松?
曹  操:   (白) 张松无才。
杨  修:   (白) 丞相休说张松无才。丞相所作“孟德新书”一十三章,他都能熟背。
曹  操:   (白) 怎么他能熟背!
杨  修:   (白) 他言道此书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被丞相盗窃,用来掉头换尾,诈称“孟德新书”,他们蜀中三尺蒙童,皆能熟背。
曹  操:   (白) 喂呀。怎么老夫与古人暗合起来了。杨德祖,他既能熟背,此书就变成无用之物了。将“孟德新书”用火焚化。(杨修传话,内幕应声)
(白) 明日辰刻,汝可引张松在西校场来观老夫的军容。正是:
(诗)点齐曹府千员将,
试看何人职英雄!
杨  修:   (诗)当代奇才他不用。
反将军旅试张松。
第五场
(西校场。四龙套、四武士、四大将、杨修、满宠、曹操同上。曹操上高台)
曹  操:  (白) 来呀!叫张松报门而进。
(张松上)
张  松:  (白) 何其丑也!
(唱)耳听得丞相府三声炮响,
曹孟德领人马下了教场。
明知道大堂上语言冲撞,
他要试英雄胆惊不惊惶。
中原地仗恃他兵多将广,
看不起西川地我主刘璋。
歪戴帽斜穿衣装模作样,
站立在将台下虎势昂昂。
曹  操:  (白) 张松。
张  松:  (白) 有。
曹  操:  (白) 张松,汝蜀中可曾见此英雄人物否?
张  松:  (白) 我蜀中只知道仁义治人,不知道甚么兵革!
曹  操:  (白) 来呀!摆开阵势。(众应声,摆阵)
张  松:  (白) 好阵啦,好阵!。丞相言出法随,摆开阵势。你看旌旗蔽天,人马飞扬,人譬如天龙,马譬如地虎,这种阵势,天下罕有!就是你一个人才摆得出来!
曹  操:  (白) 张松,可知老夫兵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张  松:  (白) 丞相大兵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丞相的威势,松略知一二:你在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萧!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实宾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哎呀!就是丞相的天下无敌!好的!好的!
曹  操:  (白) 鼠辈胆敢毁谤老夫。来呀!杀!
满  宠:
杨  修: (同声) 杀了松,恐塞贤路。
曹  操:  (白) 饶!
张  松:  (白) 怎的不斩!怎的不杀!你在骇谁!
曹  操:  (白) 哼!难道老夫斩汝不了,念在行路辛苦,与汝扯了回文。(掷回文于地)晓谕汝主刘璋。洗颈等刀,孤亲统雄兵,不日收川。来呀!乱棒逐出!
武  士:  (白) 扎!(持棒逐松)
张  松   (唱)他性骄,我性傲,一向性犟,(打)
我岂肯低着头把你来降!(打)
讥讽他阴遭诛又遭乱棒,(打)
回西蜀怎好见我主刘璋!(打)
(白) 打得好!
武  士:  (白) 呼喝!
曹  操:  (白) 作啥?
武  士:  (白) 扬威。
曹  操:  (白) 扬的甚么威!收兵回府。
(同下)
剧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以貌取人的曹操/侯国平
三国权谋:不安分的张松张永年
历史演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原著??[清]毛宗岗?评改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白话《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唐国义|杨修与张松:两个自寻死路的聪明人(上)
刘备为何不敢回成都?很多人没看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