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字塔原理》 开启你的开挂人生之旅
·
本文3600字,阅读时长4分钟
为何同样的问题,别人表达时就能条理清晰、简明易懂,并且还会轻松地吸引到他人的注意力,而你的表达却词不达意、混乱无序,让听众懵逼?
对于同一个主题的思考,别人为什么会“快、准、全”,而你却带宽不足,脑袋发晕、思维受限?
也许你会说,别人太“牛”,自己太普通;也许你还会说,别人可能经过了专门训练,而你只是来占坑蹲位的。
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你和别人所花费的时间是等值的,你们相差的可能只是一个逻辑思维。那些牛人,只是使用了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而已。如果你也习得了这种思维方法,那你想要追赶大牛们的脚步也只是时间问题。
你是不是很好奇,觉得我在吹嘘,难道还真有这么牛逼的方法?你是并不是想赶快知道,到底什么才是金字塔结构?以及具体怎样运用这种结构,使自己与牛人靠近,甚至也跻身为牛人行列?
别着急,今天我带来的这本(美)芭芭拉·明托所著的《金字塔原理》会为你助力。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全球顶尖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她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在全球被当作培训教材已经40多年。
这本书被称作训练思考、使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不管是在政界、商界、学界,还是在企事业单位,所有高、中、基层职场人士,只要你需要思考和沟通表达,就会从金字塔原理受益。
看过这本书的童鞋可能会说,这本书专业术语太强、语言晦涩,能坚持读完都是勇气可嘉。的确,我开始读的时候,简直要崩溃,书本厚实,内容密集、学术强调浓,因为出版距今已有40多年了,所以语言也有点艰涩,读完我的脑子晕晕乎乎,不知所云。你看,我似乎都是在抱怨。
相信我,其实,那是你没到阅读这本书正确的打开方式。我在库小七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线形阅读方式,从目录入手,从头到尾,不过分追究书中案例的细节,只看和体悟作者提出的观点与看法,用这种方法快速将全书重点浏览一遍,对本书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再选择纵向阅读方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深入研读,细致到案例研究和分析。
读完此书,让我欲罢不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畅想40多年的原因。人家牛呀,书里有内容,可以帮助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呀。
下面,我就从“为什么学习金字塔结构、如何用这种结构来提升表达逻辑方式、以及思考的逻辑方式”这三点入手,来带你了解,金字塔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运用它提升沟通表达、思考的逻辑,让你也来牛一把。
一.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呢?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大脑还会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这种逻辑模式就是金字塔结构。
因为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够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
1、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即“奇妙的数字7”。
这个术语是由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的。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往往是3个项目,。
2、 找出逻辑关系
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分组,并且找出其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这样,所有的思维过程(如:思考、记忆、解决问题)显然都在使用这种分组和概括的方法,以将大脑中的信息组成一个由互相关联的金字塔组成的巨大的金字塔群。
如:文中举例说外出要买九样东西:葡萄、牛奶、鸡蛋、土豆、胡萝卜、橘子、咸鸭蛋、苹果酸奶。那么,你怎样记住这些,漂亮解决问题呢?
把自己的思想纳入金字塔结构,首先,可以先将这九样东西归类分组:
1)牛奶、鸡蛋、咸鸭蛋、酸奶;
2)葡萄、橘子、苹果;
3)土豆、胡萝卜。
其次,找出逻辑关系,分别抽象概括:
1)蛋奶产品;
2)水果;
3)蔬菜。
如图所示:
这样做以后,你无须再记忆9个概念中的每一个概念,而仅需要记忆9个概念分别所属的3个组,而且易记,记得牢。
我们从中真真切切感知到,金字塔结构使我们思考、记忆、解决问题高效、条理性强。你说,惯用这种金字塔原理学习、工作、生活的人能不牛吗?
二.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提升表达的逻辑方式?
在生活中,免不了要沟通表达。有的人沟通表达,有条理,语言简明,是高效沟通。而有的人,费时耗力,还让人费解,属于无效沟通。
且看下面两种表达:
同是秘书和领导沟通表达,如果你是领导,你赏识哪位秘书呢?
1)第一位秘书的表达:
约翰·科林斯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会议了;哈尔·约翰逊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唐克利福德的秘书说,唐克利福德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2)第二位秘书的表达: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科林斯和约翰逊都更方便,唐克利福德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有比较就有胜出,胜出的第二位秘书给人以干练、雷厉风行之感。而他的法宝就是将自己的思想用金子塔结构来组织,(如上图),并且在表述时采用了“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表达法。
因为不论读者(听众)的智商有多高,他们可利用的思维能力都是很有限的。一部分思维能力用于识别和解读读到的词语,另一部分用于找出各种思想之间的关系,剩下的思维能力则用于理解所表述思想的含义。
但你用“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方法表达,可以减少读者用在前两项活动上的时间,从而使读者能够用最少的脑力理解你表达的思想。否则,读者会厌烦,沟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
所以说,提升表达的逻辑方式是先说重要的,再说次要的。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前30秒要用最重要的信息,吊住别人的胃口。
三.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提升思考的逻辑方式?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类分组、抽象概括,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文章结构会如下图所示。每个方框代表我们希望表达的一个思想。
文章中的思想应组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
这样,那我们的思维应该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是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因此,我们写的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必定只支持一个思想,即概括了所有各组思想的单一思想。这一思想应当就是我们希望表达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的思想则越往下越具体、越详细(如果你正确构建了文章的结构),并且都对我们希望表达的主题思想起着解释和支撑的作用。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还没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譬如,有时我们无法准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有时无法确定读者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遇到这些情况时,可向下移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次上着手。
如果能够确定所有的关键句,那就很好;但多数情况下可能会无法确定。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别着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走”的步骤自下而上地组织思想。
1.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这是锻炼思考能力最好方式。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可见,提升思考能力的逻辑方式是“发散思维,自下而上,从多个思想到一个结论”。
这里特别一提的是,概括各组思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完成思考的行为。必须敲黑板的是: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缺乏思想”的句子对读者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因为这种句子难以吸引和保持读者的注意力,不能激发读者继续往下读,还可能使读者根本无法了解你表达的思想。
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还有更重要的理由。这种句子会掩盖思考不完整的事实,使你错失了一个进行有逻辑性和创造性思考的绝好机会。
所以,多花一些精力从思想组提炼出正确的概括性思想非常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概括呢?
首先,必须检查该组思想的分组基础,保证其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然后,你需要确定准备得出的概括性思想的语句类型。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要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最后,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总结句使用明确的词汇/语句。
如,在一个由因果关系组成的多层级结构中,你可以说,“我做最下面这些事情是为了达到上一层的这个结果,我做上面这一组事情是为了达到更上一层的结果”,等等,依此类推。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世界存在于思考中,人不思考,就无法解决问题”。
不错,记忆要思考,沟通表达要思考,解决问题更要思考。但是,如果启用“金字塔结构”来组织你的思想,相信你会跻身为牛人行列,拥有一个开挂的人生。
金字塔原理,牛人的法宝,开挂人生的利器,你也可以拥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字塔原理:简明扼要,结构清晰的表达金字塔原理:简明扼要,结构清晰的表达
4大金字塔核心原理,学会构建清晰的逻辑结构
麦肯锡三十年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逻辑
如何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之《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读书分享64:如何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