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进酒,杯莫停·古代玉杯鉴赏大集
玉杯,是中国的古代一种饮具。在远古时代,凡掏膛之器的制作极为费工费力,又要保证外壁的匀称和光洁,同时尚要雕琢极为细腻和密集的纹饰,实非一般玉工所为。
西汉 单柄云纹玉杯
高12.3公分,内径4.7公分,115克。这件美丽秀雅的玉杯,是以莹润半透明的青白色玉雕成。杯体略呈细长的圆锥体,有高足与单柄。
西汉 单柄云纹玉杯
自口缘至高足上,以五条横饰带围绕器表,饰带中浅浮雕各式云纹、四瓣叶纹。口缘处、柄之外侧、高足至器腹下端,都因接触铜锈而沁成蓝绿色。
西汉 单柄云纹玉杯
其中以口缘处的沁色较为偏蓝,这或是因所接触的铜器,是用蓝铜矿中提炼出铜来铸造之故。
西汉 单柄云纹玉杯
古人相信美玉富含「精气」,更相信物质会产生感应作用。汉代的贵族特别重视玉制的容器,他们希望玉的精气能渗入所盛装的水或酒中,令饮者能成仙得道。
西汉 单柄云纹玉杯
﹝史记‧汉武帝本纪﹞记载,元鼎二年(西元前一一五年)时,汉武帝曾以铜盘玉杯承接露水,用以调和玉屑服食。
广州南越王墓曾出土成套的铜盘玉杯,应即是﹝史记﹞所记载,夜间承接露水之物。若与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相比,故宫博物院的玉杯多了一个造形似英文字母a的单柄,这种单柄也常见于汉代的玉卮之上。
西汉南越王墓承露盘-承露杯
通高17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出土。这件器物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及承盘三部分组成,以金、银、铜、木、玉五种质材制作。
西汉南越王墓承露盘-承露杯
整个容器以玉杯为主,以三条金首银身的龙衔着三瓣之器为杯托,置于铜盘上。设计奇巧新颖,匠心独运,突出了群龙拱托玉杯的气势,显得高贵神奇,是南越王国金属细工与制玉工艺相结合的精绝之作。
西汉南越王墓承露盘-承露杯
汉代人们认为,神仙降露于人间,人们喝了这种神露,可以长生不老,有学者就称此玉杯为“承露杯”。还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统治者经常服食仙药以祈求长生不老,该墓中同时出土有五色药石,所以这件玉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服食药石的特殊用器。
西汉南越王墓承露盘-承露杯
南越王墓同时还出土了两件玉杯,在制作时使用青铜为外表装饰,不仅增添了美观而且增加了牢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现代板金工艺设计。
西汉南越王墓青铜装饰玉杯
西汉南越王墓青铜装饰玉杯
西汉南越王墓青铜装饰玉杯
西汉南越王墓青铜装饰玉杯
另有一件湖南出土的沁色浓郁的玉杯,其纹饰颇具汉代特色:
湖南出土的沁色玉杯
再应一表的是,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西汉玉栀,也是雕工精湛,纹型出色的天籁之作:
美国斯密森机构所藏的这件玉栀,虽很耐看,但有明代之嫌:
美国斯密森机构所藏玉栀
西汉 高足玉杯
玉杯高16厘米,是2006年纽约佳士得秋拍拍品,最后成交价为85.6万美元。
西汉 高足玉杯
接下来欣赏两件汉代角形玉杯:
西汉南越王墓玉角杯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杯形如兽角,口椭圆,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
西汉南越王墓玉角杯
西汉南越王墓玉角杯
汉代玉角杯
高18.1公分,宽10.1公分。
汉代玉角杯
汉代玉角杯
考古出土的玉制容器类的高古玉器不易多见,早期流于海外的也极少见,倒是现在国内民间显露的数量巨大,这倒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也是同样的理由,使汉代精美的玉杯获得了不菲的价值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远山房“说”古代瓷杯(一)
玉分享|南越王墓汉玉精华(下)
珍罕玉角杯
​西汉·铜承盘高足玉杯
游学博物馆
南越王赵眜专用酒具【玉角杯】现藏南越王墓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