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斋志异《皂隶》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皂隶》原文
万历间,历城令梦城隍索人服役[1],印以皂隶八人书姓名于牒[2],焚 庙中;至夜,八人皆死,庙东有酒肆,肆主故与一隶有素。会夜来沽酒,问:“款何客?”答云:“僚友甚多[3],沽一尊少叙姓名耳。”质明,见他役, 始知其人已死。入庙启扉,则瓶在焉,贮酒如故。归视所与钱,皆纸灰也, 令肖八像于庙[4]。诸役得差,皆先酬之乃行[5];不然,必遭答谴。
[1]历城:县名,明清为山东济南府附郭之县。
[2]皂隶:指县署衙役。明制,官府衙役服皂色盘领衫。牒:简牒,指录 名纸札。
[3]僚友:指同署供职的衙役。僚,服事执役的人。
[4]口令:指历城知县。
[5]口酬:报谢。酪奠致谢。
聊斋志异《皂隶》翻译
明朝万历年间,历城县令梦见城隍向他要人去服役,他就从自己衙门里挑选了八名皂隶,将他们的姓名写在文牒上,到城隍庙烧了。当天晚上,这八个人就都死了。
城隍庙东有个酒店,店主人原来和其中一个皂隶有交情,碰巧那天晚上那皂隶来买酒,店主人问他:“款待谁呀?”答道:“同事很多,买壶酒一起熟悉熟悉。”天亮后,店主人见了别的皂隶,才听说那人已经死了。去庙里开了门,见酒瓶在那儿,里面酒也没动。主人又回店看付的酒钱,都是纸灰。县令让人给这八个人在城隍庙里塑了像。其他皂隶每逢出差,都要先用酒食酬告了塑像才出发,否则就会受到县令的责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斋:皂隶——只因为做了一个梦,县太爷就把八个人送上了死路
《聊斋志异》(原文)
《聊斋志异》中的真实奇案故事(一)——无头尸案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生僻短语“㑌儴”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珠儿》(第三部分)
《聊斋志异》里的无言之情
老上海的痕迹(三十七,城隍庙里的衙役忘了带“身份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