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校思政课讲好新思想的几点体会

前几天,去了一所行业特色高校,参加他们的集体备课会并做了教学示范。有两位老师分别讲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很丰富,教学设计有新意,从中能看到一线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而付出的努力。两位老师的授课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他们都为推进政治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进行了积极探索,能够做到遵循统编教学课件,同时又跳出教学课件,将教学课件转化为真正的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了不少精彩案例,极大提升了思政课的叙事效果。二是都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做到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总问题与子问题有效衔接。三是都体现了学科的整体性和良好的学术素养,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关于如何做好备课和教学工作,我重点分享了两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教学主题要定位。这里的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定位,即所讲的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位于什么方位,承接哪些内容、统领哪些内容,要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二是理论定位,即所要讲的内容要回答哪些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可能是对教材体系的有益补充,可能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可能是对学生思想困惑的学理回应,可能是对错误观点的有力驳斥。

二是充分用好案例教学这个法宝。对于本科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没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对很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充满好奇,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讲授党的创新理论的时候,如果只是运用抽象的逻辑推演——像写学术论文那样,或者只是对现实问题进行道义批判——像写评论那样,可能都不是最有效的,也不是最解渴的。我的经验是,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这个法宝。案例不仅是思政课的教学材料,更是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用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关于案例的选择和研发。案例一定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发现的,是需要积累和建设的。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事(比如历史故事、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等)都不是案例,他们充其量叫做“事例”,由“事例”到“案例”的转化,需要一个关键性的中介环节,即事例要能反映出一定的道理,能够有机的嵌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对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案例就是来自于总书记本人。思政课教师要养成积累案例素材的习惯,研发和建设属于自己的案例库。

二是关于案例的来源于类型。最重要的就是由中央党校组织出版的系列采访实录丛书以及“足迹”系列丛书,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故事和历史的细节,都是案例教学的鲜活素材。除了“事例”可以成为案例外,一张照片、一份档案、一张报纸等都可以成为教学案例。

三是关于案例的具体运用。一门课在案例教学中不要追求案例数量之多,而是要力求对案例中蕴含的教学要素的深度挖掘,讲透一个案例比介绍若干个事例要更有价值。另外,教学的结论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演绎、归纳等逻辑环节推导得出来的,而不是一上来就直接给出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教师谈怎样写教学案例 ( 校本培训材料 )
浅谈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
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应用
教学案例理论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
扎根泥土,才可能求得真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