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辱母杀人案”二审:让法律问题回归法庭

  原标题:让法律问题回归法庭 ——写在“辱母杀人案”二审开庭前

  5月27日,“辱母杀人案”将迎来关键的二审开庭,一些焦点事实或将随着庭审程序的进行得出真相。该案经媒体引爆后,虽然民众普遍站在于欢一边,不少刑法学专家也指出于欢构成正当防卫或至少是防卫过当,然而从此前曝光的一审判决内容来看,仅能体现案发前的大致事件经过,至于更为细节的事实,则均源于媒体对于欢家人的单方采访。如果不搞清楚以下问题,本案尚难以盖棺定论。

于欢和母亲(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辱母”究竟到了何种严重程度,是强奸?是猥亵?还是单纯为讨债进行羞辱?“辱母杀人案”之所以备受瞩目,关键就是“辱母”二字。通过一审判决可以确认的是,确有讨债人掏出生殖器对着于欢母子的情节,但是否如于母所说在其脸上磨蹭,还是间隔有一定距离?行为人是意图强奸、猥亵还是为了讨债而进行的人格羞辱,判决未作表述。莫怪把这么龌龊的事当问题来探讨,原因就在于法律上对此行为在罪责定性上存在质的区别,也直接影响无限防卫权的认定。简言之,如果真有人意图强奸于母,何须等到警察来,于欢直接提刀反击恐怕也并不为过。

  二、是求助无门还是情绪失控?还是先看一审判决,于欢母子被限制人身自由、人格侮辱达数小时,此时警察的出现和离开成了于欢暴起伤人的导火索。然而警方离开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警察对此事置之不理,搁下一句“要账可以,不许打人”就转身离去;另一种说法是警察见屋内人多嘈杂,为了解事件经过,选择先退出房间,在楼道里找当事人进行问询。诚然,警方没有及时将当事双方隔离开来,确有不当,但是于欢是因为求助无门而不得不选择自力救济,还是在崩溃边缘无法准确判断情势,这在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定性上或许会成为关键。

  三、于欢是否存在从背后追刺被害人?一审判决中有个被大众忽略的细节值得思考,即被害人之一是背部中刀,这意味着于欢持刀乱砍时该被害人已经转身欲逃跑。而正当防卫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阻止不法侵害行为为限,如果讨债人已经停止围拢于欢并转身逃跑,而且手中又无凶器,于欢的这一刀是否还有必要刺出?至少在对这名被害人实施的伤害上,于欢可能已经超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抛出这些细节问题,一方面是笔者对27日的庭审直播满怀期待,希望庭审中披露出更多细节以对案情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笔者虽然认为这次在审案件引发全民热议并非坏事,但确实其中一些观点有“走偏”嫌疑。就比如很多人认为中国法律过于冷漠,不如西方,甚至不如古代,并且上升到道德伦理层面进行批判。但笔者认为,法律并非不通情理,法中本身就包含了情,只是换了个称谓,叫因果关系。刑法领域更是这样,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如果真的为了保护自己至亲之人免受不法之徒的侵害,就有可能从轻、减轻甚至免受刑事处罚。归根结底,法律问题无需道德审判,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一样可以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所以,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有权利监督法院依法办案,也可以发表疑问或质疑,但我们不应丧失法律的信念,不应得出“法律无用论”这样的负面结论。

  法律问题,终归要回到法庭上解决。

  律师简介

  白昊,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经在北京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民庭工作,审理各类民事案件1300余件。又曾担任融资租赁公司、大型金融集团风控部、资产保全部总经理等高端岗位。加盟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后,业务定位在各类民商事诉讼、融资租赁、信托等金融/类金融项目风险管理与不良处置,充分发挥诉讼与非诉全面均衡的技能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法律服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编辑:sf_wangx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辱母杀人案最新进展:二审将于27日公开审理
陈兴良: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
于欢案二审宣判,但在法庭上推动改判的,却是一个你们都想不到的角色
辱母杀人案二审:检方认为于欢构成防卫过当
法学家卢建平教授:“辱母杀人案”侦查、公诉和一审量刑均不到位
辱母杀人案一审判决解读: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